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殿下众臣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似乎在讨论刚才发生的事情。他们互相询问,是否有要紧要事需要启奏禀报崇祯。
就在此时,侍立在崇祯身旁的太监徐应元大声喝道:“诸位大人,朝堂之上岂容私语?如有奏折还不快快呈上!”
众臣一听,顿时安静下来。这时,兵部尚书崔呈秀从人群中走出,恭敬地说道:“臣有本奏折,请皇上准奏。”
崇祯闻言,淡淡地问道:“崔爱卿有何事启奏?”
崔呈秀躬身道:“陛下,当下外有后金女真虎视眈眈,内有陕西农民反叛闹事。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臣斗胆举荐一人,此人文武双全,素有战功,但目前却未得重用。”
“哦?此人是谁?”崇祯来了兴趣,追问道。
“启禀陛下,”崔呈秀恭敬地回答,“臣举荐的此人,正是曾任兵部右侍郎,率军打赢宁锦大战,后因故辞官隐退的袁崇焕将军。”
一听这个名字,崇祯心中咯噔一下。他知道,崔呈秀是阉党的重要成员,被称为“五虎“之一。
“有意思,“崇祯心中暗自思忖,“我才在昨日宣召袁崇焕今日午后觐见,今日一早,崔呈秀就在朝堂上力荐此人。魏忠贤的反应倒是快得很啊。”
监察御史房可壮突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袁崇焕此人,实不可重用啊。”
崇祯见这人面生,便问道:“你是何人?”
来人躬身回禀:“微臣乃监察御史房可壮。”
崇祯皱眉道:“房爱卿为何出此言,说袁崇焕不可重用?”
房可壮摇头道:“陛下,臣听闻袁崇焕一个月前在宁远城为魏忠贤修建生祠,不知这生祠可曾修成?”
此言一出,殿上群臣皆是一惊。在场不少人都是魏忠贤的心腹,闻言却也不敢吭声。
魏忠贤一听此言,慌忙跪倒在地,颤声道:“陛下,袁崇焕为奴才修生祠之事,奴才实在不知。还请陛下明察。”
崇祯看了魏忠贤一眼,淡淡地说:“公公请起,就算你知道此事,又如何?”
他转头对房可壮说道:“房爱卿,袁崇焕为魏公公修生祠,这有何不妥?”
房可壮听了崇祯的话,竟然丝毫不顾忌魏忠贤的权势。他硬着头皮回道:“陛下,魏忠贤不过是个宦官,自古以来,哪有将宦官与圣贤并列的道理?臣恳请陛下治袁崇焕私通内官之罪。”
魏忠贤正欲开口驳斥房可壮,不料崇祯突然厉声喝道:“房可壮,你好大的胆子!魏卿乃是先帝亲口称赞的股肱之臣,有功于社稷。袁崇焕为其修生祠,有何不妥?若魏卿非贤德之人,生祠香火自然不旺,岂能长存?宦官能否与圣贤并列,全凭万民自己判断,与建生祠何干?”
房可壮被这番话骇得连连磕头,颤声道:“臣……臣妄言了,臣有罪!”
崇祯冷哼一声,接着训斥道:“先帝在位时,修生祠之事多有发生,你们这些御史,可曾站出来阻止过?如今朕即位,你们倒是跳出来指手画脚了,真当朕是好欺负的吗?”
房可壮吓得伏在地上,浑身瑟瑟发抖,再不敢多言。
崔呈秀见状,趁机说道:“陛下,臣举荐袁崇焕,全凭其军功才干,并不知他为魏公公修生祠一事。臣倒要问问房御史,你可曾上过战场,可曾沙场练兵?你那条利舌,能抵得上十万雄兵吗?当年袁将军率军打赢宁锦之战,却也落得个辞官回乡,这可都是御史们舌头的功劳啊!”
崇祯面色一沉,对房可壮说道:“房爱卿既然知罪,那就休怪朕无情了。”
说罢,他转头对左右侍卫喝道:“来人,把此人拖下去,给朕斩了!”
众侍卫应声而动,正欲将房可壮拖下去行刑,魏忠贤突然跪下,高声道:“陛下!奴才有话要说,请听我说完再做决断。”
崇祯见状,挥手示意侍卫暂缓行动,转头对魏忠贤说:“魏卿请讲。”
魏忠贤叩首道:“奴才蒙主子如此夸奖,心中实在是又惶恐,又惭愧。房御史所言,臣以为的确有几分道理。奴才残缺之身,僭享高位,供奉庙堂,实在是担当不起啊。因此,奴才斗胆为房御史求个情,请陛下网开一面,饶他一命。”
崇祯凝视着魏忠贤,缓缓说道:“公公不必妄自菲薄。古有孙膑,也是残缺之躯,却能带领齐国,以少胜多,建立了不世功勋。公公忠心为国,何须介怀于身体之残缺呢?”
魏忠贤感激涕零,又道:“感谢主子厚爱,微臣没齿难忘。至于袁崇焕此人,微臣以为,还是请陛下亲自考察一番,再做定夺为好。毕竟陛下才继位不久,还未曾真正接触过此人啊。”
崇祯沉吟片刻,看了看伏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房可壮,说道:“罢了,既然魏公公为你求情,朕就饶你一命。但你身为御史,言行失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革去你的官职,命你回家反省去吧。”
房可壮闻言,顿时如获大赦,连连叩首道:“小的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崇祯转向魏忠贤,语气诚挚地说道:“公公,你辅佐先帝多年,居功至伟,如今树大招风,难免遭人非议。你年事已高,魏良卿又是你的从子,朕在此赐予他丹书铁券,保你们魏家子孙后代平安无虞。”
魏忠贤闻言,喜出望外,连忙跪下叩首道:“奴才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又笑着对魏忠贤说:“公公,今晚朕在文华殿设宴款待于你,以表朕的敬意。”
魏忠贤再次叩首,感激涕零地说:“谢主隆恩,陛下对奴才实在是恩重如山,老奴无以为报啊。”
崇祯微微颔首,示意徐应元接下来的事宜。徐应元心领神会,高声对殿上群臣说道:“诸位大人,如有奏本,请速速启奏。若无本奏,则请退朝吧。”
然而,殿内一片寂静,无一人应声。
徐应元见状,又高声喊道:“既然诸位大人并无本奏,那么今日早朝就此退朝!”
群臣闻言,依次行礼,缓缓退出金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