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替嫁医妃:王爷他心动了》最新章节。
翌日清晨,金銮殿外鼓声隆隆,朝堂百官整肃以待。自北境大胜而归的萧靖寒身着轻甲,率领麾下得力副将数人,由内侍引领走上殿阶。殿前两列文武朝臣纷纷行注目礼,许多人神情复杂:有敬佩、有戒备,也有忌惮。毕竟他在边关连建奇功,俨然声望大涨。
皇帝端坐于御座,看萧靖寒走进殿内,上下打量,面色略显欣慰,朗声道:“九王爷,北境数月征战,辛苦你了。朕已听齐远将军与兵部奏报,你屡破敌阵,功不可没。”
萧靖寒当即下拜:“儿臣不敢居功,若非齐远将军与将士们同心协力,难有此胜。儿臣只是尽了本分。”
皇帝微微颔首,随即转向百官:“诸位爱卿可有异议?若无,朕便先拟下诏书,论功行赏。”
群臣纷纷称是,无人反驳。毕竟北境告捷乃天下幸事,萧靖寒的功勋也毋庸置疑。
然而朝堂气氛虽表面欢庆,许多人都暗暗期待:皇帝会不会当众提及太子夜袭王府之事?又或许萧靖寒自己要质问当年顾家案。气氛中暗藏一股紧绷。
果然,萧靖寒在纳受嘉奖后,忽然抬头拱手:“父皇,儿臣此番归京,不仅仅是为了领赏,还有要事奏禀。王府日前遭遇夜袭,大批不明武装围攻,导致府内伤亡惨重。儿臣恳请父皇彻查,莫令朝堂蒙羞。”
殿上百官一片哗然:萧靖寒果然要当众揭发。皇帝眼露寒光,环视众臣:“此案朕已有耳闻,刑部也在调查。若事实真是有人擅调兵马围剿王府,即为造反之举,不可轻恕!”说完目光停留在太子所在位置。
太子被点名似的,立刻出列抱拳:“父皇,儿臣也听闻王府遭袭,但有人故意嫁祸于儿臣,称是儿臣所为。儿臣实在冤枉啊!夜袭之夜,儿臣一直在东宫闭门,不曾离开,更无下令派兵。”
萧靖寒冷笑:“太子殿下可有证人证明?当夜攻打王府者中,有穿禁军甲胄,甚至留下太子府令牌,这都是无稽之谈么?”
太子回道:“王爷慎言!几件甲胄或令牌可伪造。王府既有备,何不留活口当场对质?岂可只凭片面之词!”
萧靖寒眸中寒芒闪动:“当夜战况惨烈,我方亦有多人牺牲。若非父皇随后派禁军制止,恐王府已血流成河。太子却说与己无关,是不是太过牵强?”
皇帝看在眼里,眉头紧锁。他原也派人彻查,却受太子暗中阻扰,证据难以坐实。如今萧靖寒直斥太子,他有心动怒,却顾及太子乃皇储,更怕引发宫廷大震。
“够了!”皇帝重重一拍龙椅,“此案朕会让刑部、都察院等共同审理,务必找出主谋。你们都先退下。”
萧靖寒尚欲再言,但见皇帝脸色严厉,只得暂行克制。太子也暗暗松口气,抱拳退列。朝堂话题转回对齐远、萧靖寒的功绩表彰事宜。可所有人都知道,这场风暴绝未结束。
王府之内,在萧靖寒面圣的当日,林轻歌正躺在榻上静养。自那夜拼杀后,她肩伤严重,所幸御医开了良药止血消炎,性命无忧。碧儿昼夜看护,防止伤口恶化。
傍晚时分,院外侍卫来报:“王爷来了!”
林轻歌闻声大喜,强撑身体半坐,迎着碧儿搀扶。只见萧靖寒大步入内,刚迈进门扉,便快步走到榻前,急切地呼唤:“轻歌,你还好吗?”
