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佛的忿怒并非嗔怒,至于区别,只怕要修到佛的境界才能理解了……
在早期的佛教壁画和其他绘制的观世音菩萨像中,菩萨的头顶会有一个或一对马驹形象。将动物形象置于菩萨上方,这不是对菩萨的不敬吗?实则不然,这有其历史渊源。
早在佛教尚未产生的公元前7世纪,古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里就记载有象征慈悲的善神,是一对孪生小马驹,名为“双马神童”。
这一善神天性慈悲,神通广大,具有能使盲人复明,不孕者生子,公牛产奶,朽木开花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力,这一善神同时也被古印度教所吸收。
公元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婆罗门教的善神“双马神童”也被佛教吸收接纳,成了象征慈善和愿力的菩萨,称为“马头观世音”,其形象依旧延续了婆罗门教的小马驹(一个或一对),这便是佛教最早的观世音菩萨形象。
随着佛教理论体系的日臻完善,观世音菩萨亦变为威武伟丈夫形象。
因为根据佛经,菩萨皆为善男子出家。
如《悲华经》记载,观世音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名不拘。
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故名“观世音”。
从此,观世音菩萨像开始有了演变,即在马驹之下增加了出家比丘形象,用来表示菩萨为善男子出家。
究竟何时开始,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中不再出现马驹,未见确切记载。
观世音,是汉语意译,从字面上说就是“观察苦恼众生的音声,而循声前往解救。”
也翻译为观自在。
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首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所谓观自在,意为“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观世音菩萨有般若智慧,洞彻世间“五蕴皆空”的真实相,而能达到“观自在”境界,故名。
在唐朝,为了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改称观音菩萨。
用佛教术语来说,佛教分为大、小二乘,大乘又称菩萨乘,若以因果来分则分有显宗和密宗。
即大乘佛教可分为因乘及果乘,因乘名般若密多乘,指显宗佛教,或直接称为大乘;
果乘就是金刚乘,一般称为密教或密咒乘,亦有通称密宗佛教。
正因为有在佛教修习上的差别,显宗与密宗的造像形象也有不小的分别。
显宗佛像一般呈慈悲和善之态,如最常见的佛祖释迦牟尼像都是神态安详,跏趺坐於莲花,手结无畏印、施愿印等,周身莲花与光环相衬,给人平和、安稳之感,所以也可称此类佛像为“寂静相”。
一般包括佛、菩萨、明王、罗汉、护法、高僧六类,其中的明王护法类虽然也有多臂多面,观世音菩萨像也有呈千手千眼相,但还是以一面二臂为主。
密宗佛像中也有大量的“寂静相”存在,但密宗有一个善巧方便的修习法门——观想,必须通过观想佛像本尊,才能获得不可思议的特殊能力。
密宗造像更多地体现了象徵主义的理性成分,它必须用具体的形象,将密宗修习的法门表现出来。
所以,在藏传佛像中,就会有那么多的狰狞恐怖、鼓目圆睁的“忿怒相”造像。
如本尊、佛母、空行护法等皆多面多臂造型。
按照密宗的说法,这是为了修习者的意念能够迅速地捕捉引起人内心烦恼的邪魔,所以常把这些邪魔描绘成具体可视的形象,供反思和修行。
烦恼便是内心的敌人和邪魔!
例如,烦恼可能是由一个被踏在护法神脚下衰竭待毙的魔怪形象来表示。
正如象徵所暗示的那样,踩在护法神或是本尊脚下的非人形的邪魔,不是别人,就是人内心贪、瞋、痴所引起的无尽的无明烦恼。
密宗佛像中被塑造的头颅、脑盖骨、胫骨、人的心脏、肠子等装饰物,都不是真实的东西,而是假想的人类烦恼的种种象徵与替代。
理解了藏传佛像中密宗的这些象徵意义,我们才能较准确地认识和欣赏密宗造像艺术的精髓所在。
而正因为“忿怒相”佛像,造型奇特复杂,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存世的“忿怒相”要比“寂静相”少得多。
还有一种造像,兼有善恶两种表情,如密集金刚、圣乐金刚、大威德金刚等,“怒相”与“善相”兼而有之。
不仅在艺术上很有美感,也因为这种独特的“水火交融”使得此类造像,市场价格极高,深受投资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