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的改写,不仅修正了原文中的语法和拼写错误,还通过分解长句、减少重复,以及增加细节和想象,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易于一般读者阅读和理解。 一连串火箭弹划破天际,轰鸣着直击那片蘑菇云升腾的区域,瞬间锁定了嫌疑对象——不是独立团,便是新二团。
周参谋长胸有成竹:“包围圈内的火箭炮攻击,定是李云龙的手笔。他满脑子鬼点子,定能摸清日军炮兵阵地的底细。”众人纷纷点头,对李云龙的军事才能心服口服,即便是他的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一名参谋接过话茬:“借了陈顾问的光,独立团得了两门火箭炮。李云龙那小气鬼,怎肯轻易借给新二团的孔捷?这事儿肯定是他干的!”然而,话音未落,众人便尴尬地想要收回前言。
“那个日军炮兵阵地,是我炸的。”陈浩坦然承认,还在地图上标出了具体位置。“火箭弹还有富裕吗?再来几十发,三四吨的榴弹炮可不好搬,现在炸一轮,战果还能再扩大些。”
陈大旅长听后,二话不说,立即下令火箭炮连对陈浩指出的位置进行火力覆盖。这份信任,无需多言。
周参谋长好奇地追问:“你是怎么发现日军炮兵阵地的?有什么秘诀吗?”
陈浩轻描淡写地讲述了无人机侦察、精准打击的全过程。七公里外遥控小飞机高空侦察,这样的新奇手段让众人大开眼界,惊叹连连。
“能让我们瞧瞧那无人机吗?”周参谋长好奇地问道。
陈浩苦笑摇头:“我只带了一架,为了完成任务,已让它撞向日军弹药库,现在只剩个操纵手柄了。”陈大旅长眼前一亮,恍然大悟道:“原来那场惊天动地的鬼子弹药库大爆炸,竟是你一手策划的杰作?!”
“嘿,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陈浩嘴角挂着谦逊的微笑,心中却暗自得意。毕竟,制造出那般震撼人心的蘑菇云奇观,对他而言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陈浩的这一手“人前显圣”,简直让指挥部内的众人瞠目结舌,震撼不已。回想当初,他们还费尽心思地揣测那神秘爆炸的始作俑者,把能想到的所有嫌疑人都筛查了个遍,甚至还一度误以为是李云龙所为。
而今,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如同迷雾散去,水落石出。
曾经自信满满地分析局势的干部,此刻尴尬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过去的事就如流水般逝去,战场上,每一分钟都有生命在消逝。陈浩不愿将宝贵的时间耗费在自吹自擂上。
他询问起此次支援的规模,得知竟有四个团,近万人之众。随着实力的增强,他的信心和胆识也愈发膨胀。
陈浩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周边四个方向的敌人情况,随后对陈大旅长说:“此刻,机遇就在眼前。山下联队已遭重创,炮兵大队也被我们摧毁。我们可以留下五百人作为预备队,将剩余兵力全部投入战斗。再加上独立团的配合,我们完全有可能将这支联队一网打尽,让华北的日军都为之震撼,重新评估我们八路军的实力。”
在李家坡战斗之前,八路军从未完整地消灭过日军一个步兵大队。而短短数月后,他们竟要成建制地消灭日军一个步兵联队,至少三千人!指挥部内的众人无不震惊。
陈浩话音刚落,众人沉默了几秒,随后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不断。
“周围还有其他日军虎视眈眈,把兵力都投入到进攻上,是不是太冒险了?”
“就算把七七二团的兵力全投进去,日军打不过也会逃跑,恐怕也难以成建制地消灭他们。”
总之,虽然没有人公开反对,但大多数人都不太看好陈浩的提议。就连周参谋长也沉默不语,思索着该如何回应。
这时,陈大旅长突然开口:“我看是可以一试的。”
此言一出,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解释道:“天即将黑下来,敌人根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只会看到我们的子弹如雨点般落下。就如陈顾问所说,打!给小鬼子来个措手不及,打一场混乱之战。”
这话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毕竟,陈大旅长指挥作战向来不拘一格,常常出乎常人预料。 创意版改进:
那些跟随他已久的干部们,早已习惯了他的决策方式。他们只是稍作思考,便纷纷点头赞同。
决议迅速转化为命令,如闪电般传给了七七二团和独立团。
陈大旅长目送通讯员匆匆离去的背影,右手紧握成拳,藏在身后。他在心里嘀咕:是该责备干部们的盲目顺从,缺乏质疑的勇气吗?还是该反省自己,为了那些珍贵的武器弹药,竟违背了以往的作战原则?
说实话,他对这场战斗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要是换作以前的七七二团,哪怕陈浩的面子再大,他也绝不会答应。因为那是一场毫无胜算的战斗,只会带来失败。
但如今的七七二团,装备精良,平均每三人就有一支八一式突击步枪,轻重机枪和火箭筒的数量更是惊人。两千人对抗日军一个重创的步兵联队,应该不成问题。
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过是日军的援军赶到,让旅部的直属步兵营顶上。
“你们带来的火箭弹,不少于一千发吧?”陈浩放下望远镜,转头问作战参谋。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嘴角一扬:“拿出三百发,给那些小鬼子再添点乐子。”
王大卫参谋下意识地迈步,准备传达命令。但走了两步,他又停了下来,用眼神询问陈大旅长:这命令,我该听吗?
毕竟,总部批的那些火箭弹,可都是看在陈浩的面子上。人家要用,谁能拦得住?
陈大旅长无奈地点了点头,心中暗叹:“你这顾问,都快成旅长了!”陈浩虽然掌握了权力,但实战经验匮乏,只有一些现代化的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