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神医娇妻:摄政王的心尖宠》最新章节。
雨落无声,庭院中的一草一木都笼罩在朦胧水雾之中。林棠梨坐在回廊上,捧着一本医书,任由思绪随着雨声飘远。
书页间夹着一片已经泛黄的银杏叶,那是父亲在世时,两人一同采药时收藏的。每当看到这片叶子,她就仿佛回到了那个金秋时节的山间小径,父亲高大的背影走在前方,不时驻足指点各类草药的特性。
"这位病患需要如何诊治?"
宋墨寒的声音将她从回忆中拉回。他手里拿着几张纸,上面记录着几位病患的症状,这是他们近来常做的练习——宋墨寒虽不行医,却愿意学习医理,时常与她讨论疑难杂症。
"让我看看。"林棠梨接过纸张,眉头微蹙。"症状复杂,需仔细辨别寒热虚实。"
宋墨寒在她身旁坐下:"我见你久坐回廊,是思念令尊了?"
林棠梨微微点头:"今日是父亲的忌日。每到这一天,我都会翻看他留下的医书,仿佛能透过这些字句与他对话。"
"能为我讲讲令尊教你医术的事吗?"宋墨寒轻声问道,眼中满是温柔与尊重。
林棠梨沉默片刻,合上书页,目光透过雨帘望向远方。
"我第一次正式跟随父亲学医,是五岁那年。"她的声音轻柔,如同雨丝一般细腻。"那天一早,父亲将我带入书房,指着架上的医书问我:'棠梨,你可愿学这个?'"
年幼的林棠梨不明白学医意味着什么,只是单纯地想亲近父亲,便点头应允。谁知父亲却未立即教她,而是将一株植物放在她面前。
"那是一株紫苏,叶子泛着微微的紫色,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林棠梨回忆道。"父亲让我用心观察它的形态、气味、叶脉,然后记下来。这便是我的第一堂课。"
宋墨寒微笑倾听,仿佛能看到那个认真观察紫苏的小女孩。
"一连七天,父亲每天给我一种不同的植物,让我观察记录。第八天,他将这七种植物一起摆在我面前,让我闭上眼睛,仅凭触感和气味辨别。"
"你能分辨出来吗?"宋墨寒问道。
林棠梨轻笑:"当然不能。我只认出了三种,还有一种完全辨错了。"
她至今记得父亲当时的反应——并非责备,而是摸着她的头说:"很好,知道自己的不足,比盲目自信要强得多。医者贵在谨慎,草木尚且难辨,遑论人体复杂?"
这是林远山教给她的第一课:医者要有敬畏之心。
"之后的学习越发严格。"林棠梨继续道。"父亲要求我背诵《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不仅要熟记内容,还要理解其中道理。每日清晨,他都会抽查前一天的学习。"
"令尊教学如此严苛?"宋墨寒有些惊讶。
"严中有慈。"林棠梨眼中泛起温暖的光芒。"若我确实理解了,他便会耐心讲解更深层的知识;若有不懂之处,他从不训斥,而是换种方式再解释一遍。"
她记得有一次,自己怎么也记不住某味药材的药性,父亲便带她去药园,亲手种下那味药,让她参与其生长全过程。待药材成熟,她不仅牢记了其特性,还理解了生长环境对药效的影响。
"父亲常说,医书上的知识只是基础,真正的医术需要在实践中领悟。"林棠梨的目光转向雨中的药园。"他最常带我去的地方是药园和问诊室,前者让我了解药材,后者让我观察病患。"
六岁时,林远山开始带她旁听问诊。起初她只能安静站在父亲身后,观察他如何望闻问切,如何与病患交谈,如何开具方子。渐渐地,父亲会在诊断后问她看法,引导她思考病因和治疗方案。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农,"林棠梨回忆道,"他患有关节疼痛多年,曾求医多处无效。父亲仅看了几眼,便询问他是否常在湿地劳作。老农惊讶不已,连连点头。"
宋墨寒微微颔首:"令尊观察入微,一眼便看出病因。"
"不仅如此。"林棠梨继续道。"父亲诊断是湿气入骨,但考虑到老农家境贫寒,特意开了一张主要由常见草药组成的方子,并详细告诉他如何在野外辨识这些药材。"
那一刻,她明白了行医不仅需精湛技术,更需一颗仁心。这成为她医道上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