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府,江承徽先去见了母亲。在母亲的院子里找不到人,便知晓他父亲此时应是在正院书房。
时至六月中旬,天气炎热起来,夜间暑气稍退,万籁寂静,时有蝉鸣声骤起悠长,时而微风习习,吹的江承徽所经过的竹林小道沙沙作响。
“父亲。”踏入书房,便见到了江正皓此时正伏案埋首,手上笔墨不停,应是在对账写公文。
江承徽躬身行礼。
“来的正好,帮我一起看看还需要再添些什么,省的漏了什么后面找户部那铁公鸡不给补上了。”
江正皓正抓耳挠腮的想着今年年底给北疆各军队安排的过冬军需,听见江承徽的声音,立即朝他招手。
江承徽站直身走上前去,笑着说道。
“于大人这是又在朝堂上哭穷了?”
江正皓暂时歇笔,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上,闭眼一手捏了捏眉心,语气烦躁得很。
“可不是,现在还好点。那老匹夫自从拨了赈灾款后,前一个月整天就在朝堂上摆着张臭脸看人,陛下来了跟陛下哭穷,陛下走了谁跟他说话就呛谁,说不过还骂人!现在谁敢跟他提钱的事,这老匹夫能提着刀追你三里远!”
“我前两日上朝不过就是跟陛下提了句该准备今年给各地军队派发饷银了,这老匹夫一下子就炸了,指着你爹我骂了一个时辰!”
江正皓越说越窝火,忍不住又坐直身子,重重拍了一下桌案。
“要不是念他年纪大了怕把他气出什么好歹来到时候赖我身上,我非跟那老匹夫论个高低出来!照着往年的清单给不就行了?还非得让我仔细列个清单给他!于钱这老匹夫………”
于钱,与江正皓同品级的正二品户部尚书,今年已年过花甲,本该致仕,却是被太康帝重新请回户部坐镇。
精通算术一学无出其右,随身携带一把巴掌大的玉制小算盘,走到哪算到哪,官至二品每月月俸三百两,身上却一直穿着一身旧官袍,自己居住的府邸也是清贫不已。
要说他没钱买身新官袍吧,不尽然。
于尚书独子官拜三品之位,其妻是某位侯爷之女,有自己的府邸,不与于尚书住一处。
起因是父亲看不惯儿子将自己府邸弄得奢华铺张,骂他不知赚钱的辛苦劳累。儿子看不惯老父亲一身官袍穿五年,一两银子恨不得掰成八瓣使的劲。相看不惯,最终老父亲将自己儿子扫地出门去另开府邸,别拿那些个黄白之物来刺激他,逢年过节的一家人团聚便好,省的闹得鸡飞狗跳的不愉快。
就只是太过于节俭罢了,不然怎么会有一个铁公鸡的绰号呢?
江承徽看着父亲气急的神色,轻笑一声。
“难不成父亲说的今夜有要事与儿子相商,指的便是这个?”说完晃了晃手中拿起的一本往年的军需清单。
江正皓闻言装模作样的咳了两声。
“承徽啊,你这都快成亲的人了,也得学着接过你爹手里的担子不是?”
江承徽眼神揶揄。
“这担子可接不了,儿子可还没科举中第呢,再说儿子也不一定是进兵部,得先进翰林磨炼阵子呢。而且您这担子,多的是您的下属帮您分担。”
江正皓瞪了儿子一眼,声音故作严厉。
“怎的,你爹我可是当朝兵部尚书,你不进兵部,你还想去哪?”
两人话语间全然没有对来年春闱上榜的担心,甚至言语间的意思,是笃定了江承徽的名次不会低。
每年科举后能进翰林院任职的唯有一甲榜上的三名,二甲传胪与三甲传胪。其余的二甲进士虽也进翰林,但却是无品级的庶吉士。三甲同进士则是连进翰林的资格都没有,唯一的出路便是外放做官,做出一番政绩出来,便能申调回京任职。
“还未有打算,待儿子仔细想过,再来与父亲禀明。”
与江正皓调侃完,江承徽端正了神色。
“父亲,您猜儿子回来的路上,碰见了谁?”
见江承徽正色,江正皓也敛了面上笑意,询问出声。
“瞧你这神色,那必是遇到了个大人物……”江正皓沉吟片刻,拧起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