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中兴

第38章 第卅八章:“传庭死,则明亡矣”(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孝武中兴》最新章节。

孙传庭斩了贺人龙,用他的副将高杰统领他的本部人马。高杰是贼酋李自成的死对头,原是李自成手下流寇将领,因生得风流倜傥,勾搭上了李自成的第二任老婆邢夫人,投降了官军。想想李自成也算“绿帽子王”了,前后两任老婆跟人私通,要不是后来娶了高桂英并育有一女,人们一定以为李自成是哪啥“无能”了,哈哈!高杰拐带李自成的老婆投降官军,是绝对不会投贼的,否则李自成会把他千刀万剐。

此时丁启睿已败,开封被水淹,河南没有救援的必要了,孙传庭率军回西安休整。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十月,孙传庭在崇祯帝的一再威逼下,率新募之军,训练不到五个月的官军出潼关开赴河南前线。

此时河南已经被贼酋李自成糟蹋成了人间地狱,赤地千里,杳无人烟。李自成不愧为军事天才,率领流寇大踏步后撤,将粮草补给的难题甩给孙传庭从西安远来的官军。

但孙传庭作为明末最后一位将星、崇祯皇帝最后的“擎天柱”,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一路蹑足潜踪,沿山道潜行,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颊县李自成的大营边上。孙传庭命左嗸为左军,高杰为中军,郑磊为右军,设下三重埋伏,让偏将牛成虎去贼营挑战,引诱李自成进入了埋伏圈,官军一拥而上,李自成差点被活捉。

然而天要灭崇祯皇帝,关健时刻大雨倾盆,官军又冷又饿,李自成乘乱逃走,并且下令贼兵一路丢弃金银细软,引诱官军捡拾,意在拖慢官军追击的速度。

明军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以人头记军功。孙传庭手下都是些刚放下锄头,整训不满五个月的农夫,远远谈不上令行禁止。乘着官军割人头抢夺战利品之机,李自成率领流寇杀了个“回马枪”,孙传庭来不及整军备战,因此大败,狂逃回西安。此役官军意在“速战速决”,以战养战,没带多少粮草,败逃途中只得采摘青柿充饥,因此河南人称此役为“柿园之战”。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五月,崇祯皇帝升孙传庭为兵部尚书,督师剿贼。

崇祯皇帝将最后一付家当交给孙传庭,不断催逼他出潼关剿贼。兵部侍郎张碧晨上书劝谏:“孙传庭麾下皆是精兵强将,皇上只此一付家当,不可轻掷。”然而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拒不纳谏。

孙传庭不愿仓促出关,但架不住崇祯皇帝催逼,调集陕西、河南、湖广、四川等七省明军十余万人分进河南,八月初六明军出潼关,具体布置如下:一、孙传庭自率主力,以总兵牛成虎为先锋,高杰为中军,王定、官抚民为后继,白广恩统“火车营”,出潼关,趋洛阳,会合河南明军陈永福、卜从善部,转攻汝宁。

二、命左良玉率兵从九江趋汝宁,夹击流贼。

三、命四川总兵秦翼明出商、雒(今陕西商洛境内)进行策应。企图三路合击,会攻汝、襄,歼灭流寇主力。

贼酋李自成闻迅,于七月进兵河南。他认为孙传庭“九边精锐悉隶麾下,又据潼关之险”,若在潼关于之决战,将冒极大风险。因此决定采取诱官军远离关中,陷官军于孤立无援境地后,再聚而歼之的作战方针。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一日,孙传庭在西安关帝庙誓师,初四日,统率总兵白广恩、高杰、牛成虎等十万众出潼关,同时檄调各路人马夹击李自成。

贼酋李自成现在可今非昔比,这年正月他率流寇攻下襄阳,号称拥兵百万,各路流贼共推其为主,号称奉天倡议大元帅。五月,众流贼又共推李自成为为新顺王,改襄阳为襄京,建立伪政权,设官分职,整顿军队,将全军整编为中、左、右、前、后五大营,设正副权将军总督五营兵马,每营设制将军一人统领。

