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顺太祖》最新章节。
徐晨在诗会上所言之事,已然在米脂县官场中传得沸沸扬扬。那些尚未入仕的读书人听闻后,个个激动不已,仿若觅得救世的良方。然而,整个米脂官场却如寒蝉般噤声,对此事不闻、不问、不理。
这情形,恰似当年道光皇帝时的“鸡蛋之事”。谁人不知一个鸡蛋实则连三文钱都不值,可在道光皇帝面前,却只能谎称五两一个,否则便是得罪这一系列的内务府官员。
如今这盐税背后,牵涉着上千万两银子的巨大利益,早已被大大小小的官员、贵族以及士绅们瓜分霸占。就拿艾强家族来说,宁夏卫在宋代乃是盐州,此地盐池众多。走私私盐,便是艾家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凭借这等财路,艾家方能豢养几百家丁。没了这笔收入,朝廷又不给饷银,艾家这武将世家的架子,怕是再也撑不起来。
这些武将家族与地方官吏,皆不愿盐税之事传入天子耳中,故而纷纷主动封锁消息。以至于在延安府之外,知晓此事之人亦是寥寥无几。
而公然道出盐税问题的徐晨,已然被这些大家族恨之入骨。若不是消息传播发酵的时日尚短,加之徐晨声名在外,真不知会有多少家族欲对他暗中下手。
刘永不清楚这其中内幕,惊愕道:“我等所作所为,皆是为了救国救民啊!若没有纺织厂,那上千流民该如何是好?倘若因此引发民乱,那局面可就不堪设想呐!”
艾强满冷哼道:“这还不是那狂徒自己惹下的祸事!原本没有他施粥,那些流民自然会南下而去。可就因为他这一搅和,流民反倒都滞留在米脂县了。”
艾强这类人,对徐晨施粥之举痛恨至极。在他们看来,徐晨越位了,以往大家糊里糊涂也能相安无事,偏生徐晨这般行事,让他们在众人面前无所遁形。这本该是县衙处理之事,他却非要横插一脚,如此坏了规矩之人,实在可恶。
刘永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道:“叔父,您这岂不是以邻为壑?况且这也绝非解决问题的良策啊。流民即便走了,也不会凭空消失。我等大同社成员曾深入讨论过,唯有将流民转化为工匠,给他们一份差事,才是解决流民问题的上上之选呐。”
官场上,哪个不是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艾强见刘永这副愣头青模样,一时有些无奈。但旋即,他神色一惊,起身问道:“永哥儿,你方才提及的大同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刘永道:“叔父有所不知,我等与徐先生志同道合,于昨日共同创立了大同社。我等同社之人以实现天下大同为毕生志向,近期的要务便是安置这些流民。”
艾强听闻,放下手中书籍,道:“永哥儿,你且详细说说。”
刘永遂将大同社建立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向艾强讲述了一番。
艾强强抑内心的激动,道:“五两银子,老夫便与你签订那块地的地契。”
艾强虽对徐晨并无好感,却对其创立的大同社颇感兴趣。这皆因东林党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东林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竟能通过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进而影响朝堂局势。上可联合朝廷官员,下能获取地方士绅的支持,将各方力量汇聚一处,以抗衡皇权,一度掌握了朝廷的柄权,为江南的地主士绅争取了好些利益。
虽说如今东林党正遭受阉党的打压,但却为地方士绅豪强指明了一条新的对抗皇权之路。
徐晨的名声虽比不上顾宪成那般响亮,可凭借一部《英雄记》,在当地亦颇具声望,这大同社没有起色还无所谓,但要真像东林党一般成为朝廷巨阀,那对米脂,陕西,乃至整个北方官场都是巨大的变动。
艾强心中暗自盘算,等徐晨这些年轻人把大同社的架子搭建完备,他们便可寻机取而代之。
刘永满心欢喜得了地契,甚至还以六钱银子一石的价格卖下了那些本应该赈济灾民的陈粮。
艾强望着他的背影,拍手赞道:“安置流民,助力农事,这大同社,好呀!”
且说米脂县的书铺这边。
徐晨的马车上已然装满了钢管及其他物资,要建设一个容纳上千人作坊需要的物资极其多,徐晨身后还有20辆载满了货物的独轮车,这些都是建设用的工具。
他与东叔作别道:“东叔,这段时日承蒙您诸多关照,侄儿这便要回去了。”
东叔捻须蹙眉,忽拽住徐晨衣袖低语:“贤侄且慢,老夫有肺腑之言。前几日得闻诗会之事,汝竟当众道破盐税积弊!“
他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声音愈发急促:“汝可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刘南卿借诗会邀名,汝却夺其锋芒,更揭破千万两之数,此等行径实非智者所为!“
此前东叔一直忙于印刷书本之事,这几日事务刚步入正轨,才听闻徐晨在诗会上出风头的消息。这本不算什么大事,可他不该将盐税之事当众道出。
东叔虽身处低位,不太清楚其中复杂的利益纠葛,但是上千万两银子的巨额数目,便足以让他预感到此事背后隐藏的势力极为庞大。
那些隐匿于幕后的家族,就这样被徐晨揭露于众人眼前,他们会以何种手段对付徐晨,东叔实在不敢想象。
徐晨宽慰道:“东叔放心,侄儿以后不会再这般鲁莽行事了。”
米脂的大家族觉得徐晨狂妄,徐晨也没有把米脂这些所谓的大家族没放在眼里。在他看来,这些家族不过如冢中枯骨,徒有其表罢了。
瞧今日这光景,时至如今都没落下多少雨水,显然米脂又将爆发一场旱灾。可这些家族却浑然不知,依旧沉醉在自己的“盛世繁华”之中。
而徐晨如今,不但有大同社作为依托,更有上千流民追随,已然具备了与这些家族“掀桌子”的底气。倘若这些家族胆敢对他动手,他定不畏惧,大不了提前“掀桌子”,让大明的末日提前两年到来。
东叔道:“回乡下也好,且先避避风头。待日后风平浪静,东叔定当再邀你重返米脂县。汝须牢记‘谋定而后动’之理,切不可再图一时口舌之快,误了大事。”
徐晨恭敬道:“小侄谨记东叔教诲。东叔您亦要多多保重身体,小侄就此别过。”
待徐晨队伍走远,东叔忽然道:“书稿不要忘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