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唐帝国

第329章 余泽百世(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李隆基下了辂车,在一声声的唐军威武和陛下威武的声浪中,走上了朱雀门的乾元楼,坐在了宝座之上。

在左侧是李隆基的后宫和孩子们,长子李宗坐在李隆基的左一位置,太上皇坐在左二的位置,窦太后坐在左三的位置。

左侧官员是军机省、武勋、兵部、御林卫、

右侧是朝臣,依次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五部尚书和侍郎,御史台的御史中位列。

玄甲武骑列阵,丝毫不敢松懈,王锐武带着人在明德门下结成军阵,午门洞开,若是京营造反,此乃最佳时机。

但是谁会在这种时候造反呢?错非是嫌命长了。

悠扬的号角声如同穿破苍穹,悠远而苍凉,鼓声阵阵,大军还是慢慢集结起来。

操演正式开始。首先“万骑”打着三辰旗首先入城,三千玄甲骑兵,身披明光铠,胯下的马匹也是身披细鳞甲,三辰旗在风中飘扬,一百玄甲武骑一排,整整三十排,前三排扛起,后面骑兵手持长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给人一种威严肃杀的气势。

后面是跟着是以战备形态行军的步军,首先是手持盾牌,腰挎横刀,背着弓箭,斜挎箭兜,一身步兵盔甲,只露出眼部的刀盾兵。

刀盾兵后面跟着一身手持长枪的,斜背横刀,一身鱼鳞甲,在后面是弓弩手,身穿山文甲,腰挎横刀,身背和斜挎箭兜。

这是唐军作战的一种形态,刀盾手居前,长枪兵和弓弩手根据作战随时转换,这种作战随时根据作战环境不同,随时转化。最小组成三人一组,最大可以一队一百多人形成一个作战阵型。

当然前面展示都是重甲骑兵和重甲步兵。

后面上来是轻甲骑兵和步兵,总体组队不会变,只是轻骑马匹不披西甲,但在马头绑上一个马面甲,让马匹只露出两支眼睛,脖子会包一层鱼鳞甲。

轻步兵是身披铁甲和皮甲混合的盔甲,只在身前身后是铁甲,就是一个铁马甲。手臂和小腿有铁甲护板,其余是皮甲护身。

轻骑和轻步兵主要的追加和骚扰敌军为主,一本冲击对方敌阵,也是重在两翼突破和绕其后方快速突进。

再后面就是手持“火龙枪”的三百步军,虽然采用油纸定量火药包裹弹丸的方式,可以加快换弹速度,但是仍然采用的火绳点燃的技术,发射速度和使用环境仍然受到限制,不过这也是好的开端。

“火龙枪”兵,脚穿布靴,立领半长黄色袍,要系宽皮带,身披包裹好的弹丸,斜挎横刀,在右肩多一块皮甲。

这是“火龙枪”后座力比较大,还有是点火处容易火药膨出,所以在点火口后加装一尺左右木板,用以抵住肩膀,又能避免火药烧伤眼睛。

“火龙枪”后,是“虎威炮”,那黑洞洞的炮口,对着谁,谁都会发颤,两马拉着带着轮子的“虎威炮”钢铁的轮毂在地上哗啦啦的声音,显得尤为刺耳。

“火龙枪”的射程不远只有几十米,还没有弓弩射的远,所有就有在弓弩的箭矢绑上火药包,火药包里是铁砂和火药,流出比较长一些引线。

十五石弓弩的最大射程能够达到五百米。武刚车车床型弓弩能射八百米,一千米的距离。

后面的武刚车上搭载着“神火飞鸦”(火箭炮)、“火龙车”(火焰喷射器)等诸多热武器,

大军将从明德门延着当初李隆基入京的路线,穿过朱雀大街进内城至朱雀门下,演练,完毕后沿着太极宫的顺义门,后出玄武门西内宛后是禁军的军营。

大军开始入城,虽然只有两万人,但是两头白象开路的先导车,开始带着大军向前走着。

“巍巍华夏,青史万年;泱泱中国,锦绣河山,”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名身穿礼服的官员,大声朗读手里天庆演兵赋。

