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到1978年,我从养猪开始》最新章节。
目光看向那一张没写的信笺。
他又沉闷下来了。
还是要写啊。
写什么?
他记得有人写过这么一篇文章,《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就是反映知青上山下乡的生活的,写的很细腻,也很感人,不过不合适。
现在不是忆苦思甜,也不是为知青诉苦。
而是要表明观点。
但是有批判的色彩。
最好是点清楚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优势,再把话题从知识青年学成之后的用处表现出来,知识青年的作用力应该发挥在什么地方……
观点有了。
剩下的也不容易,怎么把自己观点给阐述出来,不是一件简单大事情,一个词语一百给解析,汉语向来是博大精深的,有时候用错一个词语,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要逐字逐句的斟酌。
写了一段,划开一段,又写一段,又划开一段……
赵东阳觉得,还是剽窃来的舒服。
自己写点东西。
太难了。
一直忙活到了天差不多亮了,他才把写好的东西,整理好,分开,放在旁边,然后自己钻回床上,去补眠了。
可没睡两小时。
就让他老汉给揪着耳朵,拉起来了。
“老汉,干嘛呢?”赵东阳有点起床气了,眼门前不是他又敬又怕的老汉,就算是他大哥方东宝来了,他都要发飙一下了。
“你看你,懒成啥样了,大白天了,还在睡觉,不上工就有工分啊,还副业队长,知不知道什么是以身作则,知不知道要带头做好榜样,大家都好像你这样,有样学样的,天天睡到大中午的,这副业队还要不要干活了,这大队要不要生产了……”
赵江山同志难得逮住这臭小子的短处,二话不说开训,上纲上线的。
“我错了!”
赵东阳也就是身体年轻,熬得住,不然今天,说啥都得和他老汉干一仗了,他灰溜溜的跑去洗涮之后,喝了老娘在灶台上给他留的粥和咸菜。
然后颠屁颠屁的跑去猪场了。
到了猪场。
自己的地盘了,总算是可以补眠一下了。
到了下午,他才想起自己写好的东西没有寄出去,他打算全寄给王初夏,给知青写的文章,必须要王初夏润笔一下,还要看王初夏怎么投稿。
他回家,把自己写好的东西拿到大队部,刚好遇上了今天来送信取信的邮差。
大队部这时候没什么人。
大家都去干活了。
只有邮差在分发信件,把一个个信件都归类好,放在了大队部的桌子上,又把需要寄出去的信件给清点出来,看清楚邮票什么的……
邮差叫郭小山。
这涂阳公社的信,都是他来收他来送了,这是一个很负责的邮差,不要说向阳大队,就算是要攀山越岭,走两天两夜才能到的辰山大队,他也会保持每个礼拜走一趟。
“东阳,每个礼拜都有你的信啊,寄出去的,寄回来的,你和你媳妇倒是感情不错啊!”郭小山是军人出身,退伍之后才干起了邮差,虽然和赵江山不是一个部队的,但是退役的时候,是一起退回来的的,算是比较熟悉吧,自然也认得赵东阳。
“郭叔,这没办法啊,谁让我们东关和燕京,隔着这么远呢。”赵东阳讪讪一笑。
“你今天这个信件……”
郭小山检查了一下,这包裹明显是超重了,虽然都是信笺,但是超重就寄不出去了,他赶紧说道:“肯定超重了,得多贴一张邮票才行!”
“等等,我去找!”赵东阳倒是没醒悟起这个。
“不用了,我这里有。”
“那我给你钱!”
“行了,这点钱你叔我还好意思收你的!”郭小山是一个非常爽朗的人,他告诉赵东阳说道:“明年可能我儿子来替我跑向阳大队这条线了,你可要照顾点他!”
“郭叔要退休了?”
“退休是退休,但是也是劳碌命,涂阳的邮件越来越多的,得多找个人来才行,我儿子替了我的班,我算是返聘吧,也继续送信寄信,不过可能走的轻松一点!”
郭小山在涂阳送信取信二十几年了,风雨不改,一身病痛。
“那就要恭喜郭大哥了!”赵东阳赶紧恭喜的说道:“这郭大哥能顺利接班,是一件好事啊!”
今时不同往日了。
早十年,父亲的职务,儿子去接班,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近几年,形势有些紧张,接班这种事情,是越来越讲究了,有时候还是有门槛的,可不是说接班就接班了。
“承你贵言了!”
郭小山在大队部把信给分好了,又把要寄出去的信给收在了自己大邮包上。
他骑上自行车,就往外面走,直奔河边。
要连人带自行车,一起乘船,到下一个大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