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隋

第76章 抚愈(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且隋》最新章节。

而那些郡县的佛寺,全部改为道场。

郡县的道观,改为玄坛,各置监丞。

此等机构的职务,皆由俗官来担任。

而其权力范围,包括了监管中央僧官、严控地方寺院等僧务事项。

现在,大隋终于形成了对僧道全面监督的监寺观制度。

这种变革,也让大隋的皇权,可以更直接插手和管控佛教、道教。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中央政府的诏令一旦下达,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直接影响到基层佛寺和底层僧众,以及其下的广大信众。

这一招,对于大隋帝国统治的巩固,善莫大焉!

这不,豫州总管府大总管、卫王杨子灿,就用上了!

他先是和杨侑、苏威、萧瑀等人,炮制出一道弘法扬善、安抚信众、归家生产的诏令。

然后,东宫监国朝廷便通过鸿胪寺崇玄署,颁诏昭玄寺、大兴善寺二十五众,开展轰轰烈烈的主题弘法活动。

大沙门,大法师,二十五众主等佛教高僧,分赴豫州总管府各郡,配合当地俗官进行对匪患、天灾过后的百姓,进行安抚、劝慰、治愈活动。

国家出钱、出物,各地方佛寺道场出人、出力,举办法会,广设粥场、医馆。

有的医学僧、天师,还背着药包、行走山野村落,进行弘法传道、救治、劝农、归田活动。

同时,地方官府和佛教人员联合,劝解流民归家,赊与种子钱粮、牲口农具,帮助其恢复生产。

一时间,大隋河南腹地,梵音袅袅。

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而远闻……

飘散在河南大地上的暴戾之气,为之一沉!

仅仅是佛教动,当然是不够的。

同样的诏令,也通过崇玄署下达到了道教管理和教务机构。

文帝当年夺权时,就利用道士力量为其大造过舆论。

即位后,自然不能忘记其帮助和重要作用。

文帝的开国年号——开皇,便取自道经。

和大力扶持佛教一样,文帝还在修建道观、度取道士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以扶持道教发展。

相比而言,广皇帝对道教的关注比他爹更甚。

仅仅在大兴城,就为道教斥资修建了玄都观(通道观)等10 座道观。

至于在洛阳城内和京畿地区,就建造了24所道观,度化道士1100多人。

茅山宗宗师王远知,便常常是广皇帝谈玄论道的座上宾。

至于像歧晖、潘诞、徐则、宋玉泉、孔道茂等道教达人,也来往频繁。

对于道教,两任皇帝都采取一视同仁、共同发展、共同管理的态度。

而崇玄署,作为管全国宗教事务的管理机构,也是道教的顶头上司管理单位。

大隋皇室不仅在外扶持道教,而且在皇宫专门设立了内道场。

并在西隔城,建造了三处豪华道观。

这里的一切,由皇室供给经费。

纵其一朝,文帝、广帝不断招揽天下名士、名僧、文豪,再次编纂佛道儒经典,编制目录,刊印成书。

这一次,等崇玄署的诏令下达后不久,阿布便亲自去洛阳城中的玉清玄坛,拜访了一人。

谁?

茅山宗宗师,王远知!

王远知,字德广,扬州人,生于世宦之家。

年十五,师事陶弘景,习得上清派道法。

弱冠二十,又从宗道先生臧矜,学得诸秘诀,得大法。

遂游历天下,证其道,后又归隐茅山秘修。

在茅山期间,专注修习道家辟谷休粮、上清道法。

陈主宣帝特诏其入重阳殿,宣扬法味,开度后学,名扬天下。

陈灭,他的传奇,却在仍然延续!

时任扬州大都督广,早闻其名,厚礼敕见,成为至交。

大业七年,广皇帝复又召见其于涿州临朔宫,亲执弟子礼,问以仙道事及诸般国运前途。

高句丽征后归朝,广皇帝扈驾洛都,敕令于中岳为其修建斋仪。

后来,觉得距离仙师太远,又下诏其移居洛阳玉清玄坛,就近谈玄论道,咨问仙法。

这时候,广皇帝已是病魔缠身。

渴症、躁症、干癣,搞得他彻夜难眠,精力大坏。

对于生的渴望,对于睡眠的渴望,对于舒爽的渴望……迫使他比什么时候都更靠近神秘玄学!

阿布曾经见过好多次,在皇宫中的一柱观中,广皇帝听智顗大师诵经安神、学王远知辟谷修性。

所以,阿布不仅认识智顗大师,还认识这茅山道士王远知。

王远知说是陶弘景的传人,其实是瞎扯。

按照阿布从搜影获得的资料,当年陶弘景死的时候,这家伙才 9 岁。

确切的说,他倒是的的确确的宗道臧矜的弟子。

而臧矜的学说与陶弘景的学说,是有点点那么很不同的东西。

臧矜的道学,重玄而孤,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坚定守护和证道者,但其声名远逊于陶弘景。

陶弘景的重玄道学,是典型的吸星大法。

儒释道三派之长,全为其所用。

概括一点,就是三教合一!