“三军列阵,齐受统帅检阅;万众云集,同抒赤子礼赞。华表挺秀,旌旗映红日之辉;军威浩荡,壮志在肩;民族基石,国家柱磐。历战火以洗礼,经改革而弥坚。

担环宇和平重任,承盛世圆梦之盼。举国欢腾,慨沧桑之巨变;万国瞩目,钦旷世之璨颜。

朱雀大街也各种彩旗飘飘,两边挤满百姓,号角高扬、军旗旌立,这场面绝对壮观、美轮美奂。

城楼之下,鼓乐铮鸣;长街之上,军仪严整。将士挺立,身姿如松;神采奕奕,圆目炯炯。“唐军威武”“唐军忠勇”,若声声洪钟,势凌厉而气宇昂;

“精忠报国,九死不悔”“护佑大唐,忠君爱民”,如猛虎长啸,气浩荡而雄威生。豪气冲天,风云为之激荡;声浪颤地,神鬼为之惧惊。有精兵之锐,有万夫之勇;军阵森森,真乃铜墙铁壁;雷霆滚滚,无愧国之长城。

龙旗当先,红纛团簇,铭记浴血荣光。平地御风,步履健行而铿锵;将军受阅,豪气长扬;耄耋老兵,老当益壮。

兵车辚辚,犹如排山倒海,是铁甲轰鸣气象;轻骑追风逐电,为战鹰呼啸穹苍。防空铸盾,守护国土无恙;

东方擎天,鞭指四海八荒。晴空掠彩练之翔,蓝海犁汪洋之浪;巨弓射九霄之狼。神兵利器,满目琳琅;万众热血,澎湃激扬。恢弘而浩荡,兵精而国强。

展东方醒狮之神威,挺大唐巨龙之脊梁。故我大唐军队,卫国铁拳。鼎一百载炫丽江山,保亿千万黎民康安。

犹记永嘉乱国之耻,国土尽丧,军力不堪;难忘峥嵘岁月,捐躯赴死,烽火燎原。前世之事,今之镜鉴;朝乾夕惕,忧患高悬。统帅挥手定宏猷,三军砥砺永向前。备战止战,消弭环宇狼烟;枕戈待旦,践行和平誓言。

谱大唐之壮歌,书强军之宏卷;护道义之永存,拒胡奴之嚣焰。煌煌盛世,抒劲旅之豪迈;昭昭伟业,颂丰碑之永隽。

呜呼!有此精兵锐旅,寰宇内河清海晏,泱泱大唐国祚永延

这次阅兵,没有排练,不过总体是“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尤其是后面的火器演练,让长安列国使节俱惊。

军阵器宇轩昂,精神昂扬。

这种精气神,让李隆基颇为满意,这才是他想要的大唐军人。

最后出场的是兵工监的“神龙大炮”,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那是长达两丈、径直一尺多的圆滚滚的火炮,有着十六轮子大炮被拉了出来。

这是有着二十八匹马拉的大炮。这火炮当然不是真理。

李隆基看着那玩意儿,脸上全是笑意。

这家伙名字叫“神龙大炮”,就跟乌尔班大炮一样,完全是个样子货,唬人用的。

首先就是爆炸药充分的问题,因为火炮直径太宽了,火药浪费暂且不提,主要问题是这么大个头的炮弹受力不均,实验到现在,每次除了炸膛就是烟花,炸了几次膛之后,也就懒得弄了。

兵部终于发现,这玩意儿就是巧立名目在骗经费,也就停止了研发,而后才有了虎威将军炮,缩小版本的攻城炮,但是这东西的确非常唬人,两丈长的一条黑龙盘踞其上,威风凛凛。

李济是个礼部尚书,是不太懂兵事,看到军器司有三台这么个玩意儿,就拉出来糊弄人了。

李宗愣愣的问道:“阿耶这是什么。”

