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的内力真气来自于何处?
关于这个问题,董天宝在他的书中记载详细阐述过。
也许很多人觉得他是个莽夫,但到了那样的武学境界,董天宝就算本能,也会去思索一些很本源亦很超然的问题,那与他追寻的道、所走的路有关。
而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自古以来都有许多似乎理所当然的答案。
董天宝将这些答案一一搜集,却又凭借着自己的境界和判断,将其一一推翻。
事实上,正是这样一般相信然后质疑的过程,使得他的武学境界总能推陈出新,步步走向更高境界。
所有武学境界极高的人,总有这种质疑前人的精神。在这点上,王野觉得武者同文学家、科学家乃至于哲学家、艺术家并无任何区别。
有人说天下武功出少林,达摩祖师东渡而来,一苇渡江,成为武道有史记载中着墨的一笔。
是以,在这种说法看来,内力真气必然来自于达摩祖师的“易筋”“洗髓”二经。
但董天宝不相信这一点,即使他是少林弟子。
或者说正因董天宝为少林弟子,反而更能确信内力真气不是出自于天竺。在这桩事情上,他极有发言权,远比那些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之辈值得信服。
在他看来,天竺养育出的查克拉体系,对人体的挖掘虽有独到之处,却终究不比中原的广博深远。
休说昆仑峨眉等派,独在少林自身,其实亦与天竺本家大相径庭。
世人总相信达摩祖师创下七十二绝技,少林开枝散叶流传至今偌大威名,皆为这位祖师功劳,天竺武功则必然更加高深。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达摩老祖确系为中原武学开天辟地祖师一般的人物,但少林寺千年古刹,后来者如过江之鲫,其中聪明绝顶之辈,也未必输给了达摩本人。
七十二绝技之中,本有十七八门,与达摩脱不开干系。但大部分武功,均与达摩无关,只是后人托名先贤,制造神话。
对于这块武林千古第一圣地的金字招牌,达摩老祖有不可磨灭的奠基之力,但这岂止是一人之力所能为?
也许后世弟子,的确很难在个人境界上超过达摩祖师,但拳掌指腿、内功外功、奇门兵器、轻身步法,种种领域,总有人还是胜过了达摩祖师。
甚至,有人是耗费一生、呕心沥血,专注于一门,若连达摩祖师无心创下的武功都不能胜过,那也太侮辱这些高僧了。
般若掌为少林寺第八代方丈元元大师所创,摩诃指法则是在少林寺挂单四十年的七指头陀所创。大金刚拳法也是少林第十一代通字辈的六位高僧所创。
这些一桩一件的记载,对于外界江湖人士,自然是无法悉知。听到少林,便想到达摩老祖,听到七十二绝技,亦想到达摩老祖。
仿佛这千百年来,少林寺养了那样多的高僧,镇压这么多年的江湖,都是一群吃干饭的,只知道吃祖宗的老本。
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样形成了类同于岳不群的效果。
只是岳不群苦心经营,为的是自己一个君子头衔。而少林历代高僧,却把诸多神话,均堆砌于一个达摩老祖身上。
如此一来,完全符合了少林的利益,缔造了一个武学源头的神话。
“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恰是如此而为。
试问昆仑派、峨眉派、全真教乃至于丐帮,谁家底蕴不及少林一个外来人创造的门派?但始终没有这份千年屹立不倒的威风。
这是何故?无非是因少林的神话,维系在达摩祖师身上,而达摩祖师的神话,却来自于千百年来不断精进武学的高僧而已。
在董天宝看来,这是少林的虚伪,他完全不认为达摩祖师有那样伟大。
不过同一桩事,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在王野看来,这件事情完全不是“虚伪”,反而是伟大。
因只有那些高僧不在乎名利,方能创造出无所不能的达摩。无心插柳,反而得了柳儿成荫。
这一招高明,却也自然。全因为少林走的是正道,不在乎名气,反能得到最大的名气。无意之中,方得真意。
归根到底,结论就是少林的武功,其实只有在一些最基础或最高深的部分,才有当年达摩祖师的真蕴。
用王野的比方来说,少林武功中只有零到十分的部分,九十分到一百分的部分,隶属于达摩祖师所有。十一分到八十九分,均为少林历代高僧所造就。
这样的武功,虽和天竺查克拉体系仍有一些联系,但到底天差地别。这就好像是中土禅宗和原始佛教的差别一般。
是以,董天宝判断,内力真气必不来自于达摩老祖,非但如此,达摩自己也是来到中原之后,才学到了内力真气,并创立了易经洗髓二经。
于是他接着寻找答案。
也有人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更早一点的华佗的五禽戏。
但董天宝真正体会过五禽戏,发现这门功夫虽然有助于培育气感,却太过于成熟,无有那种原始、本能、质朴、简陋的味道。
这话乍听之下,着实可笑,五禽戏居然还不够原始?但王野完全懂得董天宝的意思。
相对于现在的紫霞神功、寒冰真气、吸星大法,五禽戏的确原始。可是放在那个年代,它还是太有技术含量,华佗绝对是带着某种目的而为。
一定是有人在他之前就有了内力真气,被华佗亲眼所见,他才想着要创立一种人所皆能成就的技巧,这才有了五禽戏。
也许五禽戏在武道上极为重要,却只是武道中间的一个环节,更非董天宝所想要的原初答案。
他更往前追溯过去。
东方朔不够,张子房不算,徐福没资格,老庄也令他怀疑,姜子牙已让他觉得颇为可信,但最终董天宝的答案停留在了“轩辕黄帝”四个字上。
犹豫了一下,画了个句号,暂停下来。
也许,这对于董天宝是个答案,让他相信《阴符经》为万世内力真气之祖宗。
但是对王野而已,却非如此。
他接过董天宝手中的笔,饱蘸墨汁,在“轩辕黄帝”这个阶段,更往上划去,把一个完整的句号,彻底变成了无远弗届的省略号。
董天宝的确比同时代的诸人聪明,他所要探寻的答案,也许对武道有某种开天辟地的作用,但到底走入误区,止步于此。
为什么偏偏要相信所有的经典著作?为什么要从文明之中寻找原初?为什么……不更进一步?
王野看到的不是轩辕黄帝在涿鹿胜过蚩尤,此后飞升成仙、著《阴符经》传世的神话,而是看到了文化与历史之初的蛮荒。
他的目光穿越了时空的限制,看到的一望无际的原野,看到的是野性危险的丛林,看到的是一副紧张而凶狠的场面——
一个足够健壮的野人。
和猛虎狭路相逢。
生死抉择。
挥木棒。
——在这一刻,便有了最初的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