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落门》最新章节。
魏豹一动不动。
隔壁静了好一会儿,再度有声音发出,貌似还只那两人:“好像没人,赶紧走,再待一会儿,估计就难以脱身了。”
“还进酒楼吗?”
“你脑子是不是被门夹了?这酒楼还能保得住?”
“也是,走吧,再晚点,也许城门就关闭了。”
然后,那二人便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等了一会儿,再无动静,豹子悄然出来,也没有声张,上了二楼。市场那边他是不准备去了,自己都已经坐在歹人的窝点了,还去那里,有什么意义?
市场那边的烟火逐渐消失,说明那边的事情已经到了尾声,但奇怪的是,这里的伙计包括那老板,都已经不见一个,后院涌现出了许多兵卒,到处搜寻,这些人也许就是顺着地道出来的,搜寻到了这里。
豹子这时候才醒悟过来——感情这酒楼的人全部溜了!
“去你大爷的!”豹子狠狠给自己一巴掌,带着人施施然回府。再不走,接下来注定有许多麻烦。军队的人都出现了,而自己恰好出现在这里,说不清道不明的,真是无趣。
至于这个窝点,看未来事情的走向了,在那二人悄然离开前,魏豹倒是也有悄悄喵了几眼,那二人中年纪大一些的那个,相貌独特之处,印象深刻。
至于那酒楼的老板徐宪兵和老板娘李常梅,化成灰魏豹都能认出来。只是这天大地大,再见面也不知道会是何时了。
哎——一地鸡毛。
成都城的治安属蜀郡郡府与中军共同管辖。这是因为,成都,既是蜀汉帝都,又是蜀郡郡城。
蜀郡作为巴蜀之地的第一大郡,郡守的人选,基本上都是主政者最为信任的人,多为稳健之人。
刘璋时期,曾经闹过一个大笑话——北来的大名士徐靖被任为蜀郡太守(郡守),但到了刘备兵临城下困成都时,这徐靖竟然偷偷地想要打开城门,放刘备大军入城。
谁料想事情做得不够机密,竟然被刘璋的当场活捉了去。
于是,大家纷纷建议刘璋,立即诛杀此僚。
但刘璋思前想后,觉得自己反正也打不赢刘备了,干脆就留着这徐靖送给刘备当礼物好了,一时心软,就没有杀他。
等刘备入主成都后,却因为徐靖的“卖主求荣”行径,很不喜欢,就冷落了徐靖许久,后来还是法正和诸葛亮多次劝诫,刘备才又重新启用徐靖为司徒,算是高高挂起的那种,一点实权也没有,但地位高到无人可比。
刘备最信任的人,是法正。他对法正的信任程度,甚至超越了诸葛亮。
所以,刘备时代的蜀郡第一任太守,是法正。
接下来,杨洪(218年-220年)、王连(220年-223年)、杨洪(223年-228年)、射坚(228年-230年)、张翼(230年-232年)吕乂(232年-)。
目前,郡守太守为吕乂。
说起这吕乂来,身世也颇为曲折。
吕乂,字季阳,南阳吕氏族人,其父吕常,当初在汉政府任职,公派送刘焉入蜀为官,但他们这一行人入蜀之后,中原地区便开始汉末大乱,各地起义风起云涌,这吕常就没法返回中央,很快,便死在蜀中。
吕乂年少丧父,生活过得颇为艰难。但吕乂却好读书,弹得一手好琴,远近闻名。
年纪稍大一点,便告别族人,一个人千里迢迢入蜀祭奠父亲。
年纪稍大一点,吕乂便在蜀中脱颖而出,在刘璋时期,历任管理盐税的典曹都尉、绵竹县令、巴西太守,政绩卓着。
刘备入蜀后,吕乂又任汉中太守,几年前,迁蜀郡太守。
这吕乂为官清廉,生活俭朴,谦虚少言。
但吕乂最擅长的,其实还在经济方面,尤其曾经为诸葛亮北伐的后勤保障做出巨大贡献。
蜀郡的安全保障,社会治安等,本也是蜀郡的管辖范畴,但一来吕乂不擅长这方面,二来成都是帝都,中军的大本营本来就在这里,北有左右羽林二卫,南有虎步虎骑二营,所以,郡守府下属的治安司曹管辖着成都城内的治安,居民间的纠纷什么的,稍微大一些的案件,一旦军方介入,地方治安官僚们巴不得拱手相让。
尽管如此,吕乂在接到相关报告后,还是在第一时间,就将成都府右街小市场走水的事情,汇报到了尚书令蒋琬这里。
其实,这个时代,因为房屋多为木质结构,放走水就成了城市管理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水龙水车的配备绝不马虎,诸葛亮时期,甚至在成都城内专门设置了水龙队,功能如同后世的消防队。
尚书令府衙内。
蒋琬捧着一个大茶杯默默出神。
一个帝国堂堂首府尚书令大人,对于一个小小市场的小小“走水”事件,本该视若罔闻,整个帝国哪天不死人?哪天不走水?
