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风云杂记》最新章节。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离不开日期,因为日期不仅记录着每天发生的事情还具有对已经发生事情的纪念。
日期也被称作日历,确定日历的方法被称为“历法”。
我相信每一个长期生活在中国人,不论国籍、种族信仰,只要有着基本辨识度的人都知道在中国流行两种历法。一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公历,也称阳历。还有一种是存在于民间或者传统节日的农历也有人称为阴历。而“阴历”这种说法是相对于“阳历”的,渐渐的也约定俗成被大众所接受。事实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世界上同时使用着很多历法,其中包括:公历、农历、伊斯兰教历、希伯来历和印度教历等。
其中使用人数和使用范围较广的历法有三种:太阳历(阳历)、太阴历(伊斯兰教历或者回历)和阴阳历(农历或者阴历)。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历法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在此之前提一句中国传统知识:古代把许多事情分为阴和阳,对应的日月,所以“日”被成为“太阳”,对应的“月”则被成为“太阴”,并不是我们经常说的“月亮”。
太阳历: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准确的说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轨迹)而确定。学过或者简单了解过地球围绕太阳转的朋友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转并不是一个正圆形。而是一个非常接近椭圆的样子。而且太阳并不在运动轨迹的正中心,这也导致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两个特殊的点位,最靠近太阳的被成为近日点,最远的时候被称为远日点。当地球运动到近日点的时候太阳往往都是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被成为“夏至”日。同样当地球运动到远日点的时候太阳往往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冬至”日。所以这也是决定四季的重要因素。我大多数朋友也知道阳历的二月有28天,但是每隔四年就会出现一个润年,而这年的二月则有29天,因为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是365.24天。如果不去进行历法的调整,若干年后会冬夏颠倒的现象,最大问题就是不利于指导农作物的播种。当然这种历法是有缺陷的。这將在后文介绍。
太阴历(伊斯兰教历或者回历):这种历法的使用者主要是中东部分国家和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因为中东部分国家会称自己是伊斯兰,所以简称伊历,而我国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为代表的民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所以也称回历。这种历法的理论依据是依据月球围绕地球按照特定角度转动一圈大约29.53天近似30天来确定的(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不是匀速运动,所以29.53只是一个平均值)。这种历法的特点就是完全按照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来确定,所以太阴历的十五日必然是一个月里月亮最圆的时候,而初一和三十则是几乎看不到月亮的时候。正如上文所述,一年365天或者366天是基本可以保证四季和对应月份匹配的。而太阴历就算按照一个月30天,那么一年12个月就是一年360天,如果再精细的计算泽少于354到355天,所以这种历法经常会出现四季颠倒的情况。当然这这历法的诞生也和中东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关。因为学过世界地理或者有一些简单尝试的人都知道,中东地区的水资源相对于其他地球是匮乏的,自然也导致了他们与种植业大国无缘,所以四季是否颠倒对应他们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当然太阴历之所以成为世界主流历法除了有较高的使用率还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这也就导致了当月球和地球接近时的时候引力增大,而远离时引力减小。这也形成潮汐的重要因素,熟练运用太阴历对与海事作用和近海的人员有着较大的作用。当然这也是太阳历的缺陷。
太阳历可以指导农耕,却不能预测潮汐;太阴历可以预测潮汐,却不能指导农耕。按照通常的说法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新一种历法诞生了。他就是……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无法确定当下那种历法更为久远,但不管是那种更加久远,也不能说明后者是根据前者改良后的结果,或许未来的考古新发现会有令人震惊的事情。不过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谁先谁后,他们都是处于平行世界,并没有交集。
按照现在历法年代,太阴历是一千四百多年(因为太阴历一年是354天到355天,所以实际上会更小)。太阳历是二千多年。而中国使用的农历(也就是阴阳历)是四千七百多年(平均一年也是365天到366天,所以一年几乎和太阳历一致)。
最后我介绍的就是我们中国最传统的历法“阴阳历”。所谓阴阳历正如前文介绍的,可以看做是“太阳太阴历”的简称,所以这种历法最大特点就是既要考虑到四季的变化也要考虑到月亮的变化。这样跟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既有沿海城市,也有内陆城市。所以既要考虑指导农作物的生长也得考虑到潮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所以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每到农历的十五月亮总是这个月最圆的一天。而且只要一说起腊月,人们的反应就是冷,说到六七月,就知道很热。
前文我提过一句农历“平均一年也是“365天到366天”。为什么是平均呢?或许有人想到了在农历中偶尔会出现一个词叫闰月。这里的润月是整整多出一个月。其实农历的总体是按照太阴推算的,所以正如之前说的太阴历一样,一年是354天到355之间,而中国的农历一年是353天到354天之间。机机会和太阴历一致,(所以我猜想之所以人们习惯把农历叫成“阴历”是不是和这有关。)当然聪明的古代人发现了这个问题,354——365相差了11天,就算是向下浮动那么一年也差了10天。一年10天,三年就一个月。十五年后就会出现月份和四季颠倒的情况。所以他们每隔三年就会吧少去的那一个月以闰月的方式补上。,所以有闰月的年份是384天到385天之间。当然具体闰到那个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有关资料和书籍。
说句题外话,大学期间我学过一门名叫《简明天文学》的课程,关于一些天文学的知识就是那时候学的。刚毕业那年去某人家中做客。可能是那人自恃身份比我高,加上本身比较喜欢卖弄见识,偶然聊起中西方各种节日节日的时候,忽然对我说:“你不懂,回历是最科学最的。”当然考虑到和我聊天的人身份比我高,我只能笑了笑,然后听他卖弄自己的“见识”。直到他自己换话题。虽然我不是什么愤青,但也不是什么人情练达的人,不过那人和我的父辈关系不一般,如果让那人失了面子,长辈们自然不会开心,算是尽孝道罢了。
至于谁更科学我是没有权利评判的,应为这三种历法都被许多国家和人们使用就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同的是那个和你的契合度跟高。尽管出于民族情感我更加推崇农历,不过我的生活不需要参考是否潮汐,也不需要考虑是否要播种。天冷天热了看看天气预报然后增减衣物。历法不过是记录生活的一个参考。如果遇到节日可以感受下传统节日带给我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