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顺太祖》最新章节。
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二十九日,大同工业区。
历经上千人耗时一半个月的辛勤营建,这工业区已然是焕然一新。往昔那坑坑洼洼的土地,如今已被平整得极为开阔。
能容纳上千人一同用餐的食堂、收纳各类工具的仓库、储存粮食的粮仓,还有纺织作坊、木匠作坊等,皆已全面以砖石修筑而成,再不见当初那般简陋寒酸的模样。
刘永抬手遥指着远处的工地,说道:“那边一片乃是居住区。依照先生的吩咐,先修筑带有火炕的大通铺,务必争取在天冷之前,让所有人都有安身之所。此处是澡堂,已然快要竣工,过不了几日,大伙便能在此处洗漱。”
说着,众人便步入工业区。这工业区内有两个主要作坊,其一乃是织布的纺织作坊,另一个则是木器作坊。纺织厂主事陈子昂笑着介绍道:“此处便是咱们大同工业区的核心所在啦,整个工业区的运作,可全仰仗着纺织厂赚的银钱呢。”
言罢,几人走进纺织厂。一踏入厂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巨大的水池。只见纺织厂的女工们,有的正忙着搬运毛料,有的则将毛料倒入一个池子里进行浆洗。这般繁重的体力活,累得她们个个汗流浃背。毛料经过浆洗,除去杂质与羊脂后,再被放入一个清澈的水池中,最后被搬到小推车上,运往专门的晾晒场。
徐晨见状,微微皱眉道:“这般劳累的活儿,理当让青壮男子来做才是。”
陈子昂赶忙解释道:“先生有所不知,这纺织厂内向来皆是女子。若有男子在此,恐对这些纺织女工的名节有损呐。况且,她们的丈夫也断不希望有其他男子在此处。”
徐晨听后,不禁微微一愕,这才恍然想起,如今身处的乃是封建社会,要不后世会有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这句话,封建制度对生产力的限制是全方位的。
说话间,另一批女工将晾晒好的羊毛搬运进来。此处设有专门的梳毛机,能把那乱糟糟的羊毛梳理成一个个毛团。这些毛团随后被搬运至下一个车间。此车间内,摆放着两架二十锭纺织车,四位纺织女工不停地操控着纺纱车,动作娴熟,快速地将毛线纺成纱线。
众人穿过纺纱区域,便进入了织布的地方。只见二十五架纺织机整整齐齐地排列其间,二十五位纺织女工正忙碌地操控着这些纺织机。她们或是踩踏踏板,或是拉扯绑着飞梭的绳子,织布的速度极快。这般大规模的生产场景,着实颇为吸引人,众人皆沉浸在这忙碌有序的生产氛围之中。就在徐晨观察的这一小会儿,一指宽的布便已然织出。
陈子昂面带笑意,说道:“多亏先生想出改进纺织机效率的妙法,如今咱们每日能织出六十匹布。按照当下的市价,这可值二十七两银子。”
徐晨接着问道:“咱们积累下的银子,可够给大伙发一个月的工钱?”
陈子昂闻言,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暂时还不成。虽说如今纺织厂盈利不少,可这工业区的花销同样巨大。就说这工业区到现在,光是购买的砖头,便有十万块之多,这可就花了将近三十两文银呐。在四周村落购置木料,又花了六十两。还有那稻草、木柴、蔬菜等物,又耗费了将近三十两。
购买各种工具、铁钉等铁器,又是两百两银子。买那陈麦千石,更是花了六百两。给大铁锤的炼铁厂投入了五十两。
打井队的花费也不少,购置五套打井设备,花费240两,又订购了五套设备,这又将近240两,在延安府订购了200个压水井龙头,500根长三尺以上的铁棒,这些的花费是700两,如此算下来,大同社已然花费了两千两百两银子。咱们大同社到如今尚未回本。
若是给这上千号人发工钱,一日便需十两银子,再加上每日三文的伙食费,每日的开支就是13两。这几乎能抵消纺织厂的利润。
如此一来,工业区马上便会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况且先生又下达指令,要依照军中伙食标准,在工业区囤积够三年食用的口粮。如今咱们赚的银钱,大多都用来购置粮食了。若是没了纺织厂的利润,咱们大同社可就没法子囤积粮食喽。”
胡益堂也跟着摇头,说道:“某亦不赞同先生此想法。纺织厂虽有盈利,可这大同工业区尚在建设之中,日常开销实在庞大。
更别提先生还要求咱们囤积足够三年吃用的粮食,这无疑又是一笔巨额花销。若是给工匠们发俸禄,咱们便无力囤积粮食。如今大同社尚处于积累根基的阶段,大伙理应齐心协力,共筑家园。”
徐晨心中明白,未来陕西之地干旱恐将成为常态,在这乱世之中,手中有粮远比握着银子更为紧要。故而此前便严令刘永等人,但凡赚了银钱,即刻换成粮食囤积起来,而且还是依照大明士兵的标准,务必囤积足够吃三年的粮食。
大明军中士卒,一日口粮定为二升。如此算来,一千人一日便需两千升,换算成石,恰好二十石。若要囤积够三年食用的粮食,差不多得两万石之数。这米脂之地,粮食价格波动极大。每至秋收时节,每石麦子价格约莫在六百文上下;可在秋收之前,价格便有可能涨至七百到八百文。若是遇上灾年,一两银子甚至二两银子一石麦子,亦是常有的事。
依平均八百文一石麦子来算,两万石小麦便需一万六千两文银。这无疑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徐晨却神色洒脱,朗然笑道:“无妨!只要我等持续增添纺织机的数目,这工业区便断不会陷入入不敷出之境。切莫忘了,‘劳有所得’乃是我等大同社秉持的理念之一。况且诸位皆有家人要养活,发工钱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囤积粮食一事,对大同社而言确实至关重要。
徐晨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此事与发放工钱,并非不可兼得。为能囤积足够所有人吃三年的粮食,往后工匠们的俸禄,便用以购买粮食,囤于工业区的粮仓之中。而后给工匠每人发放粮票。
若有工匠想改善自家伙食,便可凭粮票来领取粮食。咱大同工业区虽需积累三年的粮食,但这粮食不一定要全由咱们自行囤积,亦可发动全体工匠一同为之。
再者,咱们既是生产布匹之地,断不能让大伙还身着这般破旧衣衫。不妨再开设一个裁缝铺,让工匠们用俸禄来购置衣物。还有,所有工匠终不能一直只睡大通铺,他们也该有自己的家,大家也有自己想要购买的货物,咱们可再弄一个杂货商铺,批量进货物,再以低价卖给工匠,
以咱们发行的粮票进行交易。比如一套家具该值多少粮票,一套房子又该值多少粮票,如此一来,发给工匠们的俸禄便能留存下来,他们所存的粮食,也依旧留在咱们这体系当中。”
徐晨原本只是随口说出一个设想,可说着说着,眼中愈发明亮。他赫然发现,这粮票体系竟可调动整个大同社体系内的财富,用以购买粮食,他完全可以在大同社和抗旱会内部粮本位的金融体系。
陈子昂与胡益堂二人听闻,沉思良久,而后说道:“如此安排,我等并无异议。”
其他人听了,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