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冲着戴定的执着,宋伟平不仅帮他梳理了社团的技术路线,还给他介绍了自己大二的师弟舒若成。
经过一周的严格考核和筛选,在舒若成的帮助下,“芯华社”的初步班底算是建立了!
这支8人团队主要的目标是研究能替代英特尔的X86架构,这个架构被广泛应用在PC领域。
其中一人负责需求定义、两人研究功能实现、一人主抓结构设计和物理版图、最主要的逻辑综合一共有四人跟进。
其实这里每个环节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例如需求定义需要对市场和技术趋势有准确判断,功能实现需要满足芯片性能和功能要求等等。
至于结构设计和逻辑综合面临的挑战就更多了,仅仅凭借现有的八位在读本科生确实是难度巨大。
但好在戴定的社团是企业化运作,他从社会上也找来了几位“郁郁不得志”的工程师。
这团队被戴定被名为“芯华社一团”,研究的架构被叫做“田”。
戴定觉得这个“田”字不仅“形似”,寓意也很贴切,因为芯片架构就像天地一样,能种出各种各样的果实来。
然而作为面向手持端的ARM架构,戴定早就安排金文浩前往英国了。
而且在“一团”成立的当天晚上,金文浩也正式开始和对方接触。
也是在这一天,在自己清华电光的办公室里,谭劲松问道:
“伟平,你知道老师今年去台湾参加了《两岸半导体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在这次会议上老师的发言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所以这次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交给咱们清华电光一项任务。
那就是研发一颗全国产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
其实我早先让你做的工作中,已经涉及到一些。
今天公司已经正式宣布让我全权负责这个项目,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接下来你会很忙。
万一影响到学习,可能需要你做些牺牲,不过作为你的班主任,我也会为你尽量争取的!”
听了谭劲松的话,宋伟平只觉得浑身是劲,他激动地说道:
“请老师放心,学生一定竭尽所能!”
谭劲松很满意宋伟平的表现,然后随口问道:“我听说最近学校里搞了个研究芯片的社团?”
回想起与戴定的那次见面,宋伟平笑着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是的,不过只是些懵懂的孩子,冲劲是有的,但根本不理解研发芯片是怎样的不容易!”
······
随着把斜对门的四合院拿下,戴定觉得是时候把《大口吃肉》发展到北京来了。
而且现在的后海还处于前期阶段,戴定想趁着这时候把自己现有的两个院子联动起来。
于是一个新的设想出现了,他决定用斜对门那个院子来做《大口吃肉》的北京首店。
而自己现在住的这个院子,他想弄成一个兼具办公、娱乐和餐饮的创意空间。
名字他也想好了,就叫《大碗喝酒》,这样就和对面的《大口吃肉》匹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