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看中国:文明通论

第27章(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世界看中国:文明通论》最新章节。

第三节苏美尔人的世俗生活

多亏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以及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诸多民族,历经了3500年的薪火传承;更要感谢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常年泛滥,上帝因此赐给两河流域南部先人们的礼物——粘性泥土;楔形文字+粘性泥土,简直是绝配,由此,成就了人类文明起源史纵横5500年,独此一家的绝世佳话——保存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刻写在石碑、石板,更多是泥板上,总数不少于25万块,几千万字的珍贵的楔形文字历史文献。

正是这些历经5500年历史,留存至今珍贵的楔形文字历史文献,呈现了苏美尔文明神一般的存在,也记述了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波斯人,创造文明的过程,及世俗生活。也是这些留存至今珍贵的楔形文字历史文献,使紧随苏美尔文明之后的——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东南部的古希腊文明、地中海东岸的古希伯来文明,以及起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古华夏文明,都黯然失色,自叹不如;因为这些文明虽然也很古老,但留给今天的我们,用于记载其历史的古文字,除了有限的岩刻、石碑、石板、印章,以及更有限的甲骨文、金文(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羊皮古卷(书写在羊皮上的文字)外,目前在文字载体上,还未见有新的考古发现。

苏美尔楔形文字以泥板为载体,历经3500年的历史积累,形成了几千万字的历史文献。与古埃及、古印度、古华夏等东方族群和国家,留存的古代历史文献不同,苏美尔楔形文字的记载更偏重平民色彩,其中,大约90%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10%则是对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的残篇;这就为人类文明保留了更多的“火种“,使现代人的我们,可以借助楔形文字泥版上的记载,一窥苏美尔人的世俗生活。

●吃饱喝足——苏美尔人吃面包,喝啤酒,偶尔还有肉,爽歪歪

苏美尔人从早期的部落狩猎采集文化,转化为灌溉农业和城市文化为特征的族群结合体,并最终成为了文明的起源。根源在于“讲述虚构的故事“的语言,使人们在神的指引和感召下,聚合在了一起;另外两河流域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也功不可没,使灌溉农业成为可能;因此,苏美尔文明是典型的以农耕为主的文明。

〇苏美尔人吃饱的考古学证据:乌尔城经济和行政管理文献——王室贡品调拨中心清单

苏美尔人最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有了剩余产品,才有了城市,才有了后来的城邦。1912年,德国东方学会对苏美尔文明发源地乌鲁克遗址进行了考古挖掘,出土的斜面碗是给建造神庙的工匠发放口粮的量器,大小基本相同,具有统一规格;出土的乌鲁克石膏瓶,则描绘了当时的人们为女神伊南娜献祭的场景:进献者排列整齐,每人手捧不同形状的容器,容器中装有各种食物,可以辨别的主要有饮品和水果;敬献者身后跟着成群的牛羊等献祭牲畜;一些滚筒印章描绘了人物、动物及植物形象,可识别的有谷物、牛、羊和鸭子。

1922年~1934年,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莱爵士,主次发掘了乌尔城遗址。乌尔城是苏美尔文明的见证者,历千劫而不古——最有代表性的是乌尔第三王朝,又称“新苏美尔时期“,历经五位国王,统治108年。乌尔城考古遗址,出土了这一时期大量经济和行政管理类文献,其中,王室贡物调拨中心出土泥板档案上万块,主要反映了社会上层的饮食情况。第二任国王舒勒吉在其统治的第38年,建立了王室贡物调拨中心(位于今伊拉克的德莱海姆),主要负责接收和管理各地献给王室的礼物、神庙牺牲、赋税及战利品(以牲畜为主);并在神庙的祭祀活动、王室的日常开销、外事活动、士兵和官员的奉禄中,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再分配。

供入的牲畜主要分为三个等级:育肥的牛羊或肉质鲜嫩的羔羊为最高等级,通常献祭给神庙,供王室成员及外国使节享用;没有育肥或质量较差的牲畜,供信使、宫廷仆从、侍卫及士兵食用;已经死亡的牲畜为最低等级,被送到库房进行再加工做成肉干,肉筋和肉皮则制成手工艺品,还有一些被喂给圈养的狮子或狗。另外,一些圈养起来供王室娱乐的野生动物,如熊、狮子、野驴、瞪羚等,偶尔会作为野味食用。其他贡入物资,例如大麦、面粉、油、乳制品及香料等,也都分为不同等级,根据官员级别及实际用途进行分配。

通过贡物中心档案,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统治阶层的奢侈生活。乌尔第三王朝有一种饮酒宴会,参加者都会得到贵重礼物。国王舒勒吉及其后妃,收到的一份礼品清单尤为引人注目,其中与饮食相关的物品,包括各种红金、足金、银制的酒杯、酒器及其他容器,以及数量不等的精炼酥油。这些贵重金属制成的餐具及饮具,在礼品清单中大量存在,反映出统治阶层对高品质饮食的追求。一些送入王宫的食材清单,也能反映出统治阶层对饮食的考究,例如,有的清单记载了烤制牛、羊、猪、家禽及鸟类所需的芦苇捆数,疑似水果蛋糕的配方中包括“1升黄油、1/3升白奶酪、3升头等椰枣、1/3升葡萄干“。这种蛋糕通常供奉给王宫或神庙,不会出现在普通人的饮食中。

