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

第42章 彩蛋章(说些题外话)(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最新章节。

皇帝都是孤家寡人,李隆基是到了至高境。

李隆基记事起,武则天还在执政,父亲李旦于他出生的前一年被武则天立为皇帝,是为睿宗。

睿宗名为大唐国主,年富力强,却只能居于别殿,不许听政。在武则天的高压监视与控制下,吓成了半个废物。

689年,李隆基4岁时,被过继给死去多年的武则天长子李弘继承香火,自此很少见到父母。

690年,李隆基父亲李旦被武则天又废除帝位,迁居东宫,也吓成了半个神经病和废物。

691年,李隆基6岁,开始出阁,建置官属。这年八月,两大臣私自谒见李旦,武则天杀死二大臣,并严令禁止李旦接见公卿大臣,李隆基兄弟与二伯父李贤的三个儿子再次入阁,被圈禁了起来。李隆基等于进了生活富足,精神恐惧的监狱。

693年,李隆基8岁时,亲母窦德妃被诬告厌蛊咒诅武则天,被武则天下令所杀。

也就是说,本应是皇子无忧无虑的童年,却经历了父亲被逼得成了神经质,母亲惨死,自己被囚禁,没有感到一丝亲情间的疼爱。

705年,李显在神龙五虎拥戴下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

李显做了皇帝后一年左右立马干掉五虎。

这时,掌握大权的是宰相武三思和韦皇后,李显和李旦一样,早已经废了,软弱无能,掌控不了朝政。

武三思又开始大肆清洗异已,任意凌辱李唐皇室女性,韦皇后都与其私通。这时,李隆基二十岁左右,只能看着。

707年,太子李重俊率发动景龙之变,杀了武三思、武崇训后意图再杀死韦后、安乐公主等,因士兵临阵倒戈而身死。

李显清算了儿子李重俊的党羽,接着韦皇后与安乐公主继续把控朝政。

710年,傀儡李显被韦后毒死,李重茂被立为帝(史称唐殇帝),由韦后临朝称制,欲重演武后故事。

此时,一直蛰伏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以及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等人冒着极大风险发动政变,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且全城戒严,大肆清洗,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皆处死,族诛了韦后及其余孽。

这期间,李隆基故意释放心中那股闷气,满足长久以来近乎病态的心理。残忍杀了许多无辜的人,包括平民。

政变后,李旦重新当了皇帝,但依然是废物,李隆基做了太子,大权多落入太平公主之手,她也想做武则天。

太平公主感到李隆基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总想另易太子。李隆基当然不愿任人摆布,亦想除掉太平公主,俩人矛盾日益加剧。

712年,李旦认为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但他谁都除不掉,便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名义上帝位让给了李隆基,还掌握朝政大权。这彻底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713年,太平公主准备以御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夺权,甚至已经计划在李隆基饮食下毒。被人密告李隆基,李隆基决定先发制人,一举成功,把太平公主一党杀了个干干净净。

事后,逼着父亲李旦交出了大权,至此,开始亲政,改元开元。

此时,他28岁。

在惊心动魄的宫廷斗争中渡过了二十多年,战战兢兢隐忍了二十多年,经历了五六次政变,终于手握实权,君临天下。

母子、父子、兄弟、叔伯、姑侄等相残的悲剧历历在目。

童年与青少年的不幸早已种下,无法痊愈。他能在真正做了皇帝后,励精图治弄了个开元盛世,实属难得,近乎神人。

心理压力没把他逼疯,没有性情大变,开元期间一副明君之相,谁出其右?

他等于是时刻压制着心中的那股病态。

人往往经历了什么,就会提防什么。所以,他养成了多疑至极的性格,没有宽容之心,玩平衡,搞权术。

他对权力看的很死,宰相几年一换。强如名列大唐四大贤相的姚崇和宋璟,也不过任相三四年就被罢免。

而房谋杜断均是一直干到死,房玄龄更是当了二十多年宰相。

防止宰相专权的同时,这人对儿子更是防得很死。

建十王宅圈禁诸子,太子也不例外。

犯了错说杀就杀,父子恩情在他身上是不存在的。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是他的准则,所以有了三庶人一案,而李世民是怎么对待真正谋反的李承乾的,高下立判。

后面其坐视乃至纵容李林甫和杨国忠敲打太子与诸子。

所以我在本书中,就会强调李隆基由于早年的阴影和教训,无论李璘怎么表现,都会防一手。

他心里对李璘能有什么感情。

这个人的亲情几乎都用在大哥李成器、弟弟岐王李范,以及女儿咸宜公主、妹妹玉真公主等人身上。

这些亲情是抚平和补偿他童年少年不幸的慰藉,他对这几人很好,因为这几人没有任何染指权力的可能性。

政变始终是李唐的主旋律,自李世民玄武门始,历代皇帝几乎无不经历,是流淌在李唐皇室血液里的诅咒。

相比下,北宋、大明的皇位传承要好很多。

自宋到清,元我不想提。就没有发生过像样的通过内部的血腥流血冲突上位的事件,(宋二上位有争议,非明确政变,明夺门之变有特殊原因在),也没有武将藩镇造反架空皇帝的事件。

皇帝始终是皇帝,高高在上。

皇位一直很稳,威胁始终来源于农民起义乃至外族。

再说说杨玉环,杨玉环更像是李隆基深爱的宠物,懂得讨他欢心,李隆基酷爱音律,杨玉环也擅长舞蹈和音乐,又天真烂漫,长得倾国倾城,俩人算是灵魂伴侣。

在杨玉环身上,他才找到了久违的快乐。

那么,李隆基天宝开始就昏庸的原因也显而易见了。

打了一辈子仗,取得了如此成就,四海臣服,万民敬仰,不能享受享受吗?

悲剧就从任李林甫为相埋下了,李林甫干了近二十年宰相,远超此前李隆基的任何一位宰相。

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盛世了,李隆基开始享受了,许多政令皆放心交给李林甫处理,只要李林甫不反就行了。

只是,李林甫能反吗?严嵩能反吗?魏忠贤能反吗?和珅能反吗?

李林甫是李隆基忠诚的走狗,虽然为人阴险毒辣,不得人心,但治理朝政很有一手,颇有能耐,很令李隆基满意。

而且切切实实干好了两件事。

一件是搞钱,李林甫为贪图享乐的李隆基搞了不少钱财充实私库,供其享乐。

另一件是除掉对皇权可能有威胁的人,王忠嗣、皇甫惟明被杀,杀了太子和两个皇子,连番敲打第二任太子,将平衡玩到了极致。

只是,由奢入俭难啊,李隆基没了雄心壮志,也没有了及时惊醒,励精图治的决心。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的水平不用多说,唯一干的正事就是铁了心认为安禄山要反,劝说李隆基采取手段除掉。可惜,李隆基没听,祸端至此埋下。

所以,到后面猜忌哥舒翰更是正常不过的事了。

再往后,肃宗也猜忌郭子仪。

这是传承。

李隆基最大的悲剧,就是没有早死二十年。

(最后,再求一次追读,谢谢各位的支持。我是个半新人,水平有限,这本书会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不足,每个人的评论和意见我都会看,都会听,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会用心写下去,努力勾勒出一个美好的大唐盛世,挽大厦与将倾,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