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落门》最新章节。
所以,他想多在南中各地走一走。
后世的南中区域,贵州的辣椒产业全球第一,云南的烟草行业,驰名天下,贵州及四川南部的白酒产业,天下闻名,西南区域的有色金属行业,中国顶流的存在……这一切,在沈腾看来,现在终于有机会去亲自走一走,说不定,就从中发现了商机呢。
至于最终具体到他能做什么,目前而言,一样心里没底。
但有一点,很清楚,他暂时还不希望在官方出现自己的名字。
他不想过早进入到官方视野。
离开平夷城,不随大部队到成都,选择在南中继续毫无目的地游荡,其实就有脱离官方视野的想法在内。以他在南中的这一番施为,其实想不进入官方视野,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沈腾却自认自己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
一旦现在入成都,面临的结果,很可能便是身不由己了,被调查,然后进入某个部门,进行栽培……
但第一关——调查——他就过不去。
别看现在他和老魏打得热乎一片,和南中的几位话事人也好得蜜里调油一般,但从政治层面上讲,人家怎么可能在没有彻底摸清你的身世背景的情况下,就委以重任?
再说了,即便调查没问题,进入政坛,也不是沈腾的首选项。在甚至可以说,在他所有的选项里,根本就没有这一条。
沈腾还是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首先,马忠这里就不答应。
对于马忠而言,沈腾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奇才。
其胆子之大,堪称髙绝,主动孤身入虎狼窝,更敢于以平夷城做局,以南中为饵,将所有异动者一网打尽,却又心善仁慈,不肯弑杀。
有句话说的很好,叫什么?好像是“心若猛虎,细嗅蔷薇”吧。显然,沈腾就是这样的一位人杰!
对于的人杰,又已经立下泼天也似的大功绩,事了拂身去,深藏身与名——这是几个意思?
自己的南中事件报告,该怎么写?朝堂上下问起来,那以身犯险的“魏氏子”是谁?自己该怎么写?
沈腾走了,自己几人如何向朝廷交代?
另外,从他偶尔流露出来的关于对南中区域的认知上来说,这是一个有大局观且有大智慧大谋略的人,这样好的青年才俊,怎么可能就轻易放走?
既然沈腾不愿意去成都,马忠其实是乐见其成的,他巴不得沈腾就在庲降都督府呆下来,自己是有权力选任幕府官僚的,一个庲降都督府长史,马忠自认这个位置还是拿得出手的。
但是,面对马忠的好意,沈腾还是干脆且又坚决地拒绝了。
他拒绝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他还不想穿越到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知道,就一脚踏进政治这个旋涡里去。
孟获更不想放沈腾走。
如果说马忠不希望沈腾离开庲降都督府的话,孟获则不希望沈腾离开南中。
在座的所有人中,对南中感情最深最纯的,自然非孟获莫属。
关于南中的未来,自从做了蜀汉的蛮王后,孟获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南中没有地方是他没有走过的,甚至还在成都朝堂上任了官职,但那又如何?他还是一点法子也想不出来。
为什么?
首先,蜀汉政府的工作重心不在南中,而在成都和汉中。对于蜀汉政府来说,专注成都平原的建设,足以满足政府所需,剩下的,便是倾注所有的力量,进行对外战争。
而对曹魏的战争,对于蜀汉政权而言,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天然桎梏,不得不做。因为你蜀汉自诩为大汉正统,那么,对于曹魏这样的伪政权,你打还是不打?
不打,显得你自己底气不足成色不足。
打,却又暴露出你自己的底气不足实力不够。
怎么办呢?
思来想去,暴露不足,总好过被人诟病你政权来历的不纯对吧。
另外,巴蜀之地,豪门大族巨多,而刘备的蜀汉却是一个外来集团为主的政权,对于这些豪族来说,蜀汉是不折不扣的剽窃者。即便你刘备姓刘又如何?人家刘璋就不姓刘了?人家的那个刘字,不比你这个刘字更有含金量?
而当初的刘璋政权,对于蜀中豪族是相当宽宥的,但现在的刘备政权却没有办法继续宽宥。
为什么?
因为,首先,这个政权的核心班底儿是刘备的老团队,大家跟着你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好不容易在这偏居一隅的地方成了气候,所得红利怎么可能不首先可着这些老人儿享受?
终其刘备诸葛亮的一生,都没有解决好蜀汉帝国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所以,诸葛亮不得不采取较为严苛的法治政治,图的就是一个相对的公平。
可是,这世上又哪里有什么绝对的公平?
荆州集团占据了政府高层,就连部队里的最大的蛋糕,也基本上都被荆州帮给瓜分了,人家益州土着们好不容易扶持了一个李严出来,而且李严的出身还不算血脉纯正的巴蜀土着,却还不是被诸葛亮给闲置了许多年,以至于最后落了一个那样的下场!
但是,对于荆州帮的核心成员来说,各种高位是占据了,但经济方面呢?各种经济资源都被巴蜀土着豪门抓得死死的,哪里曾经有一点油水留给别人?
巴蜀最大的经济版块,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不外乎盐铁和丝帛。而实际情况呢?
邛都的铁矿,几乎被以卓王孙陈氏豪族垄断,江阳郡阆中郡的盐井过千,却几乎被黄氏垄断,丝帛主要在成都府,张氏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产业,外来人可有谁能获得一丝机会?
就连蜀汉帝国的丞相诸葛亮又如何?其遗产不过薄田15顷,桑树800株。
诸葛亮也不过如此,其余外来人的经济资产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成都政府基本上一直都在和益州土着们斗智斗勇,从他们嘴巴里扒拉一些米粒出来,也就够政府开销了。哪里有精力顾及到南中来?
对于南中,只要不乱到不可收拾,乱到不收拾就不行了的地步,几乎都会被当做没有看见。
蜀汉的南中政策说到底,不过是“以蛮制蛮”罢了。而孟获这样的蛮王,就是用来“制蛮”的那个“蛮”。
所以,孟获这样的豪族,确实从蜀汉政府这里获得巨大的政治红利,以及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但对于南中人民来说,蜀汉政权其实很遥远,很模糊,大家没有从你这里获得一文钱的好处,你若还想着从这里搞点什么去,那对不起,大家就反了你也罢。
在于孟获而言,他其实算是南中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二人了,第一人不用说了,自然非李恢莫属。
孟获非常希望南中有个好前程,但十多年的努力下来,也只不过是将自己的藏银洞堆得满满当当罢了,只不过是将自己所在的三江口一带的族人们照顾得好一点罢了,只不过是在蜀汉政府财政枯竭的时候,献上一些为数不多的金银罢了……其余的,他什么也做不了。
南中不缺财富,木材、漆、丹、金属矿藏、骡马、盐铁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但都掌握在这些豪族蛮酋的手里,南中孟氏、建宁李氏,越巂杨氏、永昌吕氏……哪一个不是富可敌国?
自从来到平夷城,见识到沈腾这小子的种种神奇之处后,便坚定地认定,南中的未来,很大一部分就寄托在这小子身上。
“所以,小子,你哪里也不去,就在南中,干爹我穷得只剩下钱了,你可着劲儿地糟蹋去吧,三辈子也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