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的三重境界
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隐士们的生活一定像陶渊明诗中所描述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就涉及一个新的话题,即“隐士的境界”。
儒家观点:《论语》中孔子肯定了儒士之隐,他认为伯夷和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是隐士中的最高境界。他们坚守自己的志向和原则,不随波逐流,即使在无道的时代也能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操守,不向权势低头,这种精神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气节和道德准则。
道家观点:道家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在道家看来,隐士的最高境界可能是完全融入自然,与天地万物合一,忘却世俗的纷争和欲望,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他们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佛家观点:佛家注重内心的修行和解脱。对于隐士而言,最高境界或许是通过禅修等方式,消除内心的烦恼和执着,达到觉悟的状态。他们能够洞察世事的虚幻本质,不被外界的表象所迷惑,以慈悲和智慧对待一切众生。
世俗观点:在世俗的理解中,隐士的最高境界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小隐:看破人生后选择隐居,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回归到简单质朴的生活中,通常是指那些解甲归田之人,他们追求的是个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小隐隐于野”:在乡野间,不问世事,少烦恼。
有多少人,羡慕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可是我们一边羡慕一边逃离乡野,连自己的故乡,待不住了。
其实,当一个人很烦恼的时候,去乡野住一段时间,真的可以让自己摆脱世俗的东西,找到生活的真谛。
陶渊明辞官之后,在老家种地,写下了很多的诗句,也让自己红了千百年。
还有战国的庄子,在魏国的时候,被朋友惠子驱赶,因为惠子担心他来抢夺相国的位置。
魏王笑话庄子,太穷了。庄子说,他不是穷,是朴素而已。
楚王请庄子去做官,庄子头也不抬,安安静静地在河边钓鱼。
看着远方的山水,庄子说:“山林欤,皋然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
还有王安石,做了一段时间宰相,推动改革,却被守旧派说得一无是处,索性就隐居江宁,每天行走在山水之间。
王安石说:“茅檐相对坐终日,鸟不鸣山更幽。”是啊,鸟不鸣,就没有谁发现,内心就真正清净了。
当一个人体验到了躬耕的快乐,就不会觉得穷苦是痛苦,而是简单快乐。
人最难过的是,是想要得到很多的财物,知道了大量的信息。若是在交通闭塞,信息不通畅的地方,和外界联系有障碍,同时也没有了信息的烦恼。
有那么几天,与世隔绝,就当成是闭关修炼,舍去浮躁,丢掉欲望,没有烦恼。
中隐: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虽身处繁华之地,但能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他们在尘世中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心态,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影响。
“中隐隐于市”:在市井中,过小日子,少闹腾。
在闹市里,也能够隐居。古时候的姜子牙,就这样做过。
他带着一家人,从一个市场到另一个市场,靠做屠夫、小买卖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