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天色已经全黑。
只剩下电子黑板被启动后的莹莹之光。
一张张根据原本拍摄的乐谱被重复摆列在电子黑板上,形成一叠厚厚的乐谱。
陆旷耳畔一直响彻的呢喃声也变得清晰起来。
那是八个字:“八音克谐,神人以和。”
也许之前在梦中听到过这八个字,陆旷并不觉得惊讶,也许这就是梦,就像是天赋使然,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在这一刻被选择,那些自命不凡但终归于流俗的不甘,终于在这一刻绽放开来,那就是……
“八音克谐,神人以和……”
这一刻,你可以选择后退一步,重新回到过往的平淡与平凡。
也可以,前进一步,步入那前所未闻的世界奇观之中,接受无穷的精彩、惊艳与惊险。
这没什么可选的。
陆旷对音乐与美的追求,源于生命最底层的悸动,如果说食色性也,那陆旷的食与色,都是音乐的美。
现在,往前一步。
陆旷看到了前所未闻的异状。
世界似是掀开了那层和煦的面纱,将真相一角袒露在他的面前。
八音克谐,神人以和!
……陆旷看到了无数跃动的音符。
……那些音符自地板上升起,自天花板上降下,在每个课桌上跳舞。
……它们从万事万物而生,又是万事万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八音克谐,神人以和!
……陆旷看到世间万物一切都在变化,变成了声与乐的合章。
……窗外天空中是云、天与黑夜的C大奏鸣曲。
……室内是黑暗与寂静的A大调交响乐。
八音克谐,神人以和!
……这些乐章又化为不同的色彩。
……红色是兴奋。
……黄色是忧伤。
……蓝色是平静。
三种颜色组成万物情感。
不止是人类拥有感情,就连流淌过教室的风儿都带着轻盈的乐章。
而电子黑板上莫扎特那首未完成的《加冕》,则显露出无比壮观与恢弘的美丽色泽,红黄蓝三种颜色充斥其中,红色的雄壮高亢,黄色的低垂激昂,相映成乐章,间或穿插的蓝色则如同星星点点的点缀,美妙,但遗憾。
少了许多平静,平静中又须点缀激昂与哀伤。
这是《加冕》,也不止是《加冕》,而是“欲戴荣耀之冠,必承王冠之血”。
太多的认知塞进了陆旷的视角,像是整个世界都被以带着颜色的音符重新渲染,陆旷像是忽然从草履虫进化为人类,满目五光十色。
电子黑板上这首莫扎特未完成的《加冕》。
这首钢琴协奏曲完成于1788年,当时已是莫扎特的生命末期,这位在其一生短短35年创作过600多首不同形式音乐作品的绝世天才,才华依旧横溢,只是众多灵感已经来不及完成。
《加冕》对莫扎特来说,并非十分重要的作品,作品的未完成遗憾,不是莫扎特本人的遗憾,他也许在尝试一种新的编曲方式,也许故意留下一个有待后人探索的谜题。
又或者,像是康养生所说,因为对于那位血腥国王的不屑,故意做了删减。
无论如何,这缺憾在此刻的陆旷眼中,是完全可以弥补的。
他看到其中缺少的大量蓝色、中间红色和一些黄色。
而这些颜色,陆旷拥有。
思考一下。
犹豫一下。
陆旷意识到自己开启了某种东西,这或者是天赋,或者是灵感的具现化。
他可以在这首《加冕》中投入他的“颜色”,以完成莫扎特这首留给世人的谜题,但代价是什么?
代价……不重要。
让这首协奏曲完美才重要。
陆旷拿起笔,开始按照“颜色”的指引,开始在电子黑板上补完这首能令任何当世作曲家获得绝对声誉的未完成协奏曲。
而那些被他使用后的“色彩”,则一点点从他的视野中,流向这块电子黑板上的音符和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