贼酋李自成遍召诸将,采纳从事顾君恩等意见,议定了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后取京师(北京),推翻大明王朝的作战方略。

贼酋李自成得知官军已出潼关,亲率大军北上河南迎战。他故计重施,放弃了潼关到河南颊县的广大地区,将主力在颊县设伏。官军一路“势如破竹”,八月中旬收复洛阳,九月八日占领了汝州。

这时李自成的流贼内部出了意外,“四天王”李纯养投降了官军,他供出流寇精兵在襄城,伪朝官员在唐县,贼寇老营在宝丰。根据这个情报,孙传庭遣将屠了贼兵家属,杀了伪朝官员。两军在汝州大战,流寇大败,贼酋李自成差点又被生擒,真正的“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然而老天不把崇祯皇帝吊上煤山那棵歪脖子树誓不罢休,久旱无雨的河南连降七天大雨,贼将刘宗敏率一万骑兵截断了官军粮道。驻守颊县的孙传庭无奈之下只好决定回师迎粮,他命令河南总兵陈永福守军营,自己统率秦军分路回师打通粮道。陈永福手下的豫军官兵看到秦军走了,自己却被留了下来,愤愤不平,也跟着秦军后面撤退,陈永福无法控制局面,官军队伍大乱。

九月二十二日,流寇趁机在汝州发起进攻,官军全军崩溃,丧师四万,连督师大纛都丢了。

汝州之战后,孙传庭从孟津渡黄河,由黄河北面经垣曲入潼关,后各路溃军陆续入关,还剩四万。高杰请求退保西安,孙传庭却说:“如果闯贼进了潼关,秦人还会为我效命吗?”因此坚守潼关。

十月六日,流寇斥候用大明督师大纛诈开潼关关门,潼关告破。

残阳如血,身材高大的孙传庭孤零零地站在潼关城楼上,身边横七竖八都是战死官军的尸骸,流寇离他越来越近。“左良玉这个老兵匪不会来趟这个浑水了,想不到秦翼明这个忠良之后(秦良玉之侄)也打起了保存实力,拥兵自重的主意。也罢,就让我在潼关殉国吧。”孙传庭缓缓举起宝剑,淮备自刎,突然传来“哒哒”两声枪响,孙传庭以为耳朵出了毛病,探身向关外望去,此时白广恩、陈永福已经降贼,正在贼酋李自成面前卑躬曲膝,随着枪响,二贼变成五体投地状,李自成惊恐地发现,他俩的后脑勺已被传说的“无影炮”击碎,红的白的流了一地,眼见不活了。出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李自成就想拨腿逃走,不愧是乱世枭雄,硬生生地止住了脚步:“跑什么呀?大明庐州亲王朱慈炅的目标明显不是自己,否则现在我已是一具尸体了,再说我能跑得过无影炮吗?”

不知什么时候,孙传庭身边站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手中的“铁棍”还在冒着青烟,“督师,走吧!你已经尽力了。”“走?到哪里去?大明就要亡了,我守士有责,只能在潼关殉国。”“实话告诉你,大明亡不了,这不过昰孤欲借流寇之手荡涤旧秩序而已。你也看到了,如果孤要贼酋李自成死,他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孙传庭刚才由于心情激荡,没有注意来人是谁。这时听了这话不觉开始打量这个青年,这一看大吃一惊,赶紧跪下见礼:“臣孙传庭见过庐州亲王!”想说不认识都难,因为这个青年和先帝熹宗朱由校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孙传庭站起身来:“殿下,我们走吧。你们皇家的事情,我们做臣子的就不掺和了。”于是朱慈炅带着孙传庭,施展缩地成寸之术,眨眼间踪迹不见。

贼酋李自成麾下流寇占领了潼关,遍寻不见孙传庭,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逃到山西的陕西巡按金毓峒报告朝廷说孙传庭下落不明,因此崇祯帝没有给于封赠。