〇苏美尔人吃饱喝足的考古证据:乌尔第三王朝行省旮尔萨纳出土文献记载,苏美尔工人和奴隶分配面包和啤酒,偶尔还有肉

与王室贡物中心档案不同的是,乌尔第三王朝行省旮尔萨纳的出土文献,详细记载了工匠日常的食物配给。旮尔萨娜最高长官,在任职期间兴修了很多工程,此地出土的很多泥板档案,对工人的衣食配给有所记录,其配给种类和数量,与工人的工种、来源、承担的具体工作及性别有关。工人的工资为每天3~8升大麦,普通男工为6升,普通女工为3升,运输工的工资高于其他工种,本地工人的工资高于外族工人。除了支付大麦作为报酬外,监工还给工人发放面包、啤酒和汤,以及其他可带回家中的物品。奴隶可以领到的食物,有大麦面粉、芝麻油、猪油、糠麸、羊肉、盐和香料,他们喝的汤里加入了研磨面粉、干芝麻糠、羊肉、盐和香料。建筑工人领到的份额多于奴隶,并增加了绵羊肉、干鱼、鸭子、鸽子,及一种生长在沼泽地中的田鼠,建筑工人在施工间歇,还会领到面包和啤酒。一些工头有时还会领到椰枣、湿芝麻糠等。工人的食物配给并非一成不变,不同月份和施工的不同阶段,会有细微调整,一般都会有面包、汤和啤酒。在节日庆典及工程竣工时,举行盛大的宴会,所有工人都会分得一些食物。旮尔萨那地区,是目前苏美尔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一地区的文献很特别,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解苏美尔时期普通民众,尤其是雇佣工人的生活及饮食状况,提供了参考。

苏美尔人吃饱喝足的另一个例证是,古巴比伦时期的苏美尔语抄本《宁卡斯赞美诗》——赞美苏美尔的啤酒女神宁卡斯,详细记载了啤酒的酿造过程:首先,将生面团与香料混合后在炉中烘烤,将麦芽浸泡至发芽;然后将麦芽浆煮熟并冷却;最后是麦芽汁的准备及发酵。待啤酒酿成后,将其从酿造缸过滤到储存缸中,便可以倒出饮用,也可以借助芦苇或金属制成的吸管直接饮用。看看。苏美尔人的生活多爽——想吃面包吃面包,想喝啤酒喝啤酒!真的爽歪歪!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李冰家经营着一家粮油店,李冰父母因出售伪劣产品被捕入狱,并且欠下一大笔债务。还受到青梅陈倩的欺骗,为了还债卖房子买了几十万的伪劣粮油,彻底失去希望在李家仓库里,李冰无意发现自家仓库居然能通往明末,这下仓库上百吨劣质大米有销路了!有了仓库的加持,看李冰如何玩转大明,逆天改命。......
小鱼与up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关于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乱世,诸侯争锋,中原风云激荡,而远在西南的蜀地亦不甘沉寂。武阳,县令之子,本是巴山蜀水间一介武生,却因家国变故踏入纷争漩涡。自偏隅之地崛起,他步步谋划,游历列国,凭智勇翻覆局势,在列强间纵横捭阖。战乱、权谋、忠义、背叛,他如何在这风起云涌的乱世中,执蜀锋、定天下,踏上帝王之路!
何以慕
军旅:手提一等功报道,震惊全军
军旅:手提一等功报道,震惊全军
关于军旅:手提一等功报道,震惊全军:江恒穿越成为一名国防新生。在前往军校的路上,刚好碰到国际罪犯蝎子和国际恐怖分子头目黑猫。江恒激活系统技能,快速将他们全部制服。为了不迟到,江恒报警后,便是将他们丢进车里,直接运到军校大门。当军校大门的新生、家长和哨兵们看到车上蝎子等人被打得不成人样,一个个都惊呆了。这时,江恒顺手拿的手枪掉到了地上。观众以为江恒是匪徒,顿时引起现场慌乱。哨兵快速上前将江恒制服。
小小17
给星穹铁道来点死亡震撼
给星穹铁道来点死亡震撼
+++++周牧穿越到星铁世界,意外获得花式作死系统。系统自带神通「化身万千」。只要化身整的活足够震撼人心,他就能获得点数,兑换各种好东西,直到超越星神,成为死亡这个概念本身!于是,整个星铁世界都开始不对劲起来。——罗浮今日快讯:今日又一主播直播「胸口碎大石」吐血而亡,专家分析可能是「原始博士」的模因病毒,请广大市民近期不要观看直播,预防模因传染。——星穹列车急报:开拓者瓦尔特·杨先生今发布一则悬
丸子落落莓
我家床底通大明
我家床底通大明
关于我家床底通大明:朱吾适的床底意外的跟大明建立了连接。第一天,床底下钻出个朱雄英。第二天,床底下钻出个朱元璋。第三天,床底下钻出了朱元璋一家子。朱吾适带着朱雄英吃美食。带着朱元璋逛街撸串儿坐飞机。带着马皇后跳广场舞。带着众位皇子学习现代知识。见识到现代都市的繁华后。朱元璋拉着朱吾适不撒手。哭着喊着说道:贤弟啊,救救咱的家人吧!贤弟啊,咱的大明就靠你了啊!朱吾适勉为其难地成了大明的财神爷,先知,
假装我是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