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454章 丑闻(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汝默已经把各地清查之事大致理出来,虽然因为清丈未完成,数字还不够精确,但相差也不会太大。

这次叫大家来,就是提前通过气。”

张居正脸上略微严肃说道。

“出结果了.....”

魏广德微微点头,表示理解。

“是啊,出结果了。”

张居正出声道。

不多时,张四维也从外面进来。

他的值房距离这边稍远,所以来的最迟。

不过进屋看到申时行都先到了,还是微微愣神。

“汝默,把情况说说吧。”

张四维坐下后,张居正才开口对申时行说道。

“诸公,根据各省最新上报的清丈数字,特别是南方几声初步推算的数字,基本可以确定我大明田亩数可能超过七万万亩......”

随着申时行的开口讲述,两年时间大明开展的全国清丈田亩事务,最终的结果算是初露锋芒。

“七万万亩....”

魏广德还没说话,张四维倒是先惊叹了一句。

而张居正,显然事先已经知道了大致情况,此时倒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

其实张四维也有估计,他知道大明隐瞒的田地不会少,自是没想到会这么多。

别的不说,就说隆庆五年的数字,大明账面上有多少收税的田地?

4.6亿亩。

而仅仅十年时间完成的这次清丈工作,得出全国有田地7亿亩,增长超过五成,能不让张四维震惊吗?

如果之前,他还比较接受被隐瞒了两成,至多三成的田亩数字,这个高达五成的数字可就太惊人了。

“下面会不会胡乱丈量,怎会多出如此之多田亩数?”

张四维还是打断申时行的讲述,开口问道。

“数字应该不至有错,是经过布政使司、按察司和都察院御史监督下完成的清丈。

这次清丈的规矩,包括山坡地等特殊地形的丈量,都是户部定下的法子进行的清丈。

清丈工具,全部出自工部,所以七万万亩应该不会有太大误差。”

申时行好脾气,没有因为张四维打断而不满,温言细语说道,“另外.....”

解释了清丈数据无误后,申时行又有些吞吞吐吐起来。

“另外什么?”

这时候,魏广德开口问道。

申时行抬头看了眼上首的魏广德,这才继续说:“按照魏阁老的要求,御史要求地方官吏交出,并抄录了他们手里的白册,根据白册所录,我大明现有人口和黄册记录差距极大。”

“有多少?”

这次魏广德不等张四维说话,直接追问道。

“不低于九千万人口,其中还不包括各地流民和隐户。”

申时行终于开口说道。

“嘶.....”

张四维再次倒吸凉气,魏广德眼中却略微有些失望。

张四维是被九千万人口给惊住了,大明账面上人口可是六千万,又是涨了五成。

而魏广德失望,则是因为人口居然没有破亿。

来自后世的人,或许已经习惯了谈及中国人口,一定,必须使用“亿”这个单位。

也就是申时行口中的“万万”。

虽然古代官方文书里,常见到“亿兆”这样的词,他们也都是万以上的大数字单位,但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其实并不常用。

毕竟数字太大了,已经超过了此时的生产力,往往是比喻数之不尽的含义。

“万万”,已经说古人能想到的,能用到最大的数字单位了。

别觉得大明土地只有7亿亩是不是还有隐藏土地,或者其他原因数字不准,毕竟后世土地红线高达18亿亩。

其实,从此时的环境等方面看,7亿亩已经是最大的了,东北大粮仓毕竟都没有完成开发,大明的领土也没有涵盖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

7亿亩,已经是大明的极限了。

至于偶尔出现8亿亩的土地数据,比较公认的是把山林塘湖折算进田亩中,或者使用“合法”的丈量工具的结果。

“流民不至于高达百万吧。”

张四维开口道,他聪明的没说隐户。

因为大家其实都知道,山川大泽里,还有许多为逃避赋役藏起来的百姓,还有被各地世家大族隐藏起来的人口。

这个,还真很难计算的清楚。

“九千万黎民,算是比较准确的数字了。”

魏广德也微微点头,算是认可这个数据。

只是随即,魏广德看向张居正说道:“这么说起来,每年不到二百万两的盐税,至少损失在百万两以上。”

“嗯,盐政需要改动。”

张居正点点头,之前他听到申时行爆出九千万人口的时候,就已经想到户部那按照六千万人口得出的盐税二百万两有误。

“魏阁老,关于盐税的问题,其实未必真能涨到三百万两。”

申时行却开口说道,“民间食盐消耗,过去可能高估了腌臜损耗,但是盐税流失肯定有。”

古代没有冻库、没有冰箱,食物保鲜多是靠食盐腌制肉类保存,这也是古代食盐消耗的一个重要途径。

申时行话里的意思,那就是私盐可能没大家想的那么多。

“户部去岁报的盐引是百万引,想来真实数字当不少于120万引。”

魏广德听了申时行的话,就没有按照100万引的五成计算实际盐引应该高达150万引的数字,而是再打个折,只增长两成说出120万引的数字。

其实120万引也不少了,5亿斤食盐。

大明的盐引,一引大约四百斤,售价六两多银子,扣除成本后,朝廷收银一两多,这也是明朝财政的主要收入。

说起来,正引其实不过七十万,其余的都是余盐。

但就算如此,内阁几人也都把视线看向盐政,希望盐税能够为朝廷增加每年几十万两银子的收入。

“现在就是白册和黄册之间巨大差异该如何解决,消息传出去,怕是会在朝中引发轩然大波,宫里怕也会震怒。”

人口不可能突然增加,必然是长年累月逐渐积累下来的。

而黄册,每十年一造,不可能十年就增加如此之多的人口。

唯一的解释,那就是此前黄册造册过程中,下面官员造假。

整个地方官府都在造假,简直是天大丑闻。

此时,内阁四位阁臣都额头开始冒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