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威凤赋之李世民》最新章节。
当王世充麾下的郑州司兵沈悦得知洛阳城已经被唐军重重包围,但却并未遭到猛烈攻击时,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绝望之情。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意味着王世充的势力已经逐渐衰落,败局已定。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觉得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他秘密派遣使者前往唐营,向驻守在离虎牢关不远的轘辕李世绩请求投降。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李世民那里,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李世民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让左卫将军王君廓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然出发,直扑虎牢。
夜幕笼罩下,王君廓带领着士兵们迅速而又悄无声息地逼近虎牢。与此同时,早已与唐军达成默契的沈悦也在城内做好了接应的准备。当唐军抵达城下时,沈悦按照事先约定打开城门,里应外合之下,唐军顺利地攻入城中。
在这一片混乱之中,唐军凭借着卓越的战术指挥和出色的作战能力,逐渐占据了上风。最终,他们成功地击溃了敌军防线,顺利攻占了虎牢这座坚不可摧的要塞。与此同时,郑国的荆王王行本及其长史戴胄也未能逃脱唐军的手掌心,双双沦为阶下囚。
当夜幕悄然降临,大地陷入一片静谧之时,唐军中军大帐内却依旧灯火通明。李世民端坐在书房里,神情专注地凝视着眼前那份刚刚送达的战报。他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眸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连日来一直紧绷着的神经此刻终于得以稍稍松弛下来。
李世民心里非常清楚,此次能够顺利夺取虎牢对于整场战局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知道,这虎牢关地势险要,南依高山,北临滔滔黄河,四周山岭交错纵横,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如今,只要唐军能够牢牢守住这座雄关,那么窦建德率领的那十万大军若想从此处通过去支援王世充,必将面临重重险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这样一来,唐军在这场战争中就能够占据极大的主动权。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他们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从容应对各种挑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必然会朝着越来越有利于唐军的方向发展。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禁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了一抹久违的笑容。
窦建德当真是雷厉风行,一声令下便让其麾下大将范愿镇守曹州要地,接着调动刚接收的孟海公和徐圆朗二人手中的全部兵马,气势汹汹地向着西边的洛阳疾驰而去,意图援救困守城中的王世充。这支大军一路西行,很快就抵达了滑州城前。此时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韩洪早已得到消息,当机立断下令大开城门迎接窦建德等人进城。
窦建德的军队稍作休整后继续西进,一路上可谓是势如破竹。先是攻陷了管州,守城的刺史郭士安虽拼死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最终惨死于乱军之中。紧接着,窦建德又挥师攻克了荥阳、阳翟等县城,所过之处犹如狂风扫落叶一般。这还不算完,他充分利用水路之便,以船只运送粮草,沿黄河逆流而上,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补给。
与此同时,王世充的弟弟徐州行台王世辩也没闲着,派出自己手下得力战将郭士衡率领数千精锐骑兵前来与窦建德会师。两军汇合一处,声势愈发浩大,粗略一算竟达十几万之众。对外宣称则更是惊人,号称拥兵三十万!如此庞大的军力集结于成皋东原,并在此处安营扎寨。不仅如此,窦建德还派人在板渚大兴土木,修筑起一座豪华宫殿,作为临时指挥所。同时不断派遣使者与城内的王世充互通消息,商讨作战方略。
眼看着窦建德那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大军正步步逼近,其气势犹如泰山压顶一般,令人胆寒。而唐军这边呢,则陷入了一片人心惶惶之中。众多将士们眼看着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敌军,心中不由自主地打起了退堂鼓。他们暗自思忖着,敌军如此强大,自己一方目前的这点兵力怎么可能抵挡住对方那凌厉无比的攻势啊!
