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面向真理

第61章 谁看山河,谁过山河?(2/2)

这是神骁史册《为圣》中的节选,讲述了神骁九千年历史中,以身入世而为圣的圣人们。

而眼前这位白衣持渡,没有碑身,没有法相,没有庙宇,可算得上人间佛,而他所行德善,却桃李天下,皆为众生,可谓圣佛。

也因此,在神骁,圣人们拥有着言出法随的神权,这是一种存在象征,即圣言名言。

在神骁,凡是以圣被称呼者,皆拥有言出法随的神权,而这所谓的言出法随,看似对人,实则是对自己。

那就有人要问了,问为什么成了圣反而约束更多?

因为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没有那个觉悟是成不了圣人的。

圣人,必须以众生为重,以天地为己任,加万法于身而不逾矩。

方圆之内皆可为,这就是言出法随的能力所在。

拔一毛而利天下,宁以损而不愿不所为者,众生以谢。

“天生我,地载我,而我无道于众生,不知恩德也,母孕我,父育我,而我无学识以侍,不知仁孝也。”

选自《为人》,乃玄阳子所着,玄阳子,世人以人圣敬之,五千年前之仁圣。

如果说《为圣》是圣人们奉教的法则,那么《为人》就是世间之人秉持的美德。

自七千年前,神骁就有提倡“仁善之美德”的说法,他们提倡不以身份高低大小而行的所作所为。

提倡以德为美,以仁为重,因此,忠义之士往往更得人之尊重。

而玄阳子所着《为人》,不仅记载了神骁历代的仁德之士仁孝之士,更讲述了一个人应该具备何种品德才得以为人,乃是真正的国书。

白衣僧人持渡上前,他看向神白须。

“早就听闻白施主渡海入川,欲见上一面,奈何行期有缺,耽搁了,也且做停留,以做会面时的腹稿,如今得见,实为不易。”

神白须眉头一皱,扭头先是看向周登楼,后者摇了摇头,意思是没安排过。

“禅师要见我?我这种满身业障的国际罪犯还能入得了佛门人士的法眼吗?”

神白须自嘲道,而持渡却是摇了摇头。

“非你与我佛有缘,而是你我有缘,贫僧姓何名悠字以舍,白施主称呼我为以舍便好。”

神白须微微点头,一旁的周登楼也有些好奇这白衣僧人的目的,索性坐在一旁廊栏上。

“以舍禅师有何赐教?”

神白须拱手抱拳,笑道。

而持渡则是转身,看向身后的参天槐树,微风缕缕,他的衣袖随风飘摇。

“贫僧有一事相托,也是为以解施主心结。”

“这件事,天底下任何人都做不得,唯独你做得,而这个结,天下谁人皆可解,唯你不可解。”

神白须眉头一皱,心中一沉,一旁的周登楼同样如此,他欲要起身,却又不知想起什么,又坐了回去。

只见在两人疑惑之际,白衣僧人持渡从袖口中拿出一枚念珠。

念珠不知是什么质地,通体呈现为一种乳白色,它凭空悬浮于持渡手中,泛着波光,好似粼粼湖面。

神白须无法感知那是什么,可一旁的周登楼却猛的站起来,好似如临大敌,甚至表现出一种神白须从未见过的严肃和慎重。

“禅师岂不闻解铃还须系铃人?众生如何,皆在众生尔,禅师又何必作茧自缚,旁生枝节?”

神白须大致能明白那念珠可能是一件牵扯因果的东西,至于是不是周登楼所说的生体器神,他不清楚。

“周施主,可问解铃者何在?恐以葬于谁人心中矣。”

“贫僧所为,不过是为这微弱之火的芸芸众生添一更柴,何以作茧自缚。”

“贫僧生于天地而行于天地,风雨雷动间,渐悟人生大道之真谛,自以为,众生苦矣,而天不怀仁地不行善,于这穹间,却是憎乱兀生,泯然无道。”

持渡一手付后,一手抬起那念珠,侧身看向那槐树,神色悲悯。

“神骁存于天地已有千年万年,众生如何,自有其道,禅师已入道成圣,理应知道天意不可违,何况一介凡人又能做什么?”

持渡转身,看向周登楼身后的神白须,后者好似心领神会。

神白须拍了拍子周登楼的肩膀,后者眉头紧皱,其意是万万不可。

那何以舍手中所现念珠,正是佛门至物,佛舍子,又称,舍利子。

佛门中,修行成道者称之为入道,而入道者便会随着自我境界与修行的提升而能够在自我感悟中,提炼这佛舍子。

这所谓的佛舍子,乃是集佛者一身境界与道行而凝聚的化物,又称,“神元”。

那么一位圣人的佛舍子,又拥有何等巨大的因果呢?

这或牵扯神骁整片天地也说不定,所以周登楼才会那样重视也不是没有原因。

“我记得,在史册记载上有这么一句话,缘至则心安。”

“我依稀记得史册中那些谋士为了所谓的师出有名和名正言顺想破头的画面,我自以为,这两样东西并不高尚。”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者可安天下,凯旋归,兴则胜战,衰则哀亡。”

神白须看向持渡,又看向他手中佛舍子,即便他依旧不解,可他却做好了觉悟。

“久闻佛道有禅,不知禅师以何参禅?”

