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顺太祖》最新章节。
徐晨听到这话,差点笑出声来了,魏忠贤就是天启皇帝推出来给东林党打擂台的,甚至打击东林党就是天启皇帝的授意。
接下来的诗会就有点无聊了,现场都是对魏忠贤的口诛笔伐之言,还有人想劝说天子迷途之返,亲贤臣,远小人,好像天子按照他们的话做了,就能改善大明此时的局面,盛世就会到来,政键的水平很初级,很天真,农村老大爷的政键的水平都比他们高。
这些人并没有深入了解阉党和东林党争斗的本质,连商讨对付魏忠贤的办法都没有,这场诗会的目的好像是为了满足自己情绪的宣泄,同时表现出自己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品格,连东厂大太监都是说骂就骂。
徐晨听的直摇头,眼前的读书人让他想到了那些开屏的孔雀,明朝读书人的质量差到这种程度,难怪最后被满清夺了天下。
桑文发现现场就徐晨没有发言,甚至对其他学子发言更是有鄙视,好奇问道:“先生有不同看法?”
刘勇也跟着说道:“对,先生您还没有发表看法。”
徐晨摆手道:“先贤有言,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某在米脂乡下,对京师之事不甚了解,不便发言,免得说错,徒为人笑。”
徐晨的话让众人都不满意,这不说他们是妄语之辈,一个秀才不满冷哼道:“先生不是怕了阉贼,才不敢发言。”
“奸臣当道,贤臣被害,国家如此衰败。我辈士人当奋力抗争,先生难道就没有想法吗?”
徐晨本不想发言的,但又想一想,想要找同伴总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政治主张,有一批追随者才好筛选同伴。于是说道:“东林党和阉党的争斗某不是很清楚,但各位说东林六君子都是贤者。
天启元年,天子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等及御史左光斗保护登基,也就是说在天启元年到天启五年间,朝廷掌权的都是东林君子,但这些东林君子又做了什么利国利民之事,是对外打赢了战争,保卫了国家,是对内兴修的水利,赈济的灾民了,还是让国库充盈,天下太平了?说东林君子是贤臣,天启元年众正盈朝,难道这5年来天下是太平盛世?”
“呃!”刘永眉头紧皱,他忽然发现自己即便是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到东林六君子在这五年做了什么利国利民之事?
“天启元年,三月乙卯,努尔哈赤兵取沈阳,总兵官尤世功、贺世贤战死。总兵官陈策、童仲揆、戚金、张名世帅,诸将援辽,战于浑河,皆败没。壬戌,金兵取辽阳,经略袁应泰等死之。
辛酉,陕西都指挥陈愚直以固原兵入援,溃于临洺。未几,宁夏援辽兵溃于三河。
九月壬寅,葬贞皇帝于庆陵。乙卯,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反,杀巡抚徐可求。”
徐晨把天启元年到五年发生的重大的军事事件和灾害都说了一遍。
刘永他们才骇然发现,这五年时间大明对外战争屡战屡败,对内水,旱,蝗,地震等天灾不断。
平时他们不了解绥德之外的事情,只感觉这几年旱灾频繁了一些,却没想到整个大明天灾人祸居然如此频繁,大明局势居然变得如此岌岌可危,说是王朝末日也不为过。
天启五年还可以说魏忠贤是祸国殃民,天人感应,所以老天降下这些灾害。
但天启元年到四年掌权的都是东林君子,众正盈朝,怎么老天还降下这么多灾祸?
难道东林君子才是奸臣?
刘永心中冒出这个胆大包天想法,但很快就摇头道:“不可能,不可能。”
徐晨这里的讨论引起了刘南卿的注意,他们也走过来,而后就听到徐晨说天启元年到五年朝廷发生的事。连王学正都高看徐晨一眼了,这么繁琐的朝政信息徐晨都能了熟于心,能写出《英雄记》徐晨还是有真学识,最起码博闻广记。
刘南卿压抑不满道:“搬运工先生此言何意?是想说东林君子才是奸臣吗?”
徐晨淡然道:“某没有这个想法,但所谓东林君子对外不能平定女真叛贼,对内不能安抚好天灾带来的流民,说句无能并不为过,当今天子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想换一批人上位,改善大明的局面?”
四周的读书人脸色大变,这种想法他们从来没想过。现在一想,自己要是天子,每天都接收到天灾人祸的奏折,兵败的奏章,但朝廷内阁却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不要说忍五年时间,就是两年时间也忍不了。
刘南卿勃然大怒道:“妖言惑众,天灾其实岂是人力能阻挡,女真也不是东林君子时期才叛乱的。”
徐晨道:“当今的天子可不这样看,他虽然感激东林君子,但也要保住大明的江山,谁有笔?”
桑文当即拿出一支毛笔道:“先生请用。”
徐晨当即把毛笔沾到茶水当中,然后在案台上画了一个简易的大明地图道:“现在大明在三个方向上面临军事的威胁,辽东的女真叛乱,海上郑之龙刘香叛乱,还有就是西南的安奢之乱,这三处叛乱每个都非常棘手,每个方向的军事开支最起码是300万两以上,也就是说朝廷为了应对这三处的叛乱,每年就要支出上千万两。
同时大明境内也不安稳,天启元年,黄河在河南、山东等地多次决堤,淹没农田、村庄,导致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
天启四年,长江、淮河流域暴雨成灾,江南地区农田被毁,粮食减产。
天启四年到现在,陕西、山西、河北等地持续干旱,土地龟裂,农作物绝收,
天启四年河南、山东等地爆发蝗灾,蝗虫过境后“赤地千里”,粮食颗粒无收。
徐晨指着大明土地道:“大家看看,整个大明北方天灾不断,也就江南地区稍微安稳,天子想要安顿好灾民,朝廷每年又要多出上千万两的开支。”
各位现在天子面对的就是这个局面,平叛和赈济灾民,朝廷每年多出两千万两银子,这个钱朝廷必须得出,不出则天下大乱,但出钱朝廷入不敷出,显然东林贤者没有办法帮助天子筹到2000万两银子。
甚至天子想要筹钱,就只能从还算太平的江南入手,但出身江南的东林贤者显然会阻止天子的行动,所以天子弃用东林君子,启用更加能收刮钱财的阉党是必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