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最新章节。
暮春,陕西渭北高原的果园在暖煦日光轻抚下,生机盎然。嫩绿树叶层层叠叠,缝隙间漏下的阳光,在地上织就斑驳光影。科普专家“果业三农人”老李头戴草帽,忙碌于蓝莓丛中,他那满是老茧的手轻轻抚过饱满果实,丰收的喜悦在脸上肆意蔓延。
突然,兜里的手机“嗡嗡”作响,来电显示是科技部高级顾问谢振邦教授。“老李呐!我可算到你这片宝地啦,最近你的科普做得风生水起,我特意来取取经!”电话那头,谢教授爽朗的声音传来。
老李的嘴角上扬,连忙应道:“谢教授啊,您可太客气啦!热烈欢迎,我正有一肚子话想跟您唠唠呢!”
不多时,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果园。谢教授下车后,放眼望去,漫山果树摇曳,果香扑鼻,不禁赞叹:“老李,你这儿可真是个好地方啊!”
两人并肩走向果园深处的小亭子,老李迫不及待打开话匣子:“谢教授,不瞒您说,我前段时间写了篇关于蓝莓产业发展前景的文章,本想分享行业干货,结果评论区乱成一锅粥,好多人把蓝莓多倍体和转基因混为一谈,苹果矮化自根砧那边也是同样状况,实在让人头疼。”
谢教授饶有兴致,挑了挑眉接话:“哦?这种误解还挺常见,你详细给我讲讲。”老李站起身,随手折下一根蓝莓枝比划着:“就说这蓝莓多倍体育种,一般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比如秋水仙素处理,让蓝莓植株染色体数量翻倍。如此一来,果实更大,抗病力更强。但您知道吗?所有基因变化都在蓝莓自身基因范围内,纯粹是内部基因重组,和转基因毫无关联。”
接着,老李抬手指向不远处的苹果园:“再讲讲苹果矮化砧木培育。主要靠杂交选择或无性繁殖,像常见的M26、青砧这些砧木,利用砧木对接穗的影响控制树木高度,树冠变小,结果还更早。这都是基于砧木本身遗传特征,通过常规杂交选育出来的,根本不涉及基因重组,更和转基因不沾边。”
谢教授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追问道:“从应用方式看,这两者区别也很大吧?”
“那可太大了!”老李来了精神,兴奋地讲起来,“早在1955年,乔治亚大学的育种团队就推出了四倍体的兔眼蓝莓品种‘Tifblue’,后来好多商业蓝莓都是多倍体,在市场上活跃半个多世纪,从未出过安全问题。苹果更不用说,全球广泛使用的M系、G系砧木,都是杂交选育出来的,有百年历史。咱们中国农科院开发的‘中砧系列’,青岛农大的‘青砧系列’,也都是传统育种手段。可转基因呢,1994年美国才批准上市第一个转基因作物,和这些传统育种比起来,差得远了。”
谢教授微微颔首,对老李的讲解表示认可。老李接着说:“从安全性来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公开声明,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培育出的新品种,和自然变异产生的品种本质一致,不需要做特别针对转基因的安全评估。”
谢教授神色变得凝重,感慨道:“老李,你这科普工作做得扎实!不过,现在转基因技术被舆论严重妖魔化了。很多无知的反转者被误导,陷入无端焦虑,这对社会公信力造成恶劣影响。其实使用任何育种技术改良品种,都会有人工干预改变内在基因的情况。相对来说,转基因、基因编辑直接在基因层面操作,改变的基因是预知的,也能事后确认,比其他传统育种方式更精准、更安全。为防止基因操控的不良后果,转基因对最终产品设置了严格的安全评价法规程序,验证基因改变,排除不安全风险,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他顿了顿,眉头微皱继续说道:“当然,如果居心不良,传统技术也能成为生物武器,比如培育毒蘑菇与食用品种混杂。所以,转基因恶意妖魔化的后果,最终已沦为敌对势力攻击国家的政治工具。很多人不懂技术,不懂科学,只会跟着自媒体谣言喊口号,这就是大部分反转的根源。不过,舆论上的喧嚣干不过市场需求,也阻挡不了科技进步,左右不了国家稳步推进的战略决策。”
老李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啊,我就盼着那些误传的人能早点明白过来,别给咱这产业抹黑,制造不必要的焦虑。转基因技术研发成本高,审批又极其严格,哪能随随便便商业化。像番茄、黄瓜、圣女果、紫薯这些常见果蔬,主要还是通过杂交等传统技术培育,转基因在果蔬领域应用非常有限。我希望那些因误解传播错误信息的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他们本意也许不是抹黑产业,但千万别给大众制造焦虑情绪。”
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橙红色,两人的身影在果园里被拉得长长的。他们关于农业科普与技术真相的探讨,如同这暖烘烘的余晖,为这片果园注入新的生机与希望,让真相如阳光般,照亮每一个角落。
(写于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