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第347章 百草堂之玉米(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最新章节。

玉米须解危记

清末民初的青溪镇,初秋的雨总缠缠绵绵落个不停。镇东头的石板路被淋得发亮,泥水顺着路缝往低处淌,却没冲散百草堂飘出的药香——那是当归混着陈皮的温厚气味,裹在潮湿的空气里,成了镇上人心里最安稳的味道。

百草堂的门板刚卸下半边,就见个壮实汉子被两人架着过来。汉子裤腿卷到膝盖,小腿肿得像灌满了水的布袋,一按一个坑,眼白泛着淡淡的黄,正是村里种玉米的好手郑钦文。他一进门就往门槛上坐,粗声喘着气:“王大夫,您快瞅瞅,昨儿帮李婶收玉米淋了雨,今早就肿得走不动道了!”

王宁从柜台后站起身,他穿件浆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袖口沾着点点药渍,手指关节粗大——那是常年捻药、切药磨出的厚茧。他蹲下身,指尖搭在郑钦文的脉上,眉头渐渐皱起:“脉象沉缓,舌苔黄腻,是湿热壅滞在体内,水湿排不出去才肿的。”说着转头喊:“张阳,抓冬瓜皮三钱、赤小豆五钱,再加两钱茯苓,先煎一剂给他喝。”

柜台后的张阳应了声,他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素色长衫上别着个绣着甘草图案的香囊,动作麻利地从药斗里抓药。药秤的秤砣轻轻晃动,他一边倒药一边念叨:“郑哥,您这病可不能拖,昨儿西头的赵老栓也肿了,喝了济世堂的药,今晨反而起不来床了。”

“孙玉国那厮的药能信?”郑钦文啐了口,“他给我开的‘消肿药’,喝了肚子直响,肿倒没消半分。”这话刚落,门外又涌进来几个村民,有扶着老人的,有抱着孩子的,都说自己或家人腿肿、尿少,症状跟郑钦文大同小异。

王宁的妻子张娜从账房里出来,她穿件蓝布短褂,手里攥着账本,脸色有些急:“当家的,这三天来瞧水肿的人都快二十个了,咱们的冬瓜皮和赤小豆都快用完了,可药效却越来越慢,刚才李婆婆喝了两剂,腿还是肿着。”

王宁接过张娜递来的账本,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字迹,心里沉了沉。他行医二十年,从没见过这么集中的水肿病,按说冬瓜皮配赤小豆是治湿热水肿的常用方,怎么到了青溪镇就不管用了?

“哥,会不会是药材的问题?”刚在后院晾晒药材的王雪走了进来,她梳着两条麻花辫,辫梢系着红头绳,背上还背着个装满玉米须的竹筐——那是早上帮村民收玉米时,顺手捋下来的。“我刚才晒药时,闻着有些赤小豆好像有霉味,会不会是受潮了?”

王宁立刻走到药斗前,抓了把赤小豆凑近鼻尖闻。确实有股淡淡的霉味,他又翻出冬瓜皮,边缘也有些发黑。“难怪药效不行,”他叹了口气,“这雨下了半个月,药材潮了就容易变质。可现在镇上就济世堂有存货,孙玉国肯定会坐地起价。”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轻响,林婉儿掀着油纸伞走了进来。她穿件素白的布裙,裙摆沾了些泥点,腰间挂着个装着罗盘和符咒的布囊,头发用根木簪挽着,脸上带着几分清冷。“王大夫,我刚从山那边过来,见不少村民在玉米地里发愁,说玉米熟了没人收,家里人都病了。”她目光扫过屋里的村民,最后落在王雪背上的竹筐上,“这玉米须,你们是打算扔了?”

王雪愣了愣,点头道:“是啊,收玉米时捋下来的,留着也没用。婉儿姐,你问这个做什么?”

林婉儿走到竹筐边,捡起一根玉米须。那玉米须呈棕黄色,纤维柔韧,还带着淡淡的玉米香。她抬头看向王宁,眼神亮了些:“王大夫,《本草纲目》里说‘玉蜀黍须,性平,味甘淡,主利水消肿’。我幼时随师父走山,见山民水肿,就用新鲜玉米须煮水喝,效果不比冬瓜皮差。如今药材受潮,不如试试用玉米须入药?”

