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未来老婆是个角儿》最新章节。
“内人火气大,脾气旺,见不得家里来女客。尤其你们三位这样,漂亮,眼睛活泛,嘴甜的,幸亏你们没有叫我秦哥,要不会遭冷眼,坐冷板凳哩。”
米兰道:“秦老师伉俪情深,令人羡慕。剧团古老师常说:‘婆娘就两件事:一是死爱钱;二是死不爱对自己老汉好的婆娘。’还说打是亲骂是爱呢。”
言罢自己先笑了。
秦八娃大笑道:“真知心人也!”
又说:“人生三大苦:写戏,打铁,磨豆腐。本想让老婆一块儿看戏,可她做豆腐,又是晚上忙,咋都不得脱身。好不容易放我去看了几场,回来给她讲呢,结果还没开口,她已先窝在磨凳上睡着了。哈哈哈。所以,你们来,她还不知道你们把戏演得有多好,也就不懂得稀罕了。莫见怪,莫连怪。”
接着,说起戏。
从《白蛇传》,谈到《杨排风》,谈到《游西湖》,谈到《梁祝》,从排戏谈到表演,秦八娃认为,《梁祝》排得极有新意,易青娥将会是秦腔的“真正希望”。
“这门艺术,被糟践十几年,也该有一个转圜了。这娃极有可能,成为秦腔最闪亮的一颗新星。关键是功夫扎实,扮相又好,有嗓子有唱功有扮相,浑全,把一切都占全了。算是秦腔的一个异数,一颗福星!大西北人,应该为这颗福星的降临,而兴奋自豪啊!”
易青娥听得不好意思,羞得低头搓指头,捏衣角,觉得脸都快烧着了。
秦八娃话音一转,“姐姐天赋非凡,本也大有可为,可我瞧着,似乎有人故意让她走了另一条路子,奇怪。”
米兰忙问:“不好吗?”
秦八娃摇头,“说不上好或者不好,严格来说,姐姐牺牲了前途,戏路上窄了些,像是特意配合妹妹似的。”
朱继儒和米兰对视一眼,神色莫名。
易青娥还是头回听到这种说法。
立时想到学戏以来的种种,直觉这话似乎是对的,于是色变,忙看姐姐。
易青歌无所谓道:“我自有道。”
她背剑倚门,携葫芦喝酒,看得秦八娃双目异彩连连,马上就信了。
于是也豁达道:“看来是我多虑了,也罢,不过,如此一来就避开了姐妹相争,不得不说是一件好事,若果有其它出路,也算是一件两全幸事了。”
不过,这秦八娃竟是个耿直的,接下又说了一句话,差点让朱团长失态。
“朱团长,实话实说,易青娥可能不是你宁州能搁下的人,你信不?咱今天把话撂到这儿,娃可能很快就会被挖走。西京不挖,甘省会挖;甘省不挖,宁省会挖;疆省会挖;西省会挖。反正,这娃你宁州是留不住的。”
易青娥忙道:
“我哪儿也不去,就在宁州。”
朱团长笑道:“已经来挖了,可宁州是不会放娃走的。她都是政协常委了。这几天,县上领导还打来电话,说要把娃弄成副团长呢,回去就落实。”
他更对沈知言有信心,所以不急。
“不,我不当副团长。我不会当。我不想当。我不当。”易青娥还是第一次听朱团长这样说,她急忙反对着。
米兰却道:“有春和盛,易青娥就永远是宁团的人,离开宁州也是。”
“哦?”
秦八娃大奇,“几次都听朱团长说春和盛,语焉不详,有甚特殊吗?”米兰也不遮掩,说了春和盛的来龙去脉。
“振兴秦腔?”秦八娃更好奇了,“莫非和规划易青歌出路的,是同一人?”
米兰点头,“是,他叫沈知言。”
“沈知言?”秦八娃狐疑。
没听说过呀。
米兰解释:“若非开学在即,他就一起来拜访秦老师了呢,特意嘱咐我,若是有空,邀请秦老师宁州一行,就近了宁团,了解春和盛,还说待抽出时间,会登门拜访呢。”
“开学?他莫非还是个学生不成?”
易青娥笑道:“秦老师,四狗哥也就比我大两岁呢,和我姐一样大。”
“哇呀呀!”秦八娃戏腔都出来了,愈发奇道:“竟还有如此人物?”
易青歌失笑,举葫芦抿了口酒道:
“前辈真逗,他就一奸滑偷懒小贼,不过能写个剧本罢了,哪里就称得上‘人物’了,等见了人,你就知道了。”
“能写剧本?”同道中人啊。
秦八娃真想见见了。
朱团长见终于扯到了正题。
忙你说出来意,希望秦八娃能根据易青娥的情况,给娃好好地写个戏。
他易青娥出来,一是为了让易青娥散散心,二就是为易青娥量身定做剧本来了。秦八娃是大才,应能写出好戏。
秦八娃琢磨半天,说:“我想想。好些年没写过戏了,手也生了。我想想,该怎么写?还要思量,不过,我还是想给娃写的。等想好了写啥再说。”
一行人从秦八娃家里出来。
秦八娃对易青娥说:
“娃,我想送给你一个艺名,字音都可以不大动,叫‘忆秦娥’怎么样?”
又专门解释道:“这‘忆秦娥’是个词牌名,据说最早是李白的诗,里面有个句子非常好:‘秦娥梦断秦楼月’。多有诗意的。有‘秦’,合了‘秦腔’的意思。‘秦娥’,本来是指秦国一个叫‘弄玉’的,会吹箫,‘萧史弄玉’知道不?那是一个千古流芳佳话,‘秦娥’前边加个‘忆’字,好像什么意思都齐了。我也没多想,就觉得娃应该有个艺名的。几乎是字改音不改,就脱俗了,咱为啥不改呢。”
易青娥摇头,“易青娥就好。”易青娥是四狗哥娶的名字,她才不想改呢。
啥“萧史弄玉”的,哪有四狗哥好。
再说那“梦断秦楼”,多不吉利呀。
她才不要“梦断”呢。
朱继儒忙道:“我劝劝娃。”
秦八娃摇头,“算了,应是有原因的。”
再次路过古戏台。
秦八娃指着上面绷着的一块红布。
说:“瞧见没,红星镇商品观念教育大会,风向转了,一切都为了发展经济,无论腊肉、野猪肉、熊肉、兔子肉、狗肉、打了豁口的青花瓷碗、瓷罐、古铜镜、老硬腿眼镜、水烟袋、太师椅、八仙桌、雕花床,都是商品,都能卖,都能赚钱,世道要变了哟!”
米兰道:“世道变了,戏也要变,如此,秦腔才能跟上潮流,秦老师,有空来春和盛看看吧,当不虚一行。”
“是那个叫‘知言’的说法?”
“是。”米兰老实承认。
“那就真要见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