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由航还记得,就此问题曾与张镇孙讨论过,当时张镇孙提出了历朝历代的解决办法做参考。
其一为制钱,即大量开采铜山并降低铜钱含铜量,来大批制钱,朝廷再拿着这笔钱发饷采买。
“此法最为常见,且各朝各代都在做,但会与民争利,严重些甚至会引起骚动。”当时的张镇孙对此点评道:
“越王若想图长久,就勿用此法。”
赵由航点点头应下,都不用从历史中找案例,去看看北面的那个元朝就行了。
其为了制钱方便,连铜钱掺铁都不愿意用了,直接改用纸钞。
什么,朝廷缺钱?
钱吗,不就是纸吗,纸吗,印就完事了。
什么,你说我这纸币印太多了,不值钱了?
那我发行新的纸币不就是了,官方规定这新币的一百能抵原来的五百,不就能继续印钱了吗。
在元朝如此的操作下,结果可想而至,民间早已哀声怨道。
其二为专征,对某一类商品收为官营或者加税。
如汉武帝时期将盐铁收为官营,但这方法在宋朝行不通。
“这是因我朝已将能收的税种全都收上来了,为历朝历代之最。”张镇孙叹息一口气道。
这也造就了大宋频繁的农民起义,好在社会管理较为宽松,给无地的佃农也留了一线生机,不然早亡了。
且自从官家登基后,朝廷基调一直是减税,此番想要巧立名目征新税是不可能了。
至于最后的其三,便是想办法创造税源并改制。
比如方田令,查清土地让富户多交税,还比如宋朝鼓励海商贸易,并以此催化出了新税源:关税。
“此政策最为有效,但又最考验施政者水平,”张镇孙翻阅起了古籍说道:
“如春秋管仲、唐朝刘晏,都是集此道大成者,他们并未损害百姓利益,还能让朝廷所获颇丰。”
“大王想行哪一道呢?”
在赵由航的回忆中,张镇孙笑眯眯的问道。
“我选第四种。”
“哦?”张镇孙有些惊讶。
赵由航解释道:“以上方法,前两者是对财富分配方式的粗暴改变,第三种是优化分配方式的同时微微创造财富。”
“这第三种虽为最好,但力度仍有不够。”
“而我选的第四种,是其的加强版—直接创造大量财富。”
对此,张镇孙呵呵笑了起来,说道:“不知大王可曾听过一句话:天下之财,止有此数。”
“这可是温国公司马光的高论,其便是在说天下的财富是固定的,岂能增加呢?”
赵由航也跟着笑了道:“谬论罢了。”
“若是真不能增加,那长江以南就应当永远荒芜,如夏商时期,野人遍地收不上一分赋税。”
“张转运只管看着好了,本王此番定能让吕宋多长出几分金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