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综上所述,儒学提倡的是(仁)徇私、(义)利己、(礼)等级、(智)厚黑、(信)忽悠、(忠)奴役、(孝)顺从、(悌)强权、(忍)残忍的吃人的奴灵制制度,实际上把百姓当做牛马,人若喜欢这样的东西,只能说智商为负。
李隆基看着手上“论儒学”,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难,难,难”
不是儒家需要氏族门阀,是氏族门阀需要儒学,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穿越而来的李隆基一边利用自己的后世的学识,一边继续“言传身教”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理论结合实际,摸索出一套符合当下的治国治军教育百姓,发展经济的政治体制。
今天李隆基武举学堂校场发剿匪功赏,所有学子和折冲府士兵分队列站立。静静的站在看着台上。李隆基选择了15-25岁的童生做每队军纪官(监军),九品校尉,严肃军纪,记录日常军训,纪录军功赏罚,管生活,多了一项功能教士兵识字讲课,。
李隆基穿一身军装:“孙子曰: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就说军队前进时象疾风一般快速,宿营时像森林一样静寂,攻击时像火一般猛烈,防御时像山一般稳固。这次的清缴土匪众将士表现可以用上面词形容最为贴切。”
李隆基拱手行礼:“孤为有你们强兵悍将感到高兴,今天首先奖励剿匪英勇者32人,授三等功,奖500文,粮一石。南府三兵营六队,授集体三等功,每人奖200文,粮一石。凡参加剿匪官兵每人100文,雪花盐一升。”
“有功者,上报朝廷,校场南墙公告军功,有质疑者,可找军纪官。”
“有错者,罚,违反军规者,按军规杖”。有7人被杖责。
此次作战及赏罚记录到潞州折冲府日常记录中,
赏罚可别说给的少,唐朝府兵是没军饷的,只有神策兵有粮饷的粮食,仍是12石,月粮1石,春冬衣7匹布(唐朝1匹布长31米宽1尺8寸价值550文。)。而且府兵打仗装备(横刀、长矛、弓、箭矢30支、甲胄、衣服、被褥一套,粮食一石,等甲胄弓弩约需5000文)全是自己购买,还不算马匹(最少10000文),。府兵待遇是100振武田,每20亩配牛一头,奴一名。
唐武则天时期,一斗粮10文,一石粮100文(118斤),100亩能收100石,10000文。也就是说府兵全家一年收入10000文,按照六口之家,减去四成的种地成本,人均收入1000文,只够温饱(每家一年口粮36石,布匹1匹)。全靠军功赏赐,主要是业绩田亩。
武帝时期,氏族门阀兼并土地,府兵失去养家立家之本。府兵当私人奴役使用,让府兵难以忍受。军功赏赐的土地兑现不了。府兵逃户籍,脱田,失去勇武的士兵。
武则天称帝当时李靖、李勣、苏定方这些唐朝优秀将领已经去世,而武则天内讧害死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等当时还在的几位优秀将领,导致武则天时期缺乏优秀将领。况且武则天夺权,导致当时武周绝大部分忠臣勇士不为武则天所用。
薛怀义、张家兄弟作为武则天的后宫,干涉武周时期的朝政。这批没有真才实干的人被用来代替朝中大臣,那么肯定会导致国家权力机构决策的失误。
从而导致武则天接手唐高宗时期国土面积是15800平方公里,周边32国臣服,每年朝贡。历史上到唐玄宗李隆基登基时期,只有650平方公里,唐玄宗登基后收复故土,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安史之乱”后,再无力对外征战。
还是那句话,在一个时代就必须做符合那个时代的事情。
新的府兵制是:府兵所有装备(横刀、长矛、弓、箭矢30支、甲胄、甲胄、弓弩5000文加马匹一万文),伙食住宿由折冲府负担,伙食每月粮五斗,每月钱100文。服役5年,每年春耕秋收时各给假一月(不减月钱)。士兵年满25岁除去军籍可选择农、工、商户籍登记,给安置1000文。
府兵家属授屯田50亩,屯田所有权归皇家,府兵只有使用权和受益权,交税2成,永不增税。
唐朝招募府兵条件是(家庭两男丁以上者抽一):
一、招年满18岁以上22岁以下,不讲出身,农、工、商、奴婢都可。
二、身高五尺七寸,约1.7米左右,身体健康,无残疾。
三、能举起50公斤石柱,十下。
四、身负30公斤,跑三千米。
唐朝前期府兵能打和征兵条件有严苛很大关系。当然还有唐兵练兵方式和先进军事装备。
潞州府兵朝廷限额是2400名。李隆基采取是仿照一战后德**的办法:
武举学堂每期600名,半年一期。毕业进入府兵,每半年600府兵回屯营,担任武参事一职,训练屯内男丁,并根据各屯大小组建50-100屯兵.农闲时操练,围捕狩猎,预防匪患。
二年时间,每个府兵都是伙长,每人可动员50人。潞州可用兵12000人。
李隆基自己是武举学堂的校长,府兵以后就是自己门生。
雪花盐收益,振兴潞州前四策实施,让李隆基的梦想跨出很大一步,利用了穿越者自己的优势,
校场升起红色绣虎军旗下一行白底黑字“潞州折冲猛虎一团”李隆基没有改变折冲都尉团级,副团级左、右果毅都尉,营长是校尉,队正,伙长,什长,(兵丁)士兵兵制称谓。
改变了,军队除去打着将领姓名的旗帜,全部采用红色绣虎军旗,下用白色绣部队番号。以后会是:大唐潞州折冲猛虎一团,大唐潞州折冲猛虎一团一营,依次类推。
军队是国家基石,绝不冠以私人名字。
“枪杆子出政权”永不过时。
军队掌握在谁的手里,谁就掌握政权,才能实施治国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