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一边阳光一边乌云》最新章节。
可如今经李承乾这般剖析,才意识到自己思想的局限性,让他对宏观之事缺乏足够认知。在均田制已然推行的当下,他此前的想法,只会将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毕竟在这个时代,私有制的诱惑远远大于公有制。
“我们当前最大的阻碍,便是世家。”
李承乾目光如炬,神色凝重地说道,
“世家向来只求让灾民饿不死,还会将人口数量控制在他们认为合理的范围之内。流民流动性强,难以稳定编入固定生产单位。灾荒过后,土地荒芜,门阀士族便会趁机大肆购买私田。昔日王莽便是前车之鉴,强制推行集体化,只会引发强烈反抗。毕竟,灾民的求生本能,远高于集体劳动意愿。”
于耀宸眉头紧蹙,已然拧成一个 “川” 字。李承乾见状,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莫急,咱们如今不是已经开始停止收容灾民了吗?所幸水泥研制成功,可着手推行房屋建设模式。先将这四万人安稳下来,让他们在均田制和工人制中做出选择。设法引导他们购房,在工厂附近开设商铺。工厂仅提供基础食物,蔬菜则开始收费,大量制造消耗品,以此促进市场流通,缓解财政压力。”
要建设学校、幼儿园,规划下水道系统,建造平房,开山碎石,修筑道路等等,这诸多事务,都需仰仗这四万人。
均田制所能承载的人口,大致在六千万左右,一旦超过这个数量,便会引发诸多问题,诸如人地矛盾、阶级矛盾。一旦平衡被打破,战争的硝烟,恐将再度蔓延。
贵族、官僚凭借永业田、赐田,合法占有大量土地,而平民的土地,却不断被侵吞。灾年之际,百姓为求活命,只能忍痛卖田,最终落得无田可种的悲惨境地,只能四处流亡,恰如当下这般。
荒地众多,即便此时开垦种田,也无法立刻收获粮食。没有过冬粮食的灾民,根本难以熬过这个寒冬。
如今虽规定均田制下的口分田不得买卖,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那些从突厥归来的灾民,为了生存,只能变相交易土地。
而世家,只会趁机压低价格,巧取豪夺。摆在灾民面前的,是当下饿死,还是日后饿死的艰难抉择,他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后者。
新登记的灾民,刚刚分到田地,转眼间,这些田地便流转到世家手中。他们为了换取能熬过冬天的粮食,被迫卖田。没了土地,便只能沦为农奴,为世家种田,换取微薄的活命粮食。
有功勋的世家,无需缴纳赋税,他们只需静待时机,等待下一个天灾降临,便可趁机获取大量田产。长此以往,天下农田,终将逐渐集中在世家手中。
没了生计的农民,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奋起起义造反。而世家,只需借助舆论,将这一切罪责,统统推给当朝皇帝。
于耀宸听至此处,不禁伸手按住太阳穴,心中懊悔不已。他深知自己将事情想得太过简单,如今面对这百万户灾民,竟无计可施。他紧紧握着毛笔,指节泛白,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李承乾看着于耀宸这副模样,轻声安慰:“可是气馁了?”
“未曾,耀宸只是恨自己学识浅薄,无法解救这些深陷苦难的百姓。耀宸一心想救他们,却实在是无计可施。”
“应对灾情,需做好预防与应对措施,以工代赈、分摊灾情、难活避死等方法,皆可尝试,关键在于,我们要选择一种能让百姓活下来的方式。”
于耀宸闻言,立刻站起身来,躬身施礼,恳切说道:“请殿下教我。”
李承乾按了按手示意于耀宸坐下。
“从农业层面来看,灾情往往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就如此次关中诸州遭遇饥荒,突厥得知消息后,必定会释放大量难民,并将他们驱赶至关中。此举一是为了加重朝廷负担,使朝廷无暇顾及他们;二是借此促使地方粮价急剧攀升,加剧大唐内忧外患之势。”
说罢,李承乾放下茶杯,拿起一块点心,轻轻咬了一口,继续说道。
“我爹发布了‘就食他州’的政策,却不想,这反倒让当地世家和商人有了大肆敛财的机会。如今关中,一斗粮食竟已卖到百七十文,百姓根本无力购买,为求生存,只能卖儿卖女。待儿女卖无可卖,便只能陷入互相易子而食的悲惨绝境。”
“殿下您有何妙计救这些灾民吗?”
“黄殊那里得来的银钱你以为去哪了?部分银钱换成了粮食前去赈灾了。”
“可如此众多灾民,这些银钱怕是远远不够。”
“所以,便要懂得变通。这些粮食,尚未抵达关中,便被我派人,与各地粮商,以一比四的比例,换成了陈粮和麸糠,运往灾区赈灾。虽说这些食物难以下咽,但起码能让百姓不至于饿死。”
于耀宸闻言恍然大悟。
“殿下圣明!”
“你也切莫高兴太早,现实与理论,向来存在差距。后续还有诸多难题,亟待我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