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李斯这是取巧了。秦王不是说让他评价《吕氏春秋》吗?那他就只评价此书,绝不涉及治国之说。
其中更以王、霸、法、儒为引,就是在告诉秦王,《吕氏春秋》就是诸多学说中的一种,跟王、霸、法、儒等等学说都一样。
至于用与不用,好不好用,适不适合如今的秦国,那就不是他这个编纂官能够评判的了。
如此一来,李斯自然也是跳出了秦王设下的得过又过不得的陷阱。
只是,秦王岂会如此轻易让他逃脱。
听着李斯的话,秦王却是立即追问道:“既《吕氏春秋》乃为扫清秦法弊端而为,爱卿以为,《吕氏春秋》将胜于商君之法乎?”
闻言,在场的三人心中皆是一惊。
如果说刚刚对《吕氏春秋》的评价,李斯还能局限于书籍本身以作逃脱,那么随着秦王此问,已经算是将二者对立摆到了明面上,不管是要回答的李斯,亦或是面前的纲成君以及身后的王绾都避无可避。
李斯深吸了一口气,略作思索之后,也是开口答道:“商君之法,令民敬而畏之;宽政义兵,则使民亲而和之。此固然之理也。至于敬畏与亲和,孰胜于谁?我王,当自断也。”
“据何而断?”秦王继续追问道。
话已至此,李斯也是豁出去了,当即也是答道:“据秦王之志而断,据治国之图而断。”
听着李斯之言,秦王的双眼也是微微眯起,袖中的双手更是略略握紧成拳。
显然,李斯此言,切中秦王之意。
越是身处高位之人,越是曲高和寡。他们往往并不希望自己的心思被人猜到,却又渴望有人能够懂得自己。
不揣测自己的心思,就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神秘感,而懂得自己的志向,就能在关键时候配合自己。
如此之人,才是嬴政想要的人才。
毫无疑问,眼前的李斯就是这样的人。
当即,秦王也是再度追问道:“本王之志如何,治国之图又如何?”
尽管秦王已经尽力压制心中的激动,但话一出口,还是略略带着一丝丝急切之意。
而李斯也是听出了这话语之中的急切,自然知道,自己的回答正中了秦王的下怀。
知道了正确答案的李斯,心中也是一喜,当即也是拱手而道:“秦王之志,若在东出崤函、一统天下,则《商君法》更胜于《吕氏春秋》;秦王之志,若在做诸侯之长、七国霸主,则《吕氏春秋》更胜于《商君法》也。”
说着,李斯也是再度一揖到底,静静地等候着秦王的评判。
当然,相较于刚刚的惶恐不安,此刻的李斯已经是智珠在握。
而上首的秦王闻言也是颇为满意地看着李斯。不用说,经过此事,李斯算是彻底地走进了秦王的心中。
不过,有才归有才,是谁的才,才是上位者更加关注的事情。
秦王随即也是接着问道:“若依爱卿之想,寡人该当以何为志呢?”
“王上天赋异禀,自有其志也,恕微臣不敢妄言也。”李斯当即也是快速答道:“不过,不论王上是何志向,微臣等皆愿生死相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