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兼其吃相豪放,这段时日里高压下紧绷的神经不由都舒缓了一些。
怪哉。
王允心下凛然。
且不论袁基生死之谬,他又是如何得知此处密会之事。
是何顒?
还是荀爽?
暗中观察着两人神情,王允一时也不好妄下定论。
殊不知那荀爽心中也正做同样猜测。
“怎么,诸公不认得我袁士纪了?”
袁基再次出言催促。
荀爽不动声色地与何顒交换了个眼神,见后者微微颔首,这才与其双双入座。
王允本欲说些什么,旁眼瞧见另外二人眼观鼻鼻观口,丝毫没有搭话的意思,也只得息了心思。
无他,袁基反董的立场只会比自己更为坚定。
董贼若是知道袁基未死,第一个要诛杀的便是他,自己等人尚得排在后面。
故其便是真知晓此事,也断没有泄密之虞。
可今日王允总感觉此子似乎平添了几分别样的气度。
虽说汝南袁氏贵为天下仲姓,可三公毕竟还是三公。
放在以往,那何顒且不论,自己和荀爽位尊年长,袁基便不是畏戚,也该待之以恭,哪会如现在这样……轻佻。
王允只能归结于其经历生死之间大恐怖后的变化了。
不过好生的活人既已在此,总不能学那董贼将其再杀一次吧?
有什么想法都且徐徐图之吧。
空坐一晚确实有些饥了,王允暂且按下杂乱的心绪,重新坐回案前。
眼见众人落座,袁基心下略定。
最险一步走成,今日之事已成了一半。
此番能够暂时慑住场面,三分靠荀爽等人机密被撞破后心虚,七分靠自己这已死之人突现的震撼。
剩下的九十分,则是全靠自己背靠汝南袁氏攒下的一长串名头了。
凭此身份,普天之下,除了当今陛下家宴,又有何筵席是自己不能入座的?
至于何颙的作用,则下意识被他忽视了。
眼下局面稍定,袁基终于有机会细细打量起来。
首先是司空荀爽。
此公乃荀彧叔父,幼而好学,年少成名,号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后隐而著述,专心解经,直到被董卓征辟。
司徒王允自不必说,后世谁人不知,董卓正是因王允暗中勾连,才最终死于义子吕布之手。
至于老冤家何顒,看似是三人之中最不起眼的,可单凭其董卓府上长史的身份,入得此席已是绰绰有余。
都是大贤啊!
在场之人,除了袁基,恐怕其余诸公自己都不清楚,未来即将闹得轰轰烈烈的诛董案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首倡三人,荀爽不久后即病逝,何颙的谋划事败后忧惧自杀,唯独王允得以功成。
可惜其终非定乱安邦之才,招致长安之围,最终彻底打开乱世的枷锁。
当然,如今自己既然来了,事情的发展自会产生新的变化。
就在袁基暗自思索之际,王允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
乃公来此自有要事相商,偏生从某不请自来之辈入席之后,这案牍之上竟真成了食菜饮酒之地。
粟米都已不知入腹几何了,还要吃到甚么时候去?!
他暗自眼神示意荀爽与何颙,好在此番两人终于有所回应。
尤其是荀爽,毕竟年事已高,实在是食不下许多了。
何颙见状,适时地干咳两声,就欲结束这尴尬的局面。
孰料袁基仿佛早已算得时机,忽地拍案而起。
他声若洪钟,语出惊人,举杯邀向诸公。
“今庙堂之内,反董三英已得其四,大事可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