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后来于谦提议将毛忠召回京城交给兵部审查,审查完后竟要求朱祁钰将毛忠全族处以大辟之刑(腰斩)。
皇帝朱祁钰要证据,于谦给不出(就是没有证据)
这一决定让朝廷上下哗然,许多武将都为毛忠的遭遇感到不公。
然而,朱祁钰虽然被架空,但于谦知道不能彻底跟皇帝朱祁钰闹翻,否则得利的就是英宗朱祁镇。
因此,他最终同意留下毛忠一命。
全家贬谪到福建。
毛忠被贬官后,并没有怨言。在福建,他继续率军作战,征讨各路起义军,最终扭转了福建的局势。
而对于兵部尚书于谦在审查毛忠后,明明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莫须有想要冤杀毛忠这事。
一些史书都没有记载,或者是一笔带过。
就算记载了也是替于谦找洗白理由。
没有审查前,说于谦只是怀疑毛忠有问题。
审查后,说于谦想要杀毛忠只是因为被李实的口供误导,我想说,身为兵部尚书,如果审查了那么久,还被误导,那这能力也太差了。
后世之人则是说,人都会犯错。
反正各种理由洗白,就算你犯错,杀了人家一个人也就算了,还要杀人家全家,还是腰斩。
后来人家毛忠的确全家都死了,但是为了大明,为了国家,一家三代人,毛忠自己,儿子,孙子都战死在战场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像这样的一门忠烈,差点被于谦冤杀。
看到毛忠,作者想起了后世另外一个姓毛的伟人,他派自己的儿子上战场,最终儿子也是牺牲在战场上,对于作者来说,他们都是英雄。
1457年,朱祁镇再次继位,得知毛忠被冤枉后,立刻将毛忠从福建调回来,让他担任总兵官,继续镇守甘肃,防御蒙古骑兵。
1461年,孛来率数万蒙古骑兵南下,劫掠西宁、庄浪、甘肃,前锋直抵凉州城下,西北告急。
毛忠率兵在城外设伏,以弓箭、火铳射杀,与孛来血战一昼夜。弓箭、弹药耗尽后,毛忠手持弯刀,率兵搏杀,进行白刃战。
毛忠勇猛,悍不畏死,孛来很畏惧他。孛类来害怕肉搏战,蒙古兵围而不打,毛忠则经常搞夜袭,让孛来坐卧不安。明军主力增援后,孛来焚毁营垒,退回草原。
成化四年(1468年),满四在固原起兵造反,率兵劫掠附近各州县。成化帝朱见深让毛忠率兵讨伐,直奔固原贼营,捉拿满四。
此时,毛忠已经75岁,英勇却不减当年。毛忠率兵冲杀,亲自操刀上阵,连续夺取北山、南山,摧毁敌军营垒十几座,靠近石城。
毛忠让士兵前去喊话,建议满四投降,遭到拒绝。毛忠下令炮击,猛轰石城内的敌军,满四陷入绝境。
明军即将得手时,突然起了大雾,视线受到阻碍。毛忠继续进攻,亲自督战,鼓舞士气,被箭雨射中,阵亡沙场,年75岁。
毛忠被围攻时,儿子毛海、孙子毛铠赶来增援,与敌军血战。毛海勇猛,手持数十斤铁鞭冲阵,斩杀数十人,将毛忠的尸体抢回来。
无奈大雾阻挡,视线不佳,毛海、毛铠“走错路”,被敌军反包围。毛海、毛铠面无惧色,继续血战厮杀,全部阵亡沙场。
毛忠阵亡,都督项忠继续增兵,调来众多火炮,摧毁了石城。满四走投无路,出城投降,被斩首示众,其余士兵赦免。
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毛忠历经明朝8代帝王,9任皇帝,可谓是一员老将。
洪武年间,毛忠与祖父从塞外归来,为明朝效力。1468年,75岁的毛忠还亲自上阵杀敌,阵亡沙场,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也一同战死。
就是这样的英雄,差点被于谦杀死,要不是朱祁钰那时还保持清醒头脑,强行保下。
毛忠就不会死敌人手中。
而是被自己人莫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