不但陈湣公这样想,甚至孔子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他只是在陈湣公面前,保持着矜持罢了。
先不管了,至少楚王希望孔子及一众弟子赴楚出仕,这对孔子师徒来讲是值得高兴的事。
辞别陈湣公回去后,孔子与众弟子就热烈讨论起来。
但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孔子突然担心,这无非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
毕竟,楚王可没有正式派人来邀请过自己。
当孔子冷静下来,与众弟子一讲这一出时,大家顿时黯然无语。
但楚国,确实对孔子越来越有吸引力了。
突然,弟子原宪从外面匆匆跑了进来,对孔子道:“夫子,外面有自称为夫子弟子的楚人求见。”
原宪,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于公元前515年,比孔子小36岁,氏原名宪,字子思,鲁国没落士人,今山东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南屯人。
孔子在担任大司寇时,尚是一介少年的原宪拜入孔门,成为孔子的弟子。
少年原宪拜入孔门后,由于家境贫寒,孔子安排他帮助打理孔府家事,成了孔子身边最亲近的弟子之一。
原宪不但深得孔子信任,更因为几乎与孔子生活在一起,故对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并学而时践之,学思渐悟之,培养了清净有节的高洁品行,成为安贫乐道的典范。
原宪的故事,我们后面会讲到。这里,我们还是别将触动孔子神经的大事要事给讲下去吧。
听说有自称是自己弟子的楚人来访,孔子很纳闷,因为在他记忆里,他貌似没有收过楚国的弟子。
正疑惑不定着,只听门外有人高声道:“夫子,弟子任不齐,求见夫子。”
孔子急起身迎出门去,只见一位摸约50余岁的高个子,络腮胡须,身着楚国官服,见了孔子,急俯身行礼道:
“弟子任不齐,今日得见夫子,着实欢喜。快,将礼物奉上。”
两名随从各挑着一担财物上前,在孔子面前搁下,对孔子行了礼后退下。
孔子看着面生,转头看了看仲由、端木赐、原宪等人,见众人朝自己摇摇头,都表示不认识这位自称任不齐的楚国大夫。
孔子朝任不齐还了一礼,问道:“丘虽落泊之人,但自忖记忆未退,貌似并未曾收先生为弟子。先生何故自称丘之弟子?”
任不齐哈哈一笑,然后正色道:“夫子,请恕弟子无礼。弟子任不齐,风姓任国之后。
夫子之名,早名动天下,弟子心仪已久。故弟子虽未拜师,然内心已视夫子为师矣。”
言罢,任不齐朝孔子下跪,行学生之礼。
孔子忙还礼,再搀起任不齐,细问缘由,这才确定楚王确实有意邀请孔子赴楚出仕。
甚至,从任不齐口里,孔子确认了楚王确实有意封赏孔子七百里地!
难道今日早起,喜鹊于门前树枝欢叫,敢情一桩天大的喜事上门了啊。
孔子满心欢喜,众弟子也甚为激动。那任不齐此时拜孔子为师,自然不在话下。
任不齐向孔子详细介绍了楚国的近况,以及楚昭王这位令楚国上下衷心拥挤的楚王。
此时的孔子,确实非常需要这些情报信息。
当然,读史的我们,此时也真的非常需要将整个春秋江湖的局势给理一理了,否则,我们讲孔子,讲着讲着,就将孔子所处的国际时势背景给忽略了。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此时的鲁国春秋风云,主要是三条线。
一条以孔子为主角的孔门线,一条以鲁国三桓为主角的鲁国线,一条以晋楚吴齐为主角的国际线。
三条线,构织起了复杂多变且波澜壮阔的春秋鲁国风云图。
任不齐代表楚昭王邀请孔子赴楚国出仕这一年,是公元前489年,围绕这一年前后,春秋江湖发生了很多大事。
这些大事,当然影响着孔子在政治上的追求路线。我们先理一理以晋楚吴齐为主角的国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