林轻歌见他一身戎装英姿,胡茬略显青灰,显然风尘仆仆,却眼里满是焦急担忧。她鼻子一酸,勉强挤出微笑:“我无碍……只是皮肉伤。你终于回来了。”
萧靖寒坐到榻旁,轻抚她手臂,感受她脉搏尚可,心中稍安,仍怒意难平:“太子胆敢当夜带兵犯府,让你受此大险!若不是先锋队赶到,我不敢想后果……”说到这里,他眸中闪过寒光,“我已在朝堂上质问此事,却被父皇压下调查。可见父皇仍犹豫不决。”
林轻歌神色冷然:“是啊,父皇并不想轻易处置太子,深怕朝局动荡。除非咱们拿出更具杀伤力的证据——证明太子当年也参与对顾家的谋害,并屡次加害王府。那样父皇才可能真正惩治他。”
萧靖寒眼一亮:“轻歌,你已找到完整先帝密令原件?”
林轻歌微笑,示意碧儿去取那藏于暗室的匣子。碧儿取来后,林轻歌让萧靖寒查看。只见里面有数页残破丝帛与竹简,却可拼出先帝亲笔敕令的大部分,并有御印痕迹。内容明确顾家奉旨而动,绝非谋逆。
萧靖寒激动握拳:“这便是当年之真相!只要我们在朝堂上当众呈交,与顾家旧部或北境军档串证,太子就无法狡赖。甚至父皇也难洗脱当年深度参与,但至少能逼他暂且清算太子。”
林轻歌却谨慎提醒:“对。可也会牵连父皇昔日所为,你得预先备好说辞,给父皇留一条下台阶。否则他真发怒,也可能毁灭证据。”
萧靖寒默然片刻,心知此理:“是。只能说顾家案有幕后指使者主导,让父皇把责任推到太子头上。这样既能保住皇帝脸面,也达成咱们替顾家翻案、扳倒太子之目的。”
两人对视,均感一股难言的悲凉。当年顾家血案,可不仅太子一人就能成事,现今为大局,也只得先将责任主要归于太子母子。
林轻歌柔声:“王爷,这两日太子势必狗急跳墙,你亦需提防。他若在朝堂或宫廷设陷阱,不得不防。”
萧靖寒轻抚她手:“我自有防备。待你伤势再好些,我们便携此文书向父皇当面奏请,出其不意揭破太子罪状。纵使父皇顾念太子,也难扭转全局。”
次日一早,萧靖寒接到皇帝口谕,要他午时再进宫议兵功赏赐、商议后续守边之策。萧靖寒猜测:皇帝很可能也想借机敲打太子,自己更要抢先表态。他换上崭新的王爷朝服,带数名心腹进宫。
途中,与齐远将军偶遇,互相谦让礼敬。齐远对萧靖寒笑道:“老夫方才接内侍之令,也要去大殿议事。看来陛下要正式定夺这北境后续调防。”
萧靖寒点头:“将军功劳最大,陛下必有厚赏。”
不多时,两人在殿外候见,入殿后果然看到太子也站在一侧,神情阴郁。皇帝先交代了北境驻防事宜,赞扬齐远并赐他“定边候”之衔,又宣布让萧靖寒加封“护国将军”之号,仍留京听调。满朝震动:这是极高礼遇。
太子见此,脸沉似水,却不得不鼓掌相贺。皇帝却不表扬太子,转而一脸肃杀:“既然北境已定,朕也要追究京城内发生的擅调兵马、夜袭九王府之事。刑部审讯多日,不曾抓到活口,但若有心必能查到蛛丝。太子,你对此有何说辞?”
太子忙施礼:“父皇,儿臣绝无暗令出兵!有人故意嫁祸,想挑拨父皇与儿臣。请父皇明鉴。”
萧靖寒目光凌厉,欲出言反驳,皇帝却抬手阻止:“够了,此事朕自会再审。但朕先警告,谁若胆敢再行此等乱事,必严惩不贷!”他的声音铿锵,殿中气氛一时凝滞。
萧靖寒和齐远对视一眼,心中明白:皇帝仍不想公开撕破脸,只把罪犯定为“神秘贼寇”,留一线余地给太子。可这样一来,夜袭之案似乎就要不了了之?
萧靖寒暗想:光凭夜袭案,父皇或许不愿动太子,但顾家血案才是关键。他要借着这个话题当堂引入,当即拱手道:“父皇,儿臣还有一要事相奏,与当年顾家案相关。儿臣在北境查得一些证据,足以说明顾家并非谋逆。这几日,王府又曾多次遭人围攻——目的就是阻止此案真相大白。请父皇准儿臣呈上证据,还顾家一个公道。”
此言刚落,百官哗然。太子顿时面露阴霾。皇帝目光一抖,果然被点到痛处:“顾家之事……萧靖寒,你当真要在朝堂之上翻旧案?!”
