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明堡宗:我在草原望北京》最新章节。
“但天下并不需要这么多的不器之君子。”朱祁镇摇头道,“你看看每年科举,有多少人挤破脑袋,他们是我大明最聪明的一帮人,可他们都想当官,通瞻全局,领导群伦,做不器之君子。结果呢,大都是些贪官、庸官。”
曹鼐道:“如今官场积弊,乃从隋唐开科举即始,实非圣人所能预见。臣以为,问题不是出在圣人之言上,而正是因为天下之人不能真正践行圣人之言所致。”
“好吧。”
朱祁镇也懒得跟这位孔门高徒争辩,解放思想任重而道远,绝非三两句话所能改变。
……
刘坚将自己关在帐篷里,数日足不出户,钻研朱祁镇那张抽象得就跟简笔画一样的枪支草图。
朱祁镇很好奇他的进度,但也不好意思打扰他。
但他很有信心,这东西一定能做出来。
因为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其实不是做不出来,而是想不到。
比如马镫,这么简单一个东西,却能解放骑兵双手,让骑兵一边骑马一边射箭或者持兵器战斗,还能大幅度降低骑马的难度,显著缩短训练一个优秀骑兵的时间。
这么好的东西,却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普遍装备到军队中,传入欧洲则还要更晚一些。
类似的,还有马蹄铁。汉武帝时期征伐匈奴、大宛,每次带出去几万匹马,却经常只能回来千余匹,损耗率超过百分之九十。
除了战斗损耗以外,马长期驮着重物高强度在西北戈壁滩行走,对马蹄的伤害也是极大的。为了保护马蹄,都用皮革或麻草来裹马脚,但这东西显然作用很有限。
汉帝国盐铁专营,全国有几十个大型铁矿,根本不缺铁打马掌,哪怕当时铁还挺昂贵,但显然马匹更贵,不然刘彻也不会为了两匹汗血宝马就翻越帕米尔高原,干到乌兹别克斯坦去。
包括我国四大发明的纸,你能想象造纸这么简单的工艺,在中国一世纪就能发明并广泛使用,但传入欧洲却已经是在一千多年以后了。
所以,燧发枪也是一样的道理。
技术没有难度,关键是你能不能想到。
以及,东西制作出来以后,价值有多大,能不能广泛使用并流传下去。
火绳枪十五世纪晚期在欧洲流行,几十年后,在大明嘉靖时期,便通过佛郎机人和日本倭寇传入中国,很快就被朝廷看中,先是找佛郎机人购买,接着拆解并仿造之,迅速推广于军中。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东西就是比火铳好得多,当时打倭寇又很需要,所以立马就能得到推广。
但到了十六世纪,欧洲出现燧发枪,逐渐替代了火绳枪。而在中国,大清却一直用火绳枪用到十九世纪的鸦片战争,直到洋务运动之后才用更先进的雷汞击发步枪取代了火绳枪。
从嘉靖时期到清末,火器基本就没有进步了。
燧发枪也有,欧洲传教士带来的,在康麻子和章总的收藏柜里有很多把,但他们只是偶尔拿出来把玩把玩,从来没有真正推广到军队中去。
然后,大清就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