但蒋琬却一反常态。
导致蒋琬发呆的,不是“走水”事件,而是导致“走水”的人——魏氏。
现在,但凡涉及到魏氏的事情,都不是小事情,根子还在该死的魏文长身上。再往根子上追究,还是在陛下那里。
魏文长的事情一直悬而未解,政府高层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出来,即便大家都知道这是挨千刀的和陛下相互较劲过程中达成了一种微妙不可言的默契,但是,魏氏可不仅仅就是一个魏延魏文长,而是偌大一个侯府,百余口子人。
更要命的,魏氏的五位爷在成都,原本就是横着走路的纨绔代表,现在好了,直接砸场子砍人兼放火烧屋了!
这性质,已经不是纨绔们的恶劣行径了,而是公然的挑战,挑战的对象,不是巡城衙门,不是中军府,甚至也不是他这个尚书令所在的尚书府,而是堂堂煌煌的《蜀科》。
谁也救不了魏氏了……
蒋琬也知道前段时间魏氏所受的冤屈,但那又怎样?该补偿你魏氏的,都已经补偿到位,你魏氏现在满门忠烈人满府紫衣贵,你府上的门槛都要被权贵们踏烂了,宫里的两位大佬都已经派了人多次前去问候——你还要怎样!
莫非,必须杀人立威不可?
“该死的魏文长!”
每当这个时候,蒋琬就特别想念对门的费祎。
在处理政务上,蒋琬的风格是中规中矩,按部就班;而费祎的思维则要跳跃许多,胆子也大,仿佛这家伙的脑回路和一般人不一样。
每逢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时,蒋琬从内心里就十分希望能有费祎在身边,大家磋商一番,最后拿出来的处理意见,往往能够比蒋琬一个人拿出来的意见更合适。
但这并不是说蒋琬不如费祎,而是两个人的风格不一样,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相互苟合之后,效果会更佳。
一代政治强人诸葛亮之后,蒋琬和费祎的这种诡异的变态组合,彼此主管的业务里,又互相有意无意地插上一脚,恰好是皇帝刘禅最希望看到的样子。
这也就是蒋琬和费祎,换个人,换个环境,二人绝对对皇帝刘禅一肚子气。但此时的蜀汉政坛上,奇葩的二人组因为都是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的,都对诸葛亮充满了知遇之恩,并且也都深知自己做不了一个完整的诸葛亮,那好吧,两个臭皮匠加起来,顶上一个诸葛亮,也好。
费祎没事儿就蹿到蒋琬这里来蹭吃蹭喝,明明都是同样的茶,他硬说蒋琬的就是比他自己的好喝。
其实蒋琬这里的抹抹茶都是家人前一天晚上赶制研磨的,而且这两人都不是茶品高手,往往也就是水煮沸了,抓一把茶末往里面一丢了事。
至于传说中的“风满楼”的那些末茶高手们随手抛撒,便能撒出许多花样来,他们是想也不敢想的。每天忙得脚后跟打屁股蛋子,哪里有那个花花心思!
蜀汉帝国的事情不多,但也绝不算少。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没有享受过那些,蒋琬和费祎二人自然也就没有那个心思。
现在,蒋琬捧着茶杯,却无心吃茶,一阵阵的头疼。
只要与那老狗魏延有关的,都让人头疼。
门外一阵风刮进来,蒋琬不用抬眼也知道,费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