怎么说?

“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他的“玄通圆融”,与佛学的“中观说”、儒学的“中庸之道”,以及有佛、道合一倾向的玄学,均有大大的切合之处。

因此,陶弘景的这一学说,也是华夏三教合一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陶氏去世之时,道教内部对他佛道双修甚至儒释道三修的思想,难以理解而有所非议。

所以,其人成为道教江湖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并被道家其他学派所侧目孤立。

但是,三教合一,是华夏文化的发展潮流。

自文帝、广帝次第上台,极力追求的就是文化一统、回归正朔。

所以,大隋的宗教政策核心要义,就是万化归一、从与世俗,服务国家统治。

这一点,穿越过来的阿布,自然是赞赏无比的。

阿布与王远知之交识,当然不是因为他是个野路子的亲王。

而是这家伙,搬出的前世立体知识体系,以及其庞大的当世信息资源武器!

王志远是道家宗师,他自然就离不开他们那个丹道,更离不开他奉之为圭臬的陶派理论。

先说丹道。

王远知自己在炼丹,并且严格师法陶弘景的丹术。

可是陶弘景炼九转神丹七次而不逞,他王远知何德何能炼成九转玄丹、或者用汞雄黄等物炼制出“得铜可作金”的神奇?

失败,是必然的!

不说他根本不懂“物质变化生成新物质而原子不变”的规矩,更不懂化学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的客观表现形式之说!

单单是现在粟末地各个研究机构中,那些先进而抗造的物理、化学实验设备,就能让他王远知垂涎三尺、纳头就拜!

化学、物理实验,无论古今,是个特别讲究研究仪器设备的高深学问活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被守夜人放弃后,我炼化整个沧南
被守夜人放弃后,我炼化整个沧南
主角:方生。[斩神+炼蛊+无女主]因癌症而死的方生,穿越到了斩神的世界。本来以为要重新开始人生的方生在欣喜若狂下被一纸病危通知书打回人间。方生终于疯了。恍惚之间,方生似乎看到了一道站在一条在逆流河上前行的背影,耳边也传来一道遥远的声音。“我知道。”“我的选择会遭到无数人的反对。”“可这更加坚定我的决心!”“若因没有同行者便质疑自己的决定,又何须踏上此路?”“世人随波逐流,那我偏要逆行而上。”“与
青霄先生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
关于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穿越+无系统+大唐日常+历史种田+搞笑轻松没有行医资格证的沈英俊为魂穿到纨绔子弟房遗爱身上,开局凭借前世职业经验,拯救了原本必死的长孙皇后傍上长孙皇后的大腿。轮椅+奶茶+诗社+酒肆+马鞋+……………后世有的,我通通照搬过来,我要做大唐最有钱的人,我要改写大唐历史,我要做史上最强驸马,最牛逼的纨绔子。高阳我才不要,文成我倒是想要,至于长乐那我必须抢到手。
南山以北北山以南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关于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王厚穿越三国,成为袁绍帐下第一毒士。他给袁绍献毒计十二策,十八路诸侯会盟,灭董卓,屯冀州,威震天下!官渡大战,他谏言毒计上中下三策,灭曹操,诛刘表,袁绍志大才疏,认为王厚毒计太毒,冀州之大,无他容身之地,逼得他投奔曹操帐下。此时,曹操正值赤壁大战前夕,面对袁绍二十万兵马,天崩开局。他在曹操帐下,屡献毒计!曹操军中爆发瘟疫,何解?王厚献计:用投石车投放到敌方阵营
隐居的鱼
大明第一能臣
大明第一能臣
关于大明第一能臣:李洪意外重生洪武初年,这时候,朱标还建在,朱元璋还不喜欢杀人。但身为后世之人,李洪知道,那一日终究会来。于是,他常劝身边的人赶紧辞官归乡。“诸位,辞官归乡吧,皇帝要杀人了,保命要紧啊。”“大明的官,狗都不做!”
万里天和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
老六权谋爽文。朱钧穿越到了大炎王朝,成了寄居侯府的庶人皇子。原本想着和侯府世子一起潇洒快活,哪曾想,这些皇子们一个个都不想放过他,都成庶人了,还是想要搞死他,没奈何,只能反击了!先拥兵自重吧!边疆练兵种田,回京搅风搞雨,出外征战四方,反正怎么爽怎么来,我是老六我怕谁!
老黄金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