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落门》最新章节。
孟获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身上汗涔涔的,后背的衣服都已经湿透。
一旦放松下来,他发现自己……其实很后怕。
这魏氏子带给他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这种感觉,很多年没有体会到 ,即便当初面对蜀汉超级牛人诸葛亮,他也没有这种感觉。
诸葛亮给人的感觉,是智珠在握,游刃有余,甚至还有如沐春风,化骨无形,在不知不觉中将你感化,融化,让你心甘情愿成为他的一份子。
而此子,流露出的却是一股危险的气息,与诸葛亮的那种,完全没有一丝雷同!
但很奇妙的是,一旦二人分开,那种危险的气息瞬间消失,那魏氏子顿时又转变了形象,又是那一副高高在上尊贵无比且随和谦和的君子之风。
孟获懵逼了。
他搞不清楚,到底是这个年轻人太高深莫测,自己看不透,还是自己的感官触觉出了问题,精神极度紧张紊乱之后,把那魏氏子想得过于复杂了。
但有一条,老蛮王十分百分万分确信——此子,非常人也!
众人轰隆隆莫名其妙地随着这魏侯爷来到大院中,许许多多的物资,整整齐齐地码放了十座小山,其中最值钱的,当然是盐巴、粮食。
孟获四人是最后出来的。
所有人都站在魏氏子身后左右,沈腾命人将那三个戴辣椒项圈的人叫到跟前,指着其中一座山,对他们道:“这,是你们的了。告诉我,这个,”他伸开手掌,掌心,竟然握着一个辣椒——
“这个,哪里来的?”
在后世沈腾的认识世界里,辣椒来自美洲大陆,原产地不在中国,应该是明朝时期,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欧洲人的海洋贸易带到中国来的。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在中国古代的南中之地发现了这玩意儿!
只要这里有这个,南中人民,全部南中人民不敢说,但对于部分南中人民来说,脱贫致富,算个屁的问题!
后世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时代人民的餐饮是多么的乏味。
文学作品里面,将古代的豪门盛宴描写得如何活色生香,所谓酒池肉林,所谓饕餮盛宴,所谓醉生梦死,所谓通宵达旦……
其实真正的,这些,只存在于文学作品里。
因为这个时代,铁锅没有流行,所谓的“煎炒烹炸”,有“煎”有“烹”有“炸”,唯独没有“炒”。
而后世人的生活中,“炒”才是第一重要的菜肴制作技术。
而“煎烹炸”呢,却缺少了后世许多大料,比如最基本的辣椒、桂皮、香叶、酱油、醋、料酒、味精、鸡精、滑肉粉……
所以,你能吃到的烤肉,除了食盐之外,基本上就再无其他调味品。
那么这个时代的人们就不吃辣不?
非也,非也。
有吃,但辣的原材料,可不是各种辣椒,而是——芥子。
中国人食用芥子的习惯由来已久。
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制辣汁之芥子,陈者绝佳,所谓愈老愈辣是也。以此拌物,无物不佳。”(制作辣汁的芥子,越陈越好,都说越老的芥子越辣。以这样的调味品烹调出来的菜肴都是很美味的。
但很多后世爱用的佐料,其实在古代,也有,只不过没有被大面积使用而已。比如目前享誉成都府的,被皇帝陛下亲口承认的“马氏烤肉”,其“十三香”里的佐料,与后世的烧烤料相比,并不逊色。
当然,那得益于人家马岱长年累月在各地战斗,野外生存经验极其丰富,对于这些佐料的使用,便比常人多了许多经验。
也因此,马氏烤肉,才有了今日“冠绝成都”的美誉。
后世的任何一个会做饭的人,若到了这个时代,都会为饮食感到憋屈郁闷。
还有,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粮食依然是小米,也就是所谓的“粟米”。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时代谷物类的脱壳是一个极为繁琐的工作,全靠体力“舂”。即便在前朝武皇帝时期,已经出现了水力锥,但那也仅限于在关中地区,而在其他广大的地区,根本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所以,稻米想要真正成为广大中原人民餐桌上的主角,还早着呐。目前而言,以稻米为主食的,还仅限于南方区域,也就是五岭以南。
而实际上,也就在这个时代的交趾缅国(越南缅甸老挝)等地,稻米种植技术已经十分先进了,亩产量也已经来到不错的地步,大约相当于后世的800斤。
而中国北方的粟米,亩产估计还停留在300斤左右,根本没有可比性。
麦子呢?