听到窦建德的大军将要抵达,李世民眉头紧锁,他心里明白,如果不能尽快稳定住军心,那么接下来所面临的后果将会不堪设想。想到此处,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迅速召集诸位将领齐聚营帐,共同商讨应对当前危机的策略。
不多时,众将就已全部到齐。然而,出乎李世民意料的是,这些平日里勇猛无畏的将军们竟然一个个面露怯色,纷纷开口请求避开窦建德的兵锋,暂避其锋芒。听到这样的话语,李世民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他那双原本锐利的眼眸此刻更是寒光四射。只见他冷冷地扫视了众人一圈后,用低沉却又充满威严的声音冷声说道:“难道就只有逃避这一条路可走吗?你们谁还有其他更好的意见?”一时间,整个营帐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李世民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无形威压给镇住了。
郭孝恪看到其他人都不敢吱声,他就鼓起勇气稳步上前,双手抱拳,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礼后说道:“启禀秦王殿下,依末将之见,王世充如今已然走到了穷途末路,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我军的阶下囚。而窦建德此番长途跋涉前来营救王世充,实乃逆天而行,此乃天意欲让郑、夏两国双双覆灭啊!当下之计,我们理应借助虎牢关地势险要之势,全力抵御窦建德大军。同时密切观察敌军动向,伺机而动,如此一来,必定能够大破敌军!遥想昔日于瓦岗寨之时,我等与洛阳城仅一步之遥,可惜最终功亏一篑。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上天再次眷顾我等,赐予这般难得之机,我等怎能错失呢?”
李世民静静地听完郭孝恪所言,原本紧绷着的面庞渐渐松弛下来,那严肃的线条亦随之变得柔和许多。只见他微微颔首,表示对郭孝恪这番见解的赞许之意。
记室薛收也面色凝重地站了出来,他那深邃而睿智的目光扫视着众人,然后缓缓开口说道:“诸位,且听我一言。如今王世充盘踞于东都洛阳,那里的仓库物资充盈,所统率的兵马皆是来自江淮一带的精兵强将。然而,目前他面临的最大困境便是粮草短缺。正因如此,我方得以牵制住他,使其欲战不能,欲守难久。再说窦建德,他亲率大军长途跋涉前来救援,必定会倾尽全力派出其麾下最为精锐的部队。倘若放任他们两军会合,届时窦建德必将从河北源源不断地运送粮食来支援洛阳。一旦如此,双方之间的这场大战势必会激烈展开,而且战局何时终结实难预料,想要统一天下恐怕更是遥遥无期啊!所以依我之见,当下之计乃是分兵一部继续围困洛阳,并进一步深挖壕沟、加高壁垒,以防王世充突围而出。若王世充胆敢出兵挑战,切记不可轻易与之交锋。与此同时,殿下需亲自统领一支勇猛善战、装备精良的军队,迅速抢占成皋这一战略要地。在此期间,要抓紧时间磨砺兵器、操练士卒,养精蓄锐,静待敌军的到来。待到窦建德率军抵达时,我方则可凭借以逸待劳之势给予迎头痛击,必能一举破敌。只要成功击败窦建德,王世充必然孤立无援,其败亡只是时间问题。如此一来,不出二十日,我们便能生擒两位国君,成就不世之功!”
因为薛收说出了李世民心中的所想,他本来冷峻的脸色终于缓了下来,他十分赞赏道:“薛记室此计甚妙!”
萧瑀、屈突通和封德彝三人看了一眼后,封德彝作代表说道:“秦王殿下,我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王世充凭借坚城固守,不容易很快攻克,窦建德挟胜利之势而来,士气高涨税不可挡,我军腹背受敌,不是好办法,不如撤退保守新安,以便等待时机。”
李世民缓缓地摇了摇头,表示反对,他面色凝重地说道:“根据我方探子所回报的情况来看,如今的洛阳城内已然陷入严重的饥荒之中。一匹绢竟然只值区区三升粟,而十匹布也不过才抵得上一升盐罢了!那些曾经被视为珍贵无比的服饰和珍奇古玩,此刻简直如同尘土草芥一般廉价。城中的百姓们早已将草根、树叶等能入口之物全部吃光殆尽。无奈之下,他们只得一同去采集那漂浮于水面之上的淤泥,并掺入些许米粒碎屑制作成饼来充饥果腹。然而,食用这种食物之后,人们纷纷染上疾病,身体逐渐肿胀起来,脚跟也变得绵软无力。最终,大量饿死之人横七竖八地交错倒伏在道路两旁,景象惨不忍睹。”
说到此处,李世民稍作停顿,接着又继续分析道:“王世充眼下不仅损兵折将,而且其军队中的粮食储备也已经消耗一空,整个阵营上下人心惶惶,离心离德。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外强中干的对手,我们根本无需耗费过多的力气去强行攻打,只需静观其变,坐待他自取灭亡即可。与此同时,窦建德方才刚刚击败了孟海公,其麾下的将领们难免心生骄纵之气,士兵们亦因连续作战而疲惫不堪。此时的我们只要牢牢占据虎牢关这个战略要冲,便相当于紧紧扼住了窦建德大军的咽喉要害之处。倘若他胆敢贸然前来与我军决一死战,那么以我军目前的实力,完全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其击溃;但若是他优柔寡断,踌躇不前,不敢轻易出兵与我军交锋的话,那么用不了十天半个月的时间,王世充一方必然会因为内部矛盾激化以及粮草短缺等问题而自行崩溃瓦解。待到那时,我军攻破洛阳城后,兵力势必得到极大补充,全军的士气和军势也必将随之大振。如此一来,一举击败这两股强敌,就要看此关键一战!如果不迅速进军,窦建德进入虎牢,周围各城新归附,必然不能坚守;万一两敌合力,势力必然强大,到时怎么还会有可乘之机呢?我的计划已经就此决定了!”