李隆基摸了摸李宗的脑袋,摇头说道:“大唐兵器前进路上的一个小小挫折罢了。”

郭元振无奈,这东西他自然知道,造出来三台本来是说要砸掉的,但是个头太大,不容易销毁,但是造都造出来了,就在兵部闲置了。

的确很吓人,威力应该很大,但是前提是打响它。

最后出场的是大明新设计的武刚车。

说起这种武刚车发明,和穿越来的李隆基有关系,那是在兴庆宫李隆基让马待封设计制作一个和脚蹬三轮车一样车子。只是前面使用齿轮带动前轮转动。

当初设计创做这木质三轮车,一个是有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说法,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制作“木牛流马”的地方,在现在的陕西省黄沙镇,诸葛亮对魏北伐八年中,“木牛流马”被使用过三次,都是从陕西省黄沙镇出发的,到达战事前线祁山五丈原,全程二百六十公里。据当地老者描述,传说的“木牛流马”确实是自动化机械,马身是由很多小块木板制作的,后有握把方便操作,马肚中安装有十分精细的齿轮装置,压一下握把就能使车子自动行走。这位老者的说法不是天方夜谭,东汉时已经有用齿轮原理制作机械工具的记载了

一种是东汉文学家应劭《风俗铜》记载:鹿車窄裁容鹿也;考古学家们曾在四川渠县发掘过木板单轮车,经证实为东汉时期文物,而车身上也有牛或马的浮雕。三国蜀汉地处西南,这里群山环绕交通不便,少量的马匹多用于军事,人们就在木板独轮车上雕刻出马的样子,这种木板制作的单轮车,在东汉时期的川地是十分普遍的,几乎每户都有一辆。

在穿越来李隆基看来,还不如直接设计一辆脚蹬的三轮车更为方便,只要合理利用不同齿轮之间大小组合,就能实现快速省力的运输方式。

不过马待封不亏是大唐奇巧工匠第一人,经过一年多制作,这辆武刚车上有指南车、记里鼓车(能记录行程)和相风鸟(标识风向)急于一体的功能,而且还是单人就能轻松驾驭。

不过李隆基最希望还是尽快实现燧发枪,这点需要时间,大唐的能工巧匠不少,李隆基设立大唐工学院,也是想招募各地能工巧匠来到长安。

不过现在“火龙枪”马待封在它的点火装置,因其点火结构在点火时如鸟嘴啄水,因为第一枪制作时,把枪口设计成龙口的形状,故此得名。

这个火枪的火绳,是因为缺少火镰、弹簧等物用的钢之上,枪上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是个夹子,可以夹持燃烧的火绳。

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便可击发,相比较过去的法子,双手持枪,就更容易瞄准。

尤其这根火绳,乃是麻绳和布绳,浸泡在炮药液里制作而成。

就是日常用的火折子制作方法。

这样不用火把点火,则不摇动,三十米内打靶,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

李隆基对这种火绳枪非常满意,它的出现意味着,火铳的命中,不仅仅是依靠老天爷赏脸了。

“这鸟铳,应该多造点。”李隆基歪着头对郭元振说道。

姚崇曾经批评过大唐的火器,花样很多,但是多数都没什么用,只有虎威炮和虎尊炮堪用,其余就像神龙炮一样,都是骗经费的。

当时李隆基说要造,都尝试下,不断改进就是。

姚崇被李隆基说服了,大唐的火器研究开启了新的时代。

但是自从有了新式火药之后,很多火枪在战场上,都有了大用途。比如骑兵用的双眼火枪,第一枪打不中,吓到敌军,跑的近点,再补上一枪。这玩意儿约有三尺长,近战轰鸣还能当锤用,相当好使。

郭元振含笑不语,军备这个东西,姚崇的理解更多是政治因素,攻守转换之时,总有些人在生事,兴文匽武之下,连武周时期,神火飞鸦的火器几近于停办。

但是他没有破坏陛下的雅兴,大唐用兵频繁,尤其是边庭流血成海水,陛下开边意未已,那这军备松弛,他活着的时候,怕是看不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