王宁皱了皱眉,他行医多年,倒没怎么用过玉米须。张阳也有些犹豫:“婉儿姐,这玉米须随处可见,真能治病?我老家也种玉米,都是当废料扔了的。”

“是不是废料,试试就知道了。”林婉儿将玉米须放在桌上,“郑大哥的病最急,不如先给他用玉米须煎水,加在原方里,看看效果。若是有用,村民家里有的是玉米须,既不用求孙玉国,也能省下药材钱。”

王宁看着桌上的玉米须,又看了看痛苦呻吟的郑钦文,咬了咬牙:“好,就按婉儿说的办!张阳,你去村里收新鲜的玉米须,要挑颜色棕黄、没霉点的,越多越好。王雪,你把这些玉米须烘干,注意别烤焦了。张娜,你去给村民们倒碗热水,安抚下他们。”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张阳揣着钱袋往外走,雨丝打在油纸伞上沙沙响,路边玉米地里的玉米穗沉甸甸垂着,金黄的玉米粒裹在绿皮里,玉米须像淡褐色的丝线垂下来,风一吹就轻轻晃。他挨家挨户敲门收玉米须,村民们听说能入药治病,都乐意把捋下来的玉米须找出来,有的还专门钻进玉米地,新鲜的玉米须带着露水,攥在手里湿漉漉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药师,你看我这玉米须行不?”村民老李捧着一布兜玉米须迎出来,他手上沾着黑泥,指甲缝里还嵌着玉米叶的绿渣,“昨儿个济世堂的刘二也来收,给的钱比你少一半,我寻思着还是给百草堂靠谱。”

张阳接过布兜,指尖捻起几根玉米须——颜色发暗,还带着点霉味,他皱了皱眉:“李叔,您这玉米须放多久了?得要新鲜的,没发霉、没虫蛀的才行。”老李一拍大腿:“嗨,我还以为陈的也行!等着,我这就去地里捋新的!”

等张阳收满两大筐新鲜玉米须回到百草堂时,王雪已经把早上的玉米须烘干了。她坐在后院的石板上,竹筛里的玉米须呈浅棕黄色,蓬松柔软,阳光透过雨云的缝隙洒下来,在玉米须上镀了层淡金。“张阳哥,你看我烘的行不?我每隔半个时辰就翻一次,没烤焦吧?”

张阳拿起一根闻了闻,有股淡淡的清香,笑着点头:“比我老家母亲烘的还好,这下能入药了。”两人刚把玉米须搬进药房,就听见前堂传来争吵声,走近一看,是个村民正指着王宁的鼻子骂,地上还摔着个药碗,药汁洒了一地。

“你这庸医!用玉米须这种废料骗钱!”村民捂着肚子,脸色发白,“我喝了你的药就恶心呕吐,孙掌柜说了,你这是拿没用的东西糊弄人!”

王宁脸色沉了沉,他刚想解释,门外突然涌进来更多村民,七嘴八舌地说:“王大夫,听说你用玉米须治病,是不是真的啊?”“孙玉国说玉米须是喂猪的,你怎么能给人喝?”“我家老婆子喝了药,现在还头晕呢!”

张娜急忙挡在王宁身前,大声说:“大家别听信谣言!我们用玉米须是有依据的,《本草纲目》里都有记载!”可村民们根本听不进去,有的转身就往济世堂走,有的则站在门口犹豫。

林婉儿从后院走出来,她手里拿着两根玉米须,一根是刚收的新鲜玉米须,另一根则是从村民摔碎的药碗里捡的——那根玉米须颜色发黑,还混着几片干枯的玉米叶,一捏就碎。“大家静一静,”她声音不大,却让嘈杂的前堂瞬间安静下来,“你们看,这两根玉米须不一样。我们百草堂用的是新鲜烘干的玉米须,纤维坚韧,有清香味;而让大家不舒服的,是这种掺了玉米叶、还发了霉的假货。”