这种作物在中国北方,也是重要的主粮之一,但是,人民对他的感觉很不好,因为人们吃的麦子,还叫“麦饭”,就是将麦子煮熟了,直接吃。将小麦碾磨成粉面,尚未流行。
而小米呢,易种植,好管理,对土壤气候的要求非常低,只要是泥地,种子撒下去,别不用管了,如杂草一般泼辣实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做饭时更是方便,只要水烧开了,倒进去,搅拌搅拌,舀起来就能吃,干一点稀一点无所谓,耐饿,营养价值还极高。
这个时代的吃食,还是自然原始绿色为主,其实更确切的说法,就是生活品质还比较低。
后世餐饮的很多调味品,中国并不是没有,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还没有被流行。
胡椒香料等,产于后世南亚部分国家不假,但八角、桂皮、肉桂、香叶、孜然等,中国并不缺少。
沈腾遇到豹子那次,其实就是想到林子里找找沙葱什么的,这是一味非常常见的,但却非常好的佐料,野生沙葱,香气葱郁,且有辛辣味儿蕴含其中,是面食肉食最好的佐料。
作为一个后世人,沈腾看待这个世界,自然与众不同。
南中,后世的四川重庆,本就是中国的饮食之都,而云南贵州,则更是各种佐料、中草药的种植基地,只要能够发现这些,对于未来的南中开发,非常有价值。
他在半道上遇到船帮老大龙五爷时,曾经承诺过,会帮船帮做一个长期规划,可能会改变船帮的未来,他没有说明,其实心里打的就是后世火锅的主意。
后世,天下火锅出重庆,这个天下皆知。
而火锅好不好,重点是底料。
底料的主要成分,第一是牛油,第二是辣椒,第三是花椒,然后有桂皮香叶等增香类佐料。
其中的桂皮,莫说南中了,就是成都江州,也应有尽有。
假若能提前将火锅整出来,风靡三国,根本就不用操心。沈腾的信心在于,其一,这个时代的饮食,是真的很乏味。其二,益州之地本就湿气甚重,后世来人的他岂能不知道成都平原,其实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盆地么?这个地方后世的人民为什么那么爱吃辣?
这与盆地湿热气候密不可分。
而船帮,对于传播火锅这个新物种来说,天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为火锅本就不需要高深技术,只要底料好,食材新鲜且普遍,万物皆可煮,要的就是一个味道。
船帮到处都有自己的门店货栈,更不缺乏人手。
船帮本也是出身底层,与人打交道,更是特长。
因此,当初遇到龙五的时候,地点也刚好就在后世的重庆江津一带,大江之畔,所以,沈腾当时就想到了这个事情、
这一路走来,他早已经发现了很多好东西,在后世,这些都是能换钱的宝贝儿,但在这个时代,却都藏在深山无人问津。
南中,更不缺金银铜铁锡等金属矿藏,在2000年后的心中国,有色金属矿场,基本都分布在南中地区。
而蓝靛更是举世第一。
秦时的寡妇清,不就是蜀中的第一富豪吗,堪称秦始皇时期唯一让皇帝敬重的女人,其主业就是蓝靛。
沈腾还知道,且兰原属夜郎,也是一个“多金”的地方,当年夜郎国的国王留下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汉国有多大?有我夜郎国大吗?”
夜郎自大,可不是人家真的没有见识的妄言,而是人家夜郎国实在“多金”的厉害,以至于都忘记了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