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实在是太想让大明进步了

第20章 今天是个好日子,大明迎来新风气(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崇祯,实在是太想让大明进步了》最新章节。

崇祯元年,一月。

朱由检正在看着新增的商城物品,盘算着手中私库存银还能干点啥,这时王承恩禀报,李标求见。

“宣。“

自从赋予诸葛亮能力后,李标几乎每天都会来御书房汇报工作。这位新任首辅的表现,远超朱由检的预期。

“臣李标,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朱由检笑道,“今日又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朕?“

李标从怀中取出一叠奏折:“回陛下,臣已经拟定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请陛下过目。“

朱由检接过奏折,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项改革措施:

其一,整顿漕运。将漕运分为官运、商运两部分,既保证朝廷税收,又活跃民间贸易。预计每年可为国库增加税收二百万两。

其二,改革军制。裁撤冗员,充实边防,并在宁远、山海关等要地增设火器营。

其三,整顿吏治。设立六科审核系统,对各级官员进行定期考核,严惩贪腐。

其四,振兴商业。在各府设立商业司,统筹管理商业活动,鼓励工商业发展。

“好!“朱由检拍案叫绝,“这些方案都切中要害,尤其是漕运改革,可谓一举多得。“

“陛下过奖。“李标谦虚道,“这些都是臣思考多日的结果。不过...“

“但说无妨。“

“这些改革牵涉甚广,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李标正色道,“臣恳请陛下支持。“

朱由检点点头。他太明白改革的艰难了。但有了诸葛亮的能力加持,再加上自己这个皇帝的支持,李标一定能成功。

“爱卿放心大胆地干。“他沉声道,“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改革,朕都支持。“

朱由检还是想得太天真了,改革的阻力来的比想象中更快。

早朝时,兵部侍郎杨镐上书反对裁撤冗员,说边军本就不足,若再裁员,恐怕边防难保。

朱由检心想:“这是担心裁撤的都是他的人吧。“

漕运总督刘一魁也跟着上书反对漕运改革,说商运会冲击官运,导致朝廷税收锐减。

户部尚书更是直接上书弹劾李标,说他不懂财政,胡乱改革。“

还有案头堆积如山的反对奏折,眉头紧锁。他没想到,即便有诸葛亮的能力加持,改革依然如此艰难。

这时,李标求见。

“陛下。“李标进来后直接开门见山,“臣已经查明,反对改革的大臣背后都有利益关系。“

“哦?“

“比如杨镐,他在边军中安插了大量亲信,每年光是吃空饷就有数十万两。“李标取出一份名单,“这些都是臣暗访得来的证据。“

朱由检接过名单,只见上面详细记录了各派势力的利益网络。兵部、户部、漕运...哪个部门都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依爱卿之见,该如何应对?“

李标沉吟片刻:“臣以为,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在一些小地方试点改革。比如在苏州等地试行商运,等效果显现后再推广。“

“第二步,对那些反对最激烈的官员进行调查。臣手中已有他们贪腐的证据,可以适时使用。“

“第三步,拉拢中立派。臣发现,很多官员其实对改革持观望态度。只要给他们看到改革的好处,他们就会支持我们。“

朱由检眼前一亮。这就是诸葛亮的能力吗?不仅有远见,更有切实可行的策略。

“好!“他当即拍板,“就按爱卿说的办。朕也会出手相助。“

这天上朝,反对的声音空前的激烈。

“陛下!“杨镐带头出列,“如今建虏虎视眈眈,正是用人之际。李首辅此时裁撤边军,是要动摇国本啊!“

“臣附议!“刘一魁紧跟着出列,“漕运乃国之命脉,岂能轻易改动?若商运泛滥,必然冲击官运,到时税收锐减,国库空虚,后果不堪设想!“

朝堂上一片哗然。支持改革的官员也纷纷出列反驳,双方争执不下。

李标站在首辅的位置上,神色平静。他早料到会有这一天。

“诸位爱卿。“他不慌不忙地开口,“臣请诸位先看一组数据。“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苏州试点商运一个月,税收不减反增。为何?因为商运活跃了市场,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至于裁撤边军...“他转向杨镐,“臣要裁的是那些子虚乌有的空额。杨爱卿,不知这份名单上的三千将士,可是真实存在?“

