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第一天下起了雨,对我来说,这雨突如其来。
没有带伞,也不想买伞,想淋一淋。偶尔喜欢淋雨,这也算是怪癖了。
这雨像是人生路上的负能量,向往并厌恶着,向往的原因只是知道它的必经之处从而提前让自己习惯。
在雨中不免想到一个词,未雨绸缪。
以前奶奶总对我说,三穷三富不到老,一根田坎(田埂)三节难,哪个晓得你难在哪一节。奶奶这话,对我影响很大,
长大后想了一想,大多人的人生的确是这样,明天与意外,总说不清谁先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随着父辈命运的波澜,我感受很深。人生路上,我也一直未雨绸缪着。风与雨总是孪生兄弟,人生路上若是出现变故,怎知风有多大,浪有多急。在我没有切身经历时,能做的只有坚固船身,他日惊涛骇浪来袭,才有能力抵御狂风骤雨甚至力挽狂澜。
彼时风光无两,此时落魄不堪。这样的故事听得多,见得也多。
其实今天总认为得意时给别人捧捧场,失意了给别人鼓鼓掌,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时浮沉。虽然是感性的个人见解,但没有什么问题是固定且标准的答案,那些届时东山再起的人,也难免有扬眉吐气的举措。
路过那天歇脚的公园,想起那天旁边来了一个女孩,问我旁边有没有人,没有的话介不介意坐旁边。
我倒觉得无所谓,只是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烟。笑了笑,她说怕死不当共产党。
她刚运动过,散发着青春的气味,说不清那是什么样的味道,只觉得好闻,让我有些心旷神怡。
她看到我在写什么,有些惊异的问我你是个作家吗,在写书。
不算什么书,一些笔记而已。
好像打开了话匣,我们聊了起来。
她父母都是老师,毕业后回老家也当了一个老师。外面大城市也不那么好,老师也还不错,不如在老家安稳点,我也喜欢老师这份工作。
她比我大一两岁,我们聊的也算相谈甚欢,诸多理念有些不谋而合,可总感觉少些什么。
她临走时问单身吗,要不留个联系方式,我有些恍惚,楞了楞过后婉拒。
心里有人放不下啊?她一副我了然的神色。
我不知算不算心里有人,说着下次。老家县城,不大不小的地方,如果有下次,就主动些。
此刻回想一下,后悔么,也许有一点。
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的确很大,父母早些年离异,叔爷也离异,我总是对婚恋不那么看好,如果不是所谓命中注定,那就是落个伤心伤肺的下场。就像老爹这么些年也没在续弦,虽然每次提起老妈总是恶语相向,但觉得他是在自欺欺人。
对婚恋悲观的原因其二就是认识的人他们给我传递的信息大多都只是玩玩而已的心态。前段时间认识一个朋友,有次电话来了他不接,问他为什么,他说过段时间就分手了。有些诧异,这话该怎么理解。
怎么说呢,她只适合谈恋爱,不适合结婚,你懂我意思不。
有些戏谑的问他,怎么,金盆洗手不祸害良家妇女了?
她做主播的,性格上也比较小孩子不成熟,总之不适合继续下去,反正也腻了,正好换一个。
还有我的堂弟,虽然小我两三岁,但在感情上着实经历丰富,同时交往了三个女孩,睡过更是两只手数不过来。每次与他讨论这些问题,也总不了了之。
男女之事,不管是恋爱还是床笫,血气方刚的我自然也曾憧憬向往,只是不想落个半途而散的下场,所以试图从八字上看出什么。意志虽然算不上多么坚定,但有些信念,情爱,腐蚀不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对一件事过分专注,那对其他事情就会迟缓愚钝,我也没心思与兴趣去与谁谈情说爱,人生现阶段条件也不允许。
当某个从幼年成长为少年的夜晚,我变得沉默寡言,当从少年变成青年后的一晚,我又变得和幼年时的调皮欢快一般,多的,只是些不易察觉的沉稳与淡然。
此时心底升起一股情绪,说不清也分不清它是哪一种。情绪本就是抽象化的东西,只是感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第一次在课本上的看到这句话看不懂,第一次对它似懂非懂时只品出它的豪气,身临其境时才明白它的落寞。
又想起一句影响我很多年的话,耐得寂寞,百事可为。
一直以来,都想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有多大也说不清楚,但至少,一撇一捺都要是脊梁。
识人之慧,容人之量,君子慎独不欺暗室。。。种种条列都是做人标准。
说远了,也说大了。毕竟年轻,心性各方面都还欠缺火候,就像事到临头,也会方寸大乱。
最近在做一件事,这件事好坏参半。只是这件事于目前来说不该做。它既不损人利己,也无关道德良心。关键是以此受了惩戒,所以想纪录下来。
这事也比较玄,既然写在这儿,不用考究其真实性。至于具体做了什么事,不会说,因为我记得。
受的是家里家神的惩戒,胸口痛了几天,说话呼吸都吃力。
家神是奶奶年轻时还是神婆就接到了家里,自从接了家神来家里,家里多少也发生过匪夷所思的事,具体以后慢慢说。
在因为地震搬家前,爷爷每天都会烧香,烧纸钱与叩拜,逢年过节更是会准备贡品,烟茶酒等好生供奉。自记事起,几十年如一日从未变过。
家神,看不见也听不到,但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确实存在着,也能感受到。老爹小时候有次嘴馋,偷吃了供拼,没过多久就牙疼,奶奶对着小嘴巴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有什么问题,过后也许是想到什么,就问老爹是不是供奉时拿了桌上的糖。开始他并不承认,后来痛的受不了之后才老实交代,奶奶倒有些幸灾乐祸谁让你嘴馋。只是让他在家神面前认了认错不一会儿就好了
年幼听奶奶说起有些不可置否,我偏要试试。下场一样,我也牙痛,碍于面子也一直没说过这事。细节就不赘述,但像这类离奇的事情,从小到大经历很多。很多时候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事,但换个角度想想,总能找到关联性。这也是我比较迷信的原因。
是天才还是疯子,总不那么好定论,但透过自己明白,不是每个游荡的人都迷了路,或许他追逐的是一个你无法理解的梦。
当不再执着写的好与不好时,反而觉得写的不错,少了些鬼话连篇,写起来反而轻松不少,也是应了一句话,诟渐去而镜明,心渐息而性澄,养成一泓秋水,不求镜物,而物自入我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