说着她转身进了厨房,很快端来两碗水,一碗放进百草堂的玉米须,一碗放进那根假货,放在火上煮。不一会儿,第一碗水清澈带浅黄,飘着淡淡清香;第二碗水则浑浊发黑,还泛着一层霉沫,闻着有股酸味。

“这就是区别,”林婉儿指着两碗水,“我们用的玉米须煮水清澈,能利水消肿;而假货煮水有毒,喝了自然会不舒服。是谁给你们的假货,大家心里应该清楚。”村民们你看我、我看你,刚才骂人的村民脸色通红,小声说:“是……是济世堂的刘二给我的,他说这是百草堂的药……”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马蹄声,药材商人钱多多掀着马车上的布帘跳下来。他穿件锦缎马褂,手里拿着个算盘,脸上堆着笑:“王大夫,我来收药材啦!哟,这是怎么了?”

王宁把事情跟钱多多说了一遍,钱多多立刻皱起眉:“孙玉国这是昧着良心赚钱啊!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南方很多地方都用玉米须治水肿,去年我在江南,见大夫用玉米须配茵陈,治黄疸水肿可管用了!”他走到那碗清澈的玉米须水前,喝了一口,咂咂嘴:“这才是正品玉米须,有股清甜味,假货我一尝就知道。”

有了钱多多的作证,村民们终于明白是孙玉国搞的鬼。刚才骂人的村民上前给王宁作揖:“王大夫,对不住,我不该听信谣言,错怪您了!”王宁摆摆手:“没事,大家也是担心病情。现在误会解开了,我们继续用玉米须治病,保证让大家尽快好起来。”

雨停后的青溪镇,空气里裹着泥土与玉米的清甜。百草堂的后院里,竹筛晒满了棕黄的玉米须,风一吹便轻轻扬起,落在王雪的蓝布裙摆上。她正蹲在石臼旁,将烘干的玉米须捣成碎末,动作轻缓,生怕弄散了那股淡淡的药香。

“雪儿,玉米须末筛细些,方便入药煎服。”王宁从药房走出来,手里拿着郑钦文的诊脉记录,眉头舒展了不少,“昨晚给郑大哥加了五钱玉米须煎剂,今晨他说腿肿消了些,能扶着墙走路了。”

王雪眼睛一亮,手里的石杵更快了些:“真的?那玉米须真比冬瓜皮管用!我今早去给李婆婆送药,她还说喝了玉米须水,小便比之前顺畅多了。”

正说着,张阳背着半袋新鲜玉米须回来,额角沁着汗,香囊上的甘草绣纹被汗水浸得有些深:“王大夫,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捋玉米须,说要给咱们送过来。李叔还说,等病好了,要把自家最好的玉米种分给咱们,让咱们明年也种些,留着入药。”

王宁接过玉米须,指尖捻了捻,纤维柔韧,带着露水的湿气,满意地点点头:“告诉村民们,不用送太多,够咱们入药就行。另外,你去把茵陈和栀子各称出十斤,用防潮的油纸包好,放在药房最里面的架子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阳愣了愣:“王大夫,您要这么多茵陈和栀子做什么?之前治水肿,用冬瓜皮和赤小豆就够了。”

“不一样。”王宁走到柜台前,铺开一张纸,拿起毛笔蘸了蘸墨,“你看,村里的病人虽都是水肿,但症状有轻重。像郑大哥这样眼白泛黄的,是湿热伤了肝胆,得加茵陈和栀子利湿退黄;而李婆婆那样只是腿肿、小便少的,单用玉米须煮水就行,加些红糖调味,老人孩子也爱喝。”他一边说一边写,很快拟出两张药方,一张是“玉米须八钱、茵陈三钱、栀子二钱”,另一张是“玉米须五钱、红糖一钱”。

林婉儿这时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个小陶罐,里面装着些褐色的粉末。她走到王宁身边,将陶罐放在桌上:“这是我用民间的方子做的玉米须散,把玉米须烘干后磨成粉,用温水送服,适合不方便煎药的村民。刚才我去西头的赵老栓家,给他服了一勺,他说肚子不胀了,想起来走动走动。”