杨镐脸色一变。那份名单上的将士,确实都是他安插的空额,每年光靠吃空饷就中饱私囊数十万两。

朱由检在上首满意地点点头。这就是他看中李标的原因-不是一味强推,而是以理服人,以数据说话。

“既然李爱卿提到了数据...“他开口道,“朕也说一个数字。知道这些年边军的军饷去了哪里吗?“

他取出一份密折:“光是去年一年,边军军饷就有三成进了某些人的腰包。这些银子,够养活多少真正的将士?“

“众卿家不要忘记了刘阁老和魏忠贤的教训!“朱由检语气突然一凛,这是在敲山震虎了,意思是,再不识相,就不要怪朕拿你们开刀了。

此言一出,支持改革的声音顿时压过了反对派。就连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也开始若有所思。

都是人精,这时候还不知道见风使舵,那真是活该掉脑袋了。

朝堂之争过后,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李标采取的第一步是在江南地区试点改革。

苏州作为江南首富之地,自然成为了改革的重点。当地士绅最初对商运持反对态度,认为这会冲击他们在漕运中的利益。但李标没有强推,而是先在小范围内试行,让商人自愿参与。

一个月后,效果出人意料。参与商运的商人不仅运费降低了,货物周转也更快了。更重要的是,由于取消了各种苛捐杂税,商人的利润反而提高了。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商人加入商运队伍。

看着各地捷报频传,朱由检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计划。他打开系统商城,准备购买一些辅助改革的道具。

【六科审核系统:40万两】

“购买。“

一道金光闪过,一本厚重的典册出现在案头。这本《六科审核典要》共分六卷,详细记载了考核官员的方法。从选拔任用到政绩考核,从廉政监察到百姓评议,无不细致入微。

最特别的是其中的“民意调查“一章。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定期走访百姓,收集他们对官员的评价。这种做法在当时可谓闻所未闻。

朱由检立即下令在六部试行这套制度。起初,不少官员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访民问政“有失体统。但当他们发现,那些勤政爱民的官员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升迁,而贪污懒政者则被百姓举报后,态度很快就改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
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
当李庆业穿越成一位藩王的那一刻,他就决定对这个世界展开一场降维打击!草原南下?有请火炮发言!中南半岛不服?请火炮发言!倭奴老实跪好了?照样请火炮发言!李庆业对后世某个东方大国的意志进行了彻底的贯彻,穷则搁置争议,达则给老子炸!什么教廷沙皇欧罗巴,先吃我两个基数的火力!如果你们侥幸没死,那接下来就有请阴到没边的大燕辽东怀王府第一舰队群登场!当怀王府的三大舰队群出港时,番邦蛮夷只配跪着说话!
三岁L
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
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
李谨穿越就死了父皇,成为帝国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大皇姐:“三十万玄甲军已到城下。”二皇姐:“不管你藏在哪里,我有一百种方法找到你,我需要皇弟的心头血炼秘术。”三皇姐:“荧惑守心,九曜异动,皇弟今日不宜登基。”四皇姐:“天下文人联名弹劾,皇姐给你写的罪己诏。”五皇姐:“信徒说,皇弟被邪祟附体了,急急如律令……”皇后(女帝):“皇儿瘦了,哀家刚给你熬了碗参汤(砒霜掉碗里了)。”李谨:“还请母后登基称帝
一叶瓜州
1951之大国重器
1951之大国重器
李子腾,意外穿越到了1951年抗鹰时期。刚开始因为身份不明被安排到了一个偏远的马上要关闭的子弹兵工厂。李子腾表示一点都不慌啥都没有那就从头开始。铜覆钢子弹107火箭炮步枪,大炮,导弹,青霉素,杂交水稻。等走上了钢铁洪流之路。李子腾的名言格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
流云肥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关于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历史国战+三国争霸+秘境穿越+叫家长+国运)历史秘境与蓝星融合,国运之战开启!探索者将融合历史秘境内一个势力,参与国战擂台,争霸发展。华夏国先后选择融合黄巾军、大晋、大顺、大清势力陷入危机,濒临亡国。段尘作为华夏最后的S级探索者,觉醒天赋;选择神话级秘境;继承进可带三国名臣武将穿梭各个历史秘境,南征北讨,获取资源积蓄实力。退可背靠华夏割据辽东,坐看中原战不休,而
工农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现代青年一朝穿越,成了朱元璋孙子朱允熥。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只想远离朝堂纷争,在封地安稳度日,当个富贵闲人。然而,命运却总爱捉弄人。一次朝会上,他随意发表的观点,竟让朱元璋眼前一亮,开始频繁委以重任,朱允熥由此被卷入权力的漩涡。此后,政敌朱允炆不断刁难,抛出各种棘手难题,企图让他出丑。感情路上,朱允熥想迎娶徐妙锦,却遭到徐辉祖拒绝。被逼无奈之下,他甚至想出带兵逼婚的荒
萧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