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30点》最新章节。
曾经有幸阅读到一位作家作品,其中有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原话记不太清了,大概的意思是“生活中不存在,才有想把甜宠霸总写进书里,因为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梦”,这也是为什么这类剧特别受欢迎的一个原因,特别是女生。
明知现实残酷,还是愿意“享受”片刻甜腻,尝试相信有美好。
这种沉浸式感受在家用电视上不浓郁,只有在网络平台,开着弹幕,才有真切的代入感。以前看电视剧,都会主动关掉弹幕,怕影响错过电视内容及观感,而现在,似乎只有满屏弹幕的电视剧才更有内容及参与感,有意思的弹幕增添了剧集的记忆点,让剧集的角色丰富了,不再仅仅是作者笔中存在的特定性格的人物及剧情,而各色人物不自主的带入,让整个剧集像被倍速播放,加快故事跌宕节奏,波动读者复杂内心。
此时,煽情一波,吐槽一波,不文明的再来一波,砰砰砰砸入眼球,反感之余还挺刺激。
现实中的我,书中的你。
阅读,像是被贴了赞美的标签,脑海里就会出现竖起拇指,wink你的表情,咦,颤抖一下回神。
我们阅读,一些人是为了学习,一些人是为了逃避,一些人是为了找自己……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几乎所有高校宿舍规定22:00熄灯,在高强度学习压力下,需要确保充足的睡眠来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才有高效的学习状态。在学校好意之下,就有这么一群蠢蠢欲动的人群,在做些奇妙的事情……
那天,临近22:00,恐怖的闹铃提醒打破了来之不易的短暂的欢快的气氛,让整个宿舍氛围紧张而匆忙,熄灯前那几分钟总是很忙碌,感觉什么都还没做就到点了,而就在那仅仅的几分钟里,完成了睡前所有该做的事项。啪,在一声后,伴随而来的是一片漆黑,只有门上的小窗透露出来的一些些走廊的微光。时间快到总是来不及在光灭前爬上床,更别说准备入睡了。
而聪明的我们老早摸清了宿管阿姨检查寝室的规律及洞悉检查寝室的动静而有了自己的专场表演,没错,也许你的第一个观众就是宿管阿姨,除此身份外,她还是你演绎路上的老师之一,如果你被逮了,不是你的演技不好,而是她的能力提升了。
此时,那帮人在不同幢、不同楼层、不同寝室开始了他们自认为除了没生命的被子、床、枕头知道外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事件……
殊不知,都只是自我安慰的鬼话,其实都是心知肚明……
这时,606宿舍,几分钟内,躁动的回响被无情的湮灭在了还留有一丝余光的钨丝中,带着哀怨各自安静的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而这个本应该舒适的天地可以为这个活动而让步,冬季还好,而在炎热的夏季,一条厚重的被子,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罪魁祸首。起初,各自互道晚安,希望能在表象中互相欺骗,效果么,不尽人意。在几分钟的安静催促下,有些人熬不过疲惫的身体已进入梦乡,这帮人才真正开始行动……
被子下的戏剧才刚刚开始……
打着手电筒躲在被子里趴着,嘴里还咀嚼着零食,津津有味的看起了小说。夜本身就可怕,静夜中,咀嚼零食发出的清脆声,和时不时传来不知是因为剧情搞笑还是欣喜的笑语声,还是同情剧中人物遭遇或是因遭遇产生共鸣所自然流露的哭声,都为这个深夜增添了恐怖成分。而被这些所无辜惊吓而醒的同学们,自然的认为了自己做了噩梦所致而许久未平……
“书虫”,来描述他们再合适不过了。不管身体有多累,“一沾书”,精力充沛。让人错觉的以为在刻苦努力认真学习应考知识(自我反省:下意识认为了此时“书虫”的行为不可取)。乐在其中的“书虫”们,不知不觉的熬到了天明,即便牺牲了休息时间和放弃了第二天高效学习的状态,他们或许在那段时间里很快乐,或许收获了我们主观认为的不知道的新内容,虽然还是会提倡在关键的那时最好着重学习,因为现在的我们确实有资格这么说当时的我们(终于没有那么反感那句话“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但每个人的选择都应该予以尊重。
那时,我总是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不管是男生女生不惜熬夜来看小说,还天真的以为这也许是青春应该有的标志,直到采访了个别小说爱好者,才真正理解,每个人经历的,所处的环境导致他们渴望的差异,而小说,可以修复或是弥补他所缺失的遗憾,也许是自我安慰,也许是适当解压,也许存粹只是不想读书,也许是寻找自己……
这也许只有自己才知道,也可能到现在自己也不知道。
虽然现在很多小说都已经被改编翻拍了电视剧,但仍然有很多阅读爱好者喜欢看小说而不是剧集,因为字里行间的言语才是真正情景所现,不同人的角度理解和情感,所处的情绪的场景都会有所不同,这也是阅读小说的魅力所在,不像电视剧所呈现出来这么单一化和被固定化。这也是我之前提到的,只有每个人在小说里都有专属自己主角光环,才是“书虫”所在的意义。
这样的经历我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触,可能你就是那个“书虫”,不是在被窝里,就是在课桌下,还可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