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唐帝国

第12章 国家基石(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李隆基在书案上奋笔疾书,编写揭穿儒家思想核心虚伪的外衣的书卷。

要利用唐朝思想开放,先以道家揭露儒学,把禁锢人性思想科,阻碍学技术发展的儒学思想核心,赤裸裸展示出吃人本质。

儒家思想核心从个体来讲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为历代儒客尊崇。

关于仁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这些类似“仁义”的概念,被推行的,被标榜的太多,不符合自然的规律,像是刑法一样,切掉了人们求知的本能,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儒家忽悠民众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老子和庄子齐声讥讽。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以身于为天下者,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于为天下者,汝可以寄天下”

“意思就是命都没了,还谈什么得失宠辱?统治者把老百姓的命看的比他治理天下还重要,大家才能安安心心的把天下给他。拿你们的命去换他的长治久安,给你们扣上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高帽,你们还感恩戴德,到底是脑子有病还是病入脑髓啊?

庄子说“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这些人都是为了最大的利益,虽然追求的不同,但都丢掉了性命,在大道上,都是伤害了自己的本性的行为,都是失败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别信了儒家的蛊惑去随便牺牲。

关于礼。

老子怒斥为“忠信之薄乱之首,道之华而愚之始”,也就是造成诚信缺失乱世的来源。

大道的表面功夫和欺骗的开始。庄子指斥儒家的礼往往成了“禽贪者器”,儒家鼓吹的统治者都是“大盗”,无论什么好的规章制度,他们都会巧妙地据为己有,并用来奴役、剥夺他人,使他人失去自然之性。

于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仁义仅仅是权势者替别人设置的行为规范,他们自己是不受此约束

庄子用一则禹言怒斥了儒家这些法西斯主义思想。“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另在《大宗师》中他大声疾呼:“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庄子说,儒家的信就好比这无源之水的许诺,仁义就好比相濡以沫。在礼教的荒原下,谁相信儒家鼓吹的“仁、义、礼、智、信”的美好,必将像枯鱼一般活活饿死离开这个世界。

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儒家的信只不过是信不足有不信的体现,缺什么炫什么,孔丘饿死人也要取信天下正说明了儒家的虚伪。

关于忠。

老子说:邦家昏乱有忠臣。庄子说: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儒家则鼓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整天标榜忠臣奸臣,老子庄子对此嗤之以鼻。

一个家庭如果不出问题,个个都是孝子,何必特别标榜一个孝子?所以要六亲不和的时候,才看得出孩子的孝或父母的慈。

至于“国家昏乱有忠臣”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如在一个朝廷中,我们说某某人是忠臣,那么其他都是奸臣了吗?儒家的忠,不过是鼓吹无脑忠君而已。

关于孝。

孔丘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孝敬的水平,实际目的是这一句“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也就是维护奴隶主的独裁统治,号召奴隶们要像孝敬父母一样不要犯上作乱。

而庄子说孝有六种:第一种是孝敬父母:第二种要爱护父母;第三种是子女在孝父母的时候,要让父母忘记自己子女的身份,把自己当作是朋友;第四种是,当子女赡养父母的时候,父母要忘记自己的父母的身份;第五种,在我们孝父母的时候,忘记天下人的态度;最后一种,当我们在孝父母的时候,让天下人忘记自己是个孝子。

庄子的孝是建立在平等和互爱的基础上的,讲求权责对等,心灵沟通和不求私利,这与现代提倡的亲子关系理论极其投缘,与儒家以孝立忠的奴隶制思想实际是水火不容的。

关于悌。

这个只有儒家在讲,原指敬重、敬爱自己的兄长,后引申为顺服长辈、上级等。

结合奴隶制和封建制的长子继承位制度来看,活脱脱的忠孝变种。道家对此嗤之以鼻,立嫡立长,不以贤能评选,嫡长有错,贤者只能顺从,不然就是忤逆长辈或者长兄。

关于忍。

孔丘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孟老三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似乎相互矛盾,但如果我们当做残忍解读就通顺了。孔老二的意思是小的们如果对奴隶不够残忍,大奴隶主的大棋就被打乱了,孟老一说大奴隶主对小奴隶主不要那么残忍,要一致对外对奴隶残忍。叫呵,此忍非彼忍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上辈子,崔岘(xiàn)是985高校汉语言文学博士。这辈子,他穿越到了古代寒门——贫困的家、怀孕的娘、年幼的哥姐、六次落榜的学渣父亲大伯、日日幻想儿子桂榜高中到癔症的祖母,和只有八岁的他。崔岘:这也太惨了吧。为改变命运,崔岘外出务工,给富家少爷做书童。但少爷是个学渣,害怕进考场,想出个馊主意:让崔岘替他参加科举。结果崔岘不仅中榜了,还‘杀’疯了。八岁开蒙,八岁作、八岁半作,九岁作……无数诗坛大家
日照前川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关于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秦快穿越大夏王朝,刚成年老爹入赘将军府,娶了巾帼女将军。他秦快一夜之间成了将军府小王爷!他反复强调过,身为气运之子,岂能贪恋嗟来之食?什么?还给他平添了五个千金姐姐?“可耻!”秦快拍案而起,“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入赘这等可耻之举……”“我看我也挺合适的!”几年后……老头子抱头惊恐,“不是,我让你做将军府女婿,你怎么还做上封狼居胥了?!”
妖人浮屠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现代青年一朝穿越,成了朱元璋孙子朱允熥。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只想远离朝堂纷争,在封地安稳度日,当个富贵闲人。然而,命运却总爱捉弄人。一次朝会上,他随意发表的观点,竟让朱元璋眼前一亮,开始频繁委以重任,朱允熥由此被卷入权力的漩涡。此后,政敌朱允炆不断刁难,抛出各种棘手难题,企图让他出丑。感情路上,朱允熥想迎娶徐妙锦,却遭到徐辉祖拒绝。被逼无奈之下,他甚至想出带兵逼婚的荒
萧山说
此去直上青云路
此去直上青云路
李瑜,字子璇,原名沈大魁,四川顺庆府人,祖籍湖广黄州府,兴安二年二甲四十九名,大雍初年政治家、理财家、火器家、水利家、军事家、教育家……李瑜早年丧父,随母改嫁营山县巡检李纲,勤奋好学,乾安二十六年十六岁中举,次年会试落第,同年娶妻宁氏,兴安二年登科后任章丘知县,任职期内得鲁王赞誉。兴安六年鲁王登基,瑜迁升任右春坊右谕德,授奉训大夫,入内阁,景和元年帝赐二品金织衣,评议六部事宜,次年升太子右庶子…
卿岁岁
拜师亮剑成为轻步兵之王
拜师亮剑成为轻步兵之王
欧瑀穿越亮剑,获得拜师系统,拜师后,受师傅指导就能快速的获得师傅的相关技能。就这样欧瑀拜师魏和尚,赵刚,李云龙,张大彪,王根生,段鹏等有本事的人,成为最强大的战士。他还拜师军工老师傅,裁缝老师傅,作曲老师傅,工匠老师傅,成了发展根据地最强的后勤人才。拜师旅长,师长,副总指挥,成为八路军的强大的战将。李云龙:欧瑀你小子的还真是个天才,打鬼子的花样比我还多。赵刚:欧瑀的狙击水平是比我强十倍。魏和尚:
飞猪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