神白须此话一出,持渡笑意如风,微微点头。

只见他那一直合眸的双眼缓缓睁开,一双金瞳注视着神白须,那眼眸,微润而虔诚,豁然而天然,好似返璞归真。

“若说以众生参禅,抱志太大,若说以苦行参禅,却又徒有其表。”

“自出家入道以来千年久远,纵观半生,行道处皆尽,以我本心,无愧也。”

“然则天下有变,我见众生罹难苦矣,久矣,时哀叹矣。”

或许是觉得有些悲春伤秋多愁善感了,持渡微微摇头。

“白施主,你我有缘,我参禅半生而不知其道之众,天可怜见,今才遇你。”

持渡一双金瞳浑然天成,好似孩童似的懵懂,以待神白须。

神白须不解其中真意,眉头微皱。

“我一介凡夫俗子,何以参禅?”

他说。

持渡也是也是伸出手,意示神白须也伸出手,他在他手中勾勾画画,写作一个静字。

“落花花落,心栖难栖。”

“施主所求不过心安,奈心禅不参,愁眉不展,试问这世间谁爱上谁谁牵扯谁?缘缘不断花枝乱缠。”

“岂是无禅可参?心若浮萍,浩浩渺渺,情意是禅愧亦是禅。”

“我愿以心埋柳,过你千山不停留的眷恋,我愿枕你愁绵,梦你日夜思絮不眠的辗转,我愿渡你尘心,化千丝万缕万万难断的纠缠。”

“若众生疾苦不得渡,则我佛不归西天处。”

呼————

周登楼退后。

只见自持渡那白袍之中,突然生出柳条,汉玉砌砖之下竟绿茵漫漫,逐渐形成一片花海。

上千种花茎直直缠绕神白须的双脚,持渡身后的槐树顿时大风来兮。

神白须整个人佛光普照,熠熠生辉,神如涅盘。

佛门子弟中,初入佛门者,皆求一个静字,心静,神静,意静。

然初入佛门,剃度为僧,却仍有心细红尘者,放不下牵挂,舍不得执着,忘不掉遗憾,他们有太多不甘与渴求。

为什么不舍?因为结局太过缺憾,所以入我佛,所求乃圆满。

并非佛不看这众生疾苦,而是无能为力。

岂不闻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众生在佛,佛亦在众生,哪怕诸如持渡这般神僧,也会流血,也会流泪。

眼见众生,心可怜见,不忍众生疾苦而圆寂于众生佛者,千古连年不计其数,所以入我佛,乃求普度。

为人岂能无情?岂能真正的六根清净?那不是人,那是草木石头。

可草木尚有燎原之火,石头尚有滴水之穿,日月如梭,时光飞逝间,天可开,山海可平。

因此佛门持戒,非本心而不可为,非真心而不可行,不可贪恋,不可痴迷,不可奢望,唯心尔。

所以入我佛,乃求真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让我们创造一个世界
让我们创造一个世界
关于让我们创造一个世界:名声、权力、财富以及力量,这些都是他们为人类所设定的游戏规则,但最终却成为了毁灭世界的导火索、引燃器。为了追逐所谓的名声,他们精心打造出道德与品德的标杆,试图以此来约束人类的行为举止;为了掌控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炮制出国家、政府、政党、宗教、民族、团体等等各种组织架构,用以束缚人类的自由意志;为了敛财致富,他们将大自然恩赐的珍贵资源明码标价,作为换取人类劳动力的筹码;而为
伤欲
别明以絮曲
别明以絮曲
被誉为“玉州”之名之地,百姓其乐融融安居乐业,更有仙门百家集结力量维护这繁华与安详之地不过在某一日的乱讯中,作为知名的八大宗门之一的柳宗,未能像其他宗门的人一样幸免于难……
醉酒君悦
罚跪遇到的男人
罚跪遇到的男人
女主阿福因为罚跪遇到男主,从此开始了轮回投胎陪历劫的路。
小片苓
如来,即见贫僧,为何不拜?
如来,即见贫僧,为何不拜?
那天,唐僧一拳干碎了五指山提起了猴子的衣服,要么你跟我去西天,要么我送你上西天。————————————唐三葬,顾名思义,葬天葬地葬众生。一日唐三葬身穿黑西游成为了唐僧唐三藏,随身携带逆天悟性,一眼洞观万千变化,一日顿悟立地成圣人。西游?贫僧已经迫不及待了。介绍一下我的几个徒弟,大徒弟孙刑者、二徒弟诛八界、三徒弟杀勿尽。‘悟空,和他废什么话,贫僧一眼就看出他不是人!’‘如果施主不懂大乘佛法,贫僧
何时能起飞
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
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
“你们这些家伙,成天只知道打打杀杀,真是一点科研精神都没有。还好有我,不然这修仙界迟早要完……”
33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