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威凤赋之李世民》最新章节。
在即将启程前往虎牢关之际,李世民心中始终对李元吉放心不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特意派人前去传唤屈突通前来商议要事。
不多时,只见屈突通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还未等他站稳身形,心急如焚的李世民便迫不及待地开门见山说道:“屈将军,元吉这孩子年纪尚轻,行事难免有些鲁莽冲动。此次本王出征虎牢关,留下他负责围困洛阳之事,其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所以,还望屈将军能多多费心,替本王看管好他,切莫让他闯出什么大祸端来。”
屈突通闻听此言,当即抱拳施礼,郑重其事地回答道:“殿下尽管放心!末将承蒙殿下信任,自当竭尽全力、鞠躬尽瘁,定会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确保此事万无一失,绝不容许出现半点差错。”
听到屈突通如此斩钉截铁的答复,李世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满意地点头赞道:“屈将军办事向来稳妥可靠,有您这句话,本王也就可以安心出征啦!”
太阳高悬于天空正中央,将大地映照得一片明亮。就在这烈日炎炎的正午时分,李世民亲率三千五百名精锐骑兵,如一阵疾风般迅速出发了。他们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滚滚烟尘,一路向北邙疾驰而去。
没过多久,这支铁骑就穿越了北邙山,抵达了河阳一带。随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取道巩县,继续朝着前方行进。
当李世民他们出发去牢虎关的时候,洛阳城墙上,王世充正手扶城墙,极目远眺。只见远方尘土飞扬,唐军队伍如长龙般蜿蜒而去。他们这样的举动让王世充不禁皱起眉头,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疑惑之情。
站在他身旁的单雄信同样满脸狐疑,目光紧盯着远处渐行渐近的唐军,口中喃喃自语道:“李世民这家伙只带这么点人马出去,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难道他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锦囊妙计不成?”
王世充静静地聆听着单雄信所言,眉头微皱,眼神闪烁不定,心中暗自思忖着。回想起自己与那李世民这毛头小子数次交锋却都铩羽而归的惨痛经历,他深知此人的军事实力绝非等闲之辈。相较于李密,李世民的军队无论是战术运用、将领指挥还是士兵素质,都要高出许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如此强大的对手,让王世充明白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可贸然行事。
此刻,李世民竟这般大张旗鼓地率领几千人离去,王世充不禁心生疑虑。难道这看似平常的军事调动背后,实则暗藏着一个惊天动地的巨大阴谋?一想到这里,王世充顿感心头如压巨石般沉重无比,就连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起来。豆大的汗珠开始从他的额头缓缓渗出,沿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地上,仿佛每一滴汗水都代表着他内心深处的不安和焦虑。
如今尽管王世充手中还有重兵,但面对眼前这扑朔迷离的局势,他却感到有些束手无策。毕竟,若是贸然出兵迎敌,万一落入对方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后果不堪设想;可若一直龟缩城中,坐视敌军耀武扬威,又恐会挫伤己方士气。一时间,王世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迟迟无法下定决心下达出城与唐军交战的命令。
另一边,李世民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军队一路疾驰,终于在窦建德的大军到来前抢先一步进入了虎牢关。一入关内,李世民便亲自带领士兵们精心挑选了一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绝佳之地作为营地,并迅速指挥众人开始搭建营帐、布置防御工事。
经过一番紧张而有序的忙碌后,一切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此时的营地固若金汤,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矗立在这片土地之上。然而,当所有事情都处理完毕后,李世民并没有丝毫懈怠,而是马不停蹄地开始视察各个军营的具体情况。
他穿梭于营帐之间,目光犀利地观察着每一名将士的状态。只见这些跟随他历经千辛万苦抵达虎牢关的勇士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但从他们的眼神中,李世民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安与迷茫。显然,尽管大家身在此处,但心中仍然充满着重重疑惑,而军中原本高昂的士气也因为人数处于劣势而窦建德大军却势如破竹而变得低落消沉。
“殿下,如今这局势实在令人忧心啊!眼下大伙的士气如此低迷,我们究竟该如何是好呢?”一直紧跟在李世民身后的尉迟敬德忍不住满脸忧虑地开口问道。他此刻也是眉头紧锁,对当前的困境感到束手无策。
其实,李世民早就察觉到了问题所在。自从得知窦建德的军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时,他就深知此番前来虎牢关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在行军途中,他一直在思考应对之策,而提升己方军队的士气无疑成为了当务之急。
李世民缓缓地转过头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而自信的笑容,目光落在身旁的尉迟敬德身上,轻声说道:“敬德啊,不知你可曾听闻‘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这句话?”
