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剑门的影响之下,蜀山封了山门,三阁中的大部分弟子都被委派了出去,只留下了三部的一些弟子以及之前潜心修炼的弟子守在山上,而那些师兄大都因为修炼功法,导致身体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黑斑,这些黑斑就是陨铁矿中杂质的沉淀,这些黑斑坚硬无比而且有着极其强大的恢复能力,只是这恢复能力并不是恢复自己身体的原状,而是恢复玄武天君的模样,因此这些黑斑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自己的生命力,企图将一个个身体化成玄武天君的模样。
蜀山的传承是以玄武天君为尊的,因此师兄们将这种覆盖在身体上的异变称为玄武体,这是一种十分荣耀的事情,代表着玄武天君的祝福,甚至有些师兄为了加快这种进化,更加疯狂的使用真气来催动这种变化,只不过变化是随机的,也是不可控的,所以这些师兄们大多因为身体败坏而灭亡,虽然蜀山剑道在气不在意,但是如果没有强壮的身体为根基,可能都坚持不到最后。
我的猜想是那些杂质中残存着某些恐怖存在的驳杂意识,但不一定是玄武天君的,只有把这些混乱而驳杂的意识吸收进自己的体内,才能保持陨铁矿的纯粹,再把原本杂乱的玄武天君残念整合,从而引发玄武天君的洗礼。所以我理解的蜀山剑道可以说是一种自损式的修炼法,不仅仅是自损还包括损人,只是最后到底会成全谁,我却不知道了。
我躲在地底挖出的地窖中,脱光了自己的衣服,露出全身干瘪又黝黑的皮肤,这些和那些师兄弟们的黑斑其实是一种东西,如果要说区别的话,就是这样驳杂的意识全都被我自身的意识吸收,化成了我自己意识的一部分,因此没有出现什么奇怪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还在我能理解的范围之中。
我胸前的两道剑伤正溢散着真气快速修复着,这是之前李九三留下来的,普通的真气当然没有办法伤到我,但是如果使用了蓄力法,倒是有这个可能,我之前确实有些托大了,以为自己的玄武体剑罡之下无敌,应付的有些散漫了,差点暴露了我真正的底牌。
玄武体的修复能力的确迅速,仅仅用了一个白天的功夫伤口已经完全复原了,但是消耗的真气也确实非常的巨大,那种感觉就是如同抽取周围所有的真气来修复这一处伤口一般,就连修炼好的真气旋也跟不上这样的速度,这也是最让我担心的地方,因为真气本身就参与生命活动的,所以这种修复是身体愈合的本能,不受我自己的意识控制,以后如果会出现伤势过重情况,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功法自行崩溃。
我这全身玄武体被别人破去了,我的内心也有些许不安,感觉失去了一个制胜的手段,这次虽然赢得侥幸,如果下次遇到个擅长蓄力法的人呢?我躲不开,也挡不住,岂不是任人宰割?我之前因为吸收了玄武天君和血日妖王而志得意满的无敌之心,也随着玄武体的破裂而破裂,原来我并非无敌。
“现在的我到底还有什么优势呢?”起初我的反应速度很快,自身的速度也快,大多数的剑招我都能躲过去,甚至连赵君悦剑罡期的动作我都能看清,这是意识强表现,但是如今我的意识又被血日妖王加快了,身体却因为玄武天君慢了下来。
就好像深陷在一个纠结的漩涡之中,身体变硬了,但是我引以为傲的速度却降了下来,意识得到了加强,但是再快的意识也需要身体来配合,而且一旦超过了身体承受的范围,又会有被杀意控制的风险,我就好像什么都能到达我认为的极致,但是又因为某些原因制约着自己达不到这个极致,如同一个作茧自缚的可怜虫。
思索再三,依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我能想到的就是去学习传习阁的轻剑术,总觉得如果像赵君悦那样御气剑,我应该更有把握一点,毕竟我的意识比较快。
想到了赵君悦,我又掏出了那本血炼化剑诀,只可惜这本小册子只是关于修炼的方法,对于如何战斗的法术却一个都没有,甚至连控傀术都没有记载,也不知道是因为需要另有途径获得,还是因为赵君悦不想教我?
为了更好的修炼小册子中记载的“血气十三剑”,我仿着地上的影子刻出了十三个小人,然后用真气勾勒出其中的运行法,至少这样不用在自己的身体里做实验,我在雕刻的过程中也思考着这些动作是怎么运气,怎么发力,然后我就发现蜀山的《甲子养剑录》似乎就是这些动作的延伸,只不过十三剑的动作更加简洁精炼,动作上虽然一脉相承,但是血剑门修炼的是血气,而蜀山用的是剑气,有相似之处亦分别,在剑招上十三剑的更为粗犷一点,养剑录的更加精准一些。
我对比着两种剑法,练习到我自己觉得最合适的位置,炼剑其实也有两种思想,一种是如同十三剑一样,不需要每一个动作都达到标准,只需要掌握其中的“势”就算可以,一招就是一势,“势”是运动的像水从高处落下一样。而另外一种思想就是养剑录那样,要求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达到标准,共有十二招每招有五式,而这六十个动作可以随意组合,只是需要能够衔接连贯,就像搭积木一样,只有尺寸符合标准才有办法组合。
就拿“箭步上挑”来举例,十三剑中的说法是“站如松,身似弓,崩于足,肩带手,拧身发劲。”而在养剑录中就没有这些介绍了,只是通过甲子立,丙子踏,戊子提,庚子转,壬子挑这五个动作把这一招给说明了。
十三剑像是在形容“这是什么?”明白了怎么发力,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而养剑录更是在描述“该怎么做。”只要把动作做到位了,不就会发力了吗?我突然有种感觉,十三剑是口诀更加注重“意”会,而养剑录是剑招比较注重“身”体,但没有剑招的口诀只是空谈,没有口诀的剑招只是花拳绣腿。
而这么一对比,养剑录中甚至还缺少了十三剑中的“天君下凡”这一势,只是这一势有些晦涩难懂我一时也没有参悟。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画中的人右手执剑竖于胸前,左手并剑指支在剑身。就这样一个动作可以是起手的动作,也可以是结束的动作,只是我却不知道这“天君下凡”蕴含着什么样的势。但是如果我没猜错这一招就是“意”的范围,所以养剑录中没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