“秦王殿下,您刚才所说的话听起来似乎轻而易举,然而事实却是,对方至少拥有十余万之众的兵力啊!我军如今已将大部分军力分散去驻守那些刚刚归附的新城池了,留在这洛阳一带的兵力本就为数不多,更何况还得分出一部分去执行其他任务。仅凭借如此稀少的兵力,又如何能够与那窦建德的十万雄兵相抗衡呢?您这般行事,难道不觉得是如同将全军上下将士们的性命置于火烤的架子之上吗?”李元吉听着李世民讲得这般轻松,心中着实难以认同。
“秦王殿下,现在可是关乎咱们全军数万名官兵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份责任无比重大,如果此次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那么试问究竟有谁能够承受得起这严重的后果呢?”向来脾气耿直、快人快语的萧瑀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和质疑,直接冲着李世民高声质问道。
面对萧瑀的责问,李世民微微眯起双眼,稍作沉思之后,目光坚定如磐石般说道:“这个责任就由我李世民一力承担!”他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一道惊雷在空中炸响,令众人不禁为之震撼。
屈突通看着李世民那坚定不移的神情,心中不禁一紧,但他仍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提议道:“启禀殿下,依末将之见,目前局势或许我们应当先设法解除洛阳之围。毕竟洛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若能据险而守,静观敌军动向,待寻得合适战机再行出击,岂不更为稳妥?更何况如今河间郡王李孝恭与李靖将军所部已然暂停对萧铣的攻势,只待殿下您一声令下便可前来支援啊。”
然而,李世民却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断然拒绝道:“万万不可!河间郡王他们远在南方,即便即刻动身前来增援,也必然难以按时抵达。况且强行攻打洛阳城,不仅会导致我军伤亡惨重、损兵折将,更未必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战果。因此,此举绝非上策!本王早已有所筹谋,已下令从益州调集一万精锐兵马前来驰援,窦将军此刻正率领着这支大军日夜兼程地向此地赶来。相信不久之后,这支援军便能抵达,届时我军实力大增,定可一举击败窦建德!”
紧接着,只见他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高声下令道:“即刻起,将洛阳城周边的军队迅速划分为两个部分。本王亲自率领三千五百名精锐铁骑,一路疾驰向东奔赴至关重要的虎牢关;而其余兵力,则交由屈突通将军以及诸位将领辅佐齐王李元吉,全力围困东都洛阳城。”
当听到自己被点到名字时,李元吉不禁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些许惊愕之色。然而,很快他便回过神来,恭恭敬敬地抱拳应道:“末将领命!定不辱使命!”
而其他将领们听到李世民竟然只打算率领区区三千五百人前往虎牢关抵御窦建德那多达十几万的庞大军队时,一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满脸的难以置信。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错愕与震惊,仿佛觉得自己听错了一般。有的人甚至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对这个决定表示质疑和担忧。
然而,与这些将领们的反应截然不同的是,李世民却显得异常镇定自若。他稳稳地端坐在主位之上,面色平静如水,丝毫没有因为众人的惊讶而有任何动摇。相反,他的嘴角还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自信满满的笑容,看上去胸有成竹,仿佛早已胜券在握。
然后李世民面带微笑地看向李元吉。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已有一番精细的盘算。若是此次行动能够一举擒拿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两位大王,那么他所立下的赫赫战功无疑将会极其耀眼夺目。但如此一来,恐怕父皇李渊只会对他一人有所忌惮。因此,李世民决定分出一部分军功给予四弟李元吉,这样既能确保战争的胜利果实得以共享,又能减轻父王对自己功高震主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