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456章 破门宰相(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商籍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其实是在万历十三年在两淮盐运司首设商籍,说到底还是为大盐商们专门开立的户籍。

是明清时期为解决商人户籍与科举问题而设立的附籍制度,因商人长期异地经营导致原籍脱节,故创立并将其纳入户籍体系。

该制度允许盐商等商帮子弟在行商省分附籍,获得科举应试资格,通过特批府学名额实现“商而优则士“的阶层流动。

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除了那些在老家有田产的商人外,大部分异地经商的商人子弟确实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于是,商人们为了家中子弟的教育和科举,不得不每年频繁奔波,在老家和自己经商的地方两头跑,打点和官府之间的关系。

今年,魏广德计划先把吏科之事解决,将整个官府纳入朝廷管理之下,改革俸禄制度,待来年就尝试从户部分离出商税局。

然后,他就再提议,让各地商税局可以挂靠向他们缴纳商税商人的附籍,也就是商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考试。

也就是说,把商税征收和商籍挂钩,缴商税就可以入商籍。

这样,这些有钱的商人们就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花钱雇请名师指导功课以备科举考试。

别觉得商人子弟进入官场,会把大明官场搞的更加乌烟瘴气。

其实,商户子弟进入官场也不是稀奇事,身边的张四维就属于商户之家。

至于他家的地主身份,其实不过是掩饰,都是经商赚钱后才置办的产业。

魏广德还在脑海里盘算,旁边张居正就开口说道:“善贷的提议我觉得可行,这个事儿还不能等一条鞭法推行后再做,得早做打算。

我看,就从北直隶开始,把各地府县官衙里的职位都登记一遍,斟酌着进行调整增减,定下制度来。

诸公以为如何?”

张四维和申时行听后都是微微点头,纷纷表态支持。

“叔大兄,诸位,我看其实不必一省一省做这事儿。

可以完成清丈之事的省份,让他们尽快整理各府县官衙里职位报到吏部去。

至于纳入朝廷俸禄这事儿,暂时封锁消息,等朝廷定下章程来再统一下发命令。

想来一年内各省都该完成清丈之事,来年就可以把官府职位全部定下来。

到时候在核定各省一条鞭法税额后一并退出,等到那时候,再要求各省重编黄册,按照白册为准。

今年科举那些官员,都还在各部观政,我的意思都留下,除必要职缺安排人填补外,都留在各部办公。

到重编黄册时一边分派下去,汇同都察院一起监督。

另外,吏部也把这些年备案后没有分派的官员和举人都进行详细登记清查,到时候都安排下去做这个事儿。

说实话,我们挺幸运的,明后两年就该再次编制黄册,倒是省了不小的力气。”

魏广德没提国子监的监生,因为他们本就是编制黄册的主力,到时候肯定都要下去的。

至于发动这么多人,会不会有人于怨言。

那肯定是有的,不过做得好之后就可以在礼部拿到职缺,这就是明朝对他们贡献的奖励。

都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套路,分派下去差事儿,做好了论功行赏。

至于魏广德说明后两年朝廷就该再次大造黄册也不是假的,从嘉靖四十一年到四十二年完成了大明历史上第十五次黄册的编制。

之后在隆庆五年到六年高拱时期完成第十六次黄册编制,算起来十年一次的黄册,应该从明年开始再次编制。

“嗯,因为之前黄册多有不实,还有地方上豪强污吏作祟,此次清查重造黄册务必真实。

朝廷投入必须到位,凡不愿参与清查的官员、举人、国子监生一律开革,三代内不得科举。”

张居正掌过国子监,自然知道监生反对参加大造黄册的活动,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活计,就算做好了有嘉奖,他们都不愿意参加。

说起来,大明的黄册,从设计上确实存在缺陷。

倒不是登记制度不对,而是工作安排上问题多多。

洪武年间大造黄册时,明太祖朱元璋安排了一千二百名国子监生在湖上搞审核。

可到景泰年间,参加审核的监生就减到八百人,到弘治年间减到二百人。

甚至到后面,朝廷连几千两的审核工本费也经常给不起,监生们对于承担这个的职务怨声载道。

所以,所谓的查册审核,多数就是走个过场了。

洪武之后造黄册,皇帝也只求造出来,不求内容,而且成本由地方上负责。

于是那不好意思,小册的纸张就变成劣等纸了,放不了几十年就碎了,抄写也不讲究了,毕竟广大的农村地区文化人不好找。

而在地方上,里长会同胥吏、官员按自己的需求填写,黑箱空间太大了,黄册成了腐败百变衍生的载体。

土地兼变,摊派徭役,那便成为明朝吏治最大的特色了。

于是到了明朝中后期,黄册实际上已经无用,从下到上都在糊弄,也难怪满清打进中原,居然找到崇祯二十四年的黄册。

要知道,崇祯十五年的黄册其实都没有定稿做好,国家就亡了。

张居正这话,自然就是要大大增加检查审核官员和监生的人数,不能继续浮于任事。

因为知道了白册和黄册之间巨大的差异,张四维没说话,只是微微点头。

他能想到,一旦开始重编黄册,下面怕是要炸开锅,到时候地方上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动静来。

但没法,看得出来,不管是首辅还是次辅,都是支持重编黄册的。

他其实能够理解,谁希望自己掌握的一堆数字结果全是假的。

对于下面人来说,有白册在手,在地方为官就够了。

可是对于朝堂诸公来说,虚假黄册的危害可就大了,会影响到他们的决策。

至于以前黄册的问题,按照魏广德的意思揭过去,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缅甸、吕宋和旧港,朝廷怕是要先安排一些人过去,才好在明年开始登记黄册。”

张居正这时候看向魏广德说道。

“嗯,我会和兵部打招呼,吏部可以多多选派官员和举人过去。”

又不是要搞独立,自然不可能真的拉起山头,不让朝廷安排人手进来。

早晚的事儿,黄册很重要,关系到国家政策的制定,魏广德自然不会有其他心思。

“对了,东番岛要不要也安排人监督一下,那里虽然也有随军书吏,但也需要监督。”

魏广德忽然想到台湾岛,那上面岛民据说已经有数万人,大多数都是当地土着。

南海水师官兵按照俞大猷的计策,先是打掉其中就实力最大的部族,然后收编其他中小部族,算是把整个东番岛掌控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