尉迟敬德闻得此言,不禁伸手挠了挠自己的头发,脸上流露出一丝困惑之色,如实答道:“这句话末将倒是有所耳闻,只是这其中蕴含的深意,就实在尚未完全参悟透彻。”
李世民微微一笑,那笑容之中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智慧和玄机,他接着说道:“所谓任势者,其战人也,恰似转动木石一般。木石之本性,安稳时便静止不动,处于危险境地时则会开始移动;方形之时便能停止不前,圆形之际又可行进无阻。故而,善于作战之人所营造的态势,犹如将那圆润巨石置于千仞高山之巅,而后滚落而下,这便是势不可挡之力!”
尉迟敬德听得入神,眉头微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时,李世民再次对着他神秘一笑,缓声道:“明日你就会知道。”说罢,他转身负手而立,昂首望向远方,眼神深邃而坚定。
李世民趁着窦建德的军队刚赶到,军纪还涣散就毫不犹豫地亲自带领着五百名精骑出击。他们如风驰电掣一般驶出虎牢关,径直奔向城东二十多里之外的地方,目的正是要去观察窦建德的营地情况。
在这一路上,李世民有条不紊地部署着战略。他分别留下了一些随行的骑兵,并让李世绩、程知节以及秦叔宝等将领各自统领一部分兵力,巧妙地埋伏在了道路两旁。最终,他仅仅带着四名骑兵,一同向着窦建德的营地悄悄靠近。
一路上,李世民骑着高头大马,气定神闲地走着。阳光洒在他刚毅的面庞上,映照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和自信。突然他微微侧过头,看向身旁的尉迟敬德,嘴角上扬,随后他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自信满满地打趣道:“敬德啊,今日你看这局势,若本王手持弓箭,而你则手握那丈八长槊紧紧跟随于我身侧,即便前方有敌军百万之众汹涌而来,又能奈我们何?”
尉迟敬德闻言,虎目圆睁,胸膛挺起,声如洪钟地回应道:“殿下所言极是!不要说是区区一百万,便是那两百万敌军来袭,只要您一声令下,末将定当奋勇杀敌,绝不退缩半步!”被李世民如此夸赞,尉迟敬德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李世民听了尉迟敬德这番话,更是开怀大笑起来。他朗声道:“哈哈,好一个尉迟敬德!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人!今日就让我们并肩作战,痛痛快快地杀它一场,让那些贼寇们知道我大唐将士的厉害!”说着,他双腿一夹马腹,骏马嘶鸣着向前疾驰而去。尉迟敬德见状,也毫不犹豫地挥舞起手中的长槊,和其他三人紧跟其后。
就在众人一边交谈着,一边策马前行的时候,不知不觉之间,李世民和他的那四名部下们已经来到了距离窦建德营地仅仅只有三里远的地方。“吁!”他们拉住缰绳让骏马停下之后,远远眺望过去,可以清晰地看到不远处那座戒备森严的夏军营地。
此时,尉迟敬德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种强烈的不安之感,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正紧紧揪住他的心弦。他的目光紧盯着前方的营地,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有些犹豫不决。终于,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尉迟敬德还是怯生生地开了口:“秦王殿下,您刚刚所讲的那些……应该只是跟末将开个玩笑而已吧?”
听到尉迟敬德的问话,李世民转过头来,凝视着他那张被浓密胡须遮掩得几乎看不清全貌的脸庞。只见尉迟敬德的表情因为紧张和担忧而显得有些怪异,原本就颇为粗犷的五官此刻更是因为不知所措而逐渐扭曲变形。看到这一幕,李世民忍不住笑出了声。
不过,很快他便收起笑容,一脸严肃地回答道:“本王何时像会开玩笑之人?我说的每一个字都是认真的!”
听到这话,尉迟敬德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额头上也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然而,还没等他来得及再次开口申辩,李世民紧接着又安抚道:“敬德,你不用如此惊慌失措。咱们此次前来并非要直接冲击窦建德的阵营,倘若真的被他们发现,我们即刻撤退便是,绝不会贸然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