五天之后,西安失守,孙传庭的继室张氏率孙传庭的三妾两女欲投井自杀,熟知旧时空后世史书的朱慈炅早已派特战队员在此营救,带回庐州使其全家团聚。

孙传庭战败,崇祯皇帝的最后一付家当损失殆尽,因此旧时空史书称:“传庭死,则明亡矣。”

大明庐州亲王朱慈炅回到庐州亲王府,立即召集文臣武将议定战略方针,除了镇守威海、安东和朝鲜济州岛的塞北野战军司令员林清、副司令员彭虎及参谋长袁承志;渤海舰队司令员叶青龙等坚守训地外,其他文臣武将悉数到场,就连作为客卿的洪承畴、卢向升、孙传庭也列席会议旁听。

大明庐州亲王朱慈炅就目前的大明形势向众文武作了说明:

一、满清“野猪皮”已尽占辽东之地,大明在山海关外仅存孤城宁远;

二、贼酋李自成已占领了陕西全境,按照“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后取京师(北京)”的战略稳步前进。李自成还在今年杀了与其合兵的贼酋罗汝才,尽收其军,成了所有流寇的“老大”。

三、贼酋张献忠已占领了四川大部,前不久占领了襄阳,建立了“大西”伪政权。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从迎娶楼兰公主开始无敌
火影:从迎娶楼兰公主开始无敌
(本书涉及到的原着剧情,将以TV版为主非漫画版。)道传世家的李浮生,偶然从环境中吸收到了一缕早已消失的灵气,以为即将灵气复苏。为了赶在其他人之前争取更大的好处,匆匆办理了休学手续,一个人偷偷前往昆仑山脉深林。谁知一脚踩空竟摔进了火影忍者世界的风之国沙漠之中。就在他即将因脱水而死的时候,一个驼队从远处走来……毁于战乱的楼兰国,每次忍界大战都费力不讨好的砂隐村,强横一时的云隐村,火影世界的绝对主角木
单身怪
被守夜人放弃后,我炼化整个沧南
被守夜人放弃后,我炼化整个沧南
主角:方生。[斩神+炼蛊+无女主]因癌症而死的方生,穿越到了斩神的世界。本来以为要重新开始人生的方生在欣喜若狂下被一纸病危通知书打回人间。方生终于疯了。恍惚之间,方生似乎看到了一道站在一条在逆流河上前行的背影,耳边也传来一道遥远的声音。“我知道。”“我的选择会遭到无数人的反对。”“可这更加坚定我的决心!”“若因没有同行者便质疑自己的决定,又何须踏上此路?”“世人随波逐流,那我偏要逆行而上。”“与
青霄先生
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
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
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秦风莫名穿越到秦朝一统六国前,被秦始皇偷听了心声。于是两人开启了斗智斗勇的搞笑日常。“秦风,朕问你,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什么意思?”“夫子不想和你说话,并用怪力将你打到神志不清!”“朝闻道,夕死可矣呢?”“早上知道了去你家的路,晚上就过去弄死你。”“.......”简介无力,详情请移步正文。
秦王绕猪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老六权谋爽文。朱钧穿越到了大炎王朝,成了寄居侯府的庶人皇子。原本想着和侯府世子一起潇洒快活,哪曾想,这些皇子们一个个都不想放过他,都成庶人了,还是想要搞死他,没奈何,只能反击了!先拥兵自重吧!边疆练兵种田,回京搅风搞雨,出外征战四方,反正怎么爽怎么来,我是老六我怕谁!
老黄金兔
大明第一能臣
大明第一能臣
关于大明第一能臣:李洪意外重生洪武初年,这时候,朱标还建在,朱元璋还不喜欢杀人。但身为后世之人,李洪知道,那一日终究会来。于是,他常劝身边的人赶紧辞官归乡。“诸位,辞官归乡吧,皇帝要杀人了,保命要紧啊。”“大明的官,狗都不做!”
万里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