萧靖寒坚定说道:“儿臣不敢戏言。儿臣有先帝密令原文可证顾家乃奉命行事,被冤枉诬谋逆;希望父皇秉公决断,一旦罪魁祸首浮现,也请父皇莫要姑息。”
皇帝整张脸阴晴不定,沉默不语。太子心里一惊:若真的让萧靖寒当场拿出文书,自己母子怎么收场?当下他硬着头皮喝道:“父皇,切莫信九弟的一面之词。谁知他那文书真伪?儿臣担心他借此以抹黑朝廷。”
萧靖寒毫不退让:“儿臣自然能当堂验证。恳请父皇赐臣半日之期,儿臣回府取证,此案当着满朝文武交给刑部与太医院等权威验看。”
皇帝深吸口气,侧头问刑部尚书:“你可有意见?”
尚书拱手:“若九王爷确有先帝原件,臣等愿做公正验看,若属伪造,当场惩处王爷;若为真迹,则顾家之案……需重新审理。”
此话逼得太子心急如焚,却又不好违逆“公正”原则。他只得暗咬牙,准备找机会破坏萧靖寒呈证。
皇帝权衡再三,终在众目睽睽下点头:“好,朕给你半日。明日早朝,你带证据上殿。若真证实顾家当年乃奉命,不仅可替顾家平冤,也让朕能惩办暗中陷害之人。但若你拿不出确凿真物,就别怪朕严惩妖言惑众。”
萧靖寒大喜,朗声:“谢父皇明断。”
太子欲再说什么,却被皇帝挥手止住。这一幕几乎宣告了翌日朝堂上将有一场决定性的“顾家翻案审理”。若萧靖寒证据确凿,太子母子恐难逃追责;若证据被毁或证伪,则九王爷大势尽失。
萧靖寒退朝后,急忙回府与林轻歌汇合,准备次日当殿呈交证据。此事轰动朝野,不少百姓私下议论:顾家案若真翻转,可谓天翻地覆。
太子则回东宫与谋士、母妃爪牙开紧急会议。贵妃虽未彻底解除软禁,但通过心腹太监暗自参与,提出:“只能今晚冒死最后一击,毁掉萧靖寒与林轻歌手中的密令。否则明早朝堂,只怕我们万劫不复。”
谋士提醒:“王府连遭夜袭,更是严防死守,恐难再强攻成功。何况萧靖寒也回来了。”
太子咬牙切齿:“即便如此,也只能赌这一把。若坐以待毙,明日朝堂当场翻案,我们母子一败涂地。”
贵妃暗喜:“好,就让我这边拖住皇帝,给你机会再度冲杀王府。要么成功毁证,要么就与萧靖寒鱼死网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此,母子皆心生绝命之意。他们打算动用禁军中自己的死忠,再结合东宫暗卫,以最快速度夜袭王府第二次。只要成功火烧文书,萧靖寒上殿也拿不出东西,一切可重新掩盖。
于是,一个更疯狂的阴谋在暗夜中形成。他们无惧被皇帝发现,因为明日就要摊牌,不做则死,做了至少还有机会扳回。
夜幕降临前,萧靖寒回到王府,将白日朝堂结果告知林轻歌:“父皇准明日早朝呈证,若一切顺利,顾家昭雪指日可待!只怕太子今晚会放手一搏。”
林轻歌点头,顾不上肩伤痛苦,挣扎起身:“不能再坐卧床上,我要随你坐镇府中要害之处。若太子真的来袭,我们当场擒获证据,就是他死路。”
萧靖寒亦不退让:“好,你我并肩。可你伤未愈,不要硬撑前线杀敌,让常黎等暗卫亲自迎战。我们只需在后院机要之处严防文书被偷或烧。”
王府于是进入最严防状况:前后门各布重兵,萧靖寒亲率主力守在正院,林轻歌坐镇密室所在的后院,身边有数十侍卫里三层外三层护卫。文书被封入金属箱,加火油防水,再多层外匣锁住,避免被火焰轻易烧毁。
一切安排妥当后,萧靖寒在院中陪林轻歌走了一圈,柔声道:“待明日翻案成功,吾等重释顾家恩仇,何等畅快。”
林轻歌却苦笑:“只盼此夜安好。你小心提防太子可能先行刺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