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接掌政权时,国家危机四伏,所以他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机构改革,砍掉了3/4的官员,为魏征等人才腾出空间。人才选拔,李世民是将市长市高官以上的重要岗位人员情况都贴在寝室屏风上,随时了解这些人员的干事创业情况,避免重要岗位空缺时盲目选人造成危害。业务能力强,就连老狐狸封德彝说本朝没有人才想忽悠李世民时,都被李世民一顿臭骂,吓得原来在隋炀帝杨广手下经常出馊主意被后人痛骂“奸臣”的裴矩等人,到了李世民治下也能任劳任怨勤勉工作,为国家治理做出应有贡献。
赵祯既没有李世民的能力也没有李世民的魄力,他的优势在于祖辈们给他打下的基础较好,只要不败家,日子过下去是没有问题的。
烂摊子嘛,让后面的接班人来收拾。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治平二年(1065年)的时候,宋朝财政亏空已达1750余万。
这也逼着赵祯的孙子宋神宗赵顼要急急忙忙搞变法了。
没办法,家底都掏空了,日子总要继续,得想办法搞钱呀。
估计赵顼内心十万个草泥马已经掠过……
大臣们都知道赵祯的心思。
中国人在揣摩领导心思这方面绝对是天下一流。
反正领导是老好人,当时官场上流行的就是混日子,乐享做太平官。
造成官员普遍躺平的原因,范仲淹认为病根在考核上。
赵祯时期的官员考核,文官是三年一次,武官是五年一次。当然,这仅限于低级别的京官,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年度考核。考核这些官员的机构叫“审官院”,有点类似于现在组织部门的公务员科(处)。考核方式也是流于走形式,不问工作实绩,不问辛苦程度,只要没犯大的错误,考核报告一写,基本都过关,职级职务有空缺都会往上提一级。
有些官员比较有才,想做点实事,就会被同僚排挤,认为是无事生非想出风头。只要有一点差错,就到处排挤陷害((北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不肖并进,此岂尧舜黜陟幽明之意耶!假如庶僚中有一贤于众者,理一郡县,领一务局,思兴利去害而有为也,众皆指为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失,随而挤陷”)。
因此,当时的官场中大部分官僚心思都不在如何做好工作上,整天琢磨于搞吃喝、混圈子、拉帮派。削尖脑袋探消息有靠山的人纷纷得利,埋头苦干老老实实的人总是吃亏,没有多少人想着为国解忧,勤奋工作,各种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北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弊而不去则小人得志,坏而不葺则王者失。贤不肖混淆,请托侥幸,迁易不已,中外苛且,百事废堕,生民久苦,羣盗渐起”)。
其实范仲淹还是肤浅了,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忽略了历史周期规律下利益集团的盘根错节。韩琦、蔡京等人的做法会完全颠覆范仲淹这样知识分子的想象。
当然这是后话,我们暂且放下,后面会有具体介绍。
现在暂时将视角拉回到主人公张远这边……
张元是个非常实在的老实人,史书上记载叫“耻于自售”,用现在的话讲读了点书,脸皮薄,不会跟领导沟通,跑官要官((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华州生曰张、曰吴者,负气倜傥,有纵横才……耻于自售,放意诗酒,出语惊人”)。
当时做官的途径大概有四条:
一是科举考试,就是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考上了就可以做官。赵祯时期的科举考试共有三级,分别时乡试、省试、殿试。只有过了殿试被录取才算有了编制,真正进入官员系列。
当然,进入了殿试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录取,因为它是一个差额录取,有时候是三人取一个,有时候是两人取一个,有时候是三人取两个,全凭皇帝心情。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最后几名肯定要被淘汰。
张元,就是多次在殿试中被刷了下来(王咏《燕翼诒谋录》:“旧制,殿试皆有黜落,临时取旨,或三人取一,或二人取一,或三人取二,故有累经省试取中,屡摈弃于殿试者。故张元以积忿降元昊,大为中国之患,朝廷始囚其家属,未几复纵之”)。
想要做官,第二个途径是恩荫补官。这完全就是靠拼爹。就是如果你生在一个皇室家族或朝廷大员(一般得正五品,类似于现在正厅级领导)的家里,那么恭喜你,你就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般苦读书,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参加科举,只需要碰到皇帝的生日、朝廷重要郊祀活动或者更改年号等涉及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你老爹手中有名额有资格可以向皇帝推荐你做官。反正就一句话,只要皇帝高兴了,就可以给手下重臣们的子孙开辟做官的绿色通道。可惜张元没有这么好的爹,这条路走不通。
第三个途径是进纳补官。就是家里超级有钱,等到朝廷打仗或救灾,需要大户们捐款捐物的时候,对贡献大的大户们朝廷也会体恤奖励,提供几个官位作为补偿。张元一个穷书生,这条路也走不通。
最后一个就是举荐了。宋朝规定,官员可以向朝廷举荐人才,每个官员还有一定的任务要求。但为了防止结党谋私,对举荐者和被举荐者都有严格的要求,如要具体写明举荐的理由和依据,被举荐者如果日后贪赃枉法,举荐者要承担连带责任等等(《宋会要辑稿》:“如有近亲,亦听内举,即于举状内具言。除官之日,仍列举主姓名。或在官贪浊不公、畏懦不理、职务废缺、处断乖违,量轻重连坐”)。
找个能赏识自己的贵人,向朝廷举荐自己,似乎成为张元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选择。
毕竟年纪不小了,张元有他的政治抱负。
他需要有人欣赏,向朝廷举荐他。
张元看中了正在西北地区与西夏党项族李元昊征战的宋军副统帅韩琦。
为啥找这人呢?张远也是思考了很久,觉得在韩琦那里最有可能性。
主要是因为当时西北正属于战争时期,俗话讲,战场是将军的摇篮。血与火的考验,成为不少平民子弟出人头地的阶梯。
要想打赢宋夏之战,韩琦需要众多人才的支撑。因此,这里具有较大的人才需求缺口。
同时,在当时的升官之路中,除了前面提及的科举考试、恩荫补官、进纳补官、举荐四种之外,其实还有一条路也可以走,就是军功补授。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去当兵,考奋勇杀敌建立军功来升官。
这是以命搏功名,风险敞口是最大的。
张元肯定不是想从基层士兵当起,他大概率是想成为韩琦帐下军事谋士,通过制定军事战略和战术谋略来争取军功。
而且更重要的是,韩琦向来以敢于直谏、善于举荐人才而名声在外。
韩琦是张元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