张娜从账房里出来,手里拿着个账本,笑着说:“当家的,刚才钱老板派人送来消息,说他在南方找到了一批优质的玉米须,要是咱们不够用,他可以帮咱们运过来。另外,他还说要把咱们用玉米须治病的事写进他的药材记里,让更多人知道玉米须的用处。”

王宁点点头,心里暖融融的。他看着眼前的众人,张阳忙着整理药材,王雪细心地筛着玉米须末,林婉儿在一旁研究药方,张娜则在账本上认真记录着每一笔药材的出入。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他们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被御兽叫妈后,我被一路带飞!
被御兽叫妈后,我被一路带飞!
关于被御兽叫妈后,我被一路带飞!:写在前面:本文女主无CP,也没孩子,多子多福系统只是单纯的金手指。——————江星穿越了,还自带金手指:多子多福系统。——————系统说明的内容是:平平无奇少女江星穿越修仙界,只有五系杂灵根的她本是修仙界最底层,但拥有好孕体质的她多子多福,且个个天赋异禀。大女儿天生精通万法,各种术法信手拈来。二女儿身负万年难得一见的剑骨,是天生的剑修好苗子。大儿子天生丹修体质,
彩云易碎琉璃脆
渣了仙门大佬后,我被死缠不放了
渣了仙门大佬后,我被死缠不放了
关于渣了仙门大佬后,我被死缠不放了:慕灵一睁眼,成了古早龙傲天修仙文里,注定被男主风息州一剑斩作飞灰的作死白月光。此刻,她正指着未来横压诸天的至尊鼻子,极尽羞辱之事:“你也配得上本仙子?按照剧本,她将踩碎风息州最后的尊严,成就他黑化逆袭的起点,然后……被他亲手碾进尘埃,神魂俱灭。慕灵看着眼前少年隐忍的眼眸,想到他未来的潜力。若是能借他的势,夺他的资源,她的飞升之路,岂不是能顺畅些?众目睽睽之下,
昼之之
俘获极品女神,享受肆意人生
俘获极品女神,享受肆意人生
关于俘获极品女神,享受肆意人生:都市、神豪、恋爱、日常、多女主、懂?醉酒告白绝美总裁,苏晨闯下了滔天大祸,面临失业危机......关键时刻,恋爱辅助系统激活!提升女神与自己的好感度,就可以获得超级丰厚的奖励!从此刻开始!金钱、跑车、豪宅、股份......一切美好的事物,接踵而来!苏晨原本的社畜人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生啊,就该这般潇洒肆意......
笔忆江南
危险物种?换个星球就能吃!
危险物种?换个星球就能吃!
关于危险物种?换个星球就能吃!:那一年,危险物种泛滥全球。巨翅怪鸟,龅牙兔子,三眼毒蜥……各种异兽占领城市,人类领地彻底沦陷。一名异生生物研究员无奈逃出母星,再睁眼时,穿进了蓝星一个已经咽气的病人身上。本以为能在新的星球开启和平美好的新生活,体内一个声音提醒她:凡新顿时严阵以待:什么,这里也有危险物种?!!下一秒,她看到碗里香气四溢的鹅汤,陷入了沉默。……食纪元3028年,凡新认证成为修士,自此
山仞一
穿越兽世后,恶雌被兽夫们追着宠
穿越兽世后,恶雌被兽夫们追着宠
【穿越+兽世+空间+恶雌逆袭+一雌多雄+流放】穿成兽世恶雌,开局就差点卖了兽夫的崽?一觉醒来,吴月月成了兽皇城声名狼藉的小公主,不仅强掳三位贵族兽夫,还因罪行被流放荒岭。兽夫伤痕累累、幼崽瑟瑟发抖,幸好她自带空间金手指,开局激活医疗功能,治伤、护崽、喂饱一家子!虎浪警惕仇恨,连焦冷嘲热讽,牙光沉默如冰,还有失忆美人吴捡乖巧喊“妻主……吴月月表示:别慌,我先洗白,再养家,兽世求生也能温馨带娃、撩夫
二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