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带着太史慈投刘备》最新章节。
“吾的身世与报文举公之恩,就在子义身上。”
“跟吾儿有关?”太史夫人闻言奇道。
“是!
两千多年后,后世人对如今吾等所处的时代颇为了解,几乎所有人都能简单评价这个年代的英雄人物。
子义兄恰巧就是这个年代里的英雄之一,后世有很多人崇敬子义兄,皆因子义兄知恩图报,且无畏危险的勇敢精神。
子义兄最为人熟知的故事便是不久的将来,文举公与诸多官员被黄巾大军围困于都昌,子义兄为报文举公之恩,孤身单骑冲出黄巾之围,寻如今的平原相刘备刘玄德支以援手。
刘玄德为当世急公近义之人,闻言亲身与兄弟率领数千名士卒来北海都昌,破黄巾大军,解北海之围。
子义兄也因单骑求援的恩义和勇武扬名后世。”
“都昌被黄巾大军围困?吾单骑求援报恩?”
太史慈闻言眉毛一扬,单骑求援的恩义与勇武这个评价让他来做确实不难,但目前却未曾听说黄巾大军前往北海都昌的消息。
“清刚去买吃食的路上,看到城门口有大量平民涌入城内,想到前些天文举公说过黄巾贼子肆虐北海与泰山周边市县,吾想应是有些平民为了躲开黄巾选择来黄县出海,前往辽东避险。
文举公曾向清透露欲调兵再解黄巾之祸。文举公虽对吾有恩,但文举公长于文章弱于兵戈,清怀疑黄巾已经盯上都昌了,如果不加防范,恐其将如史书记载文举公被黄巾围困于都昌。而这报恩之机,就在此处了。”
“吾从辽东海上回返,听海船船家言近期泰山济南一带的黄巾有向东的趋势,近期也有不少平民搭乘海船前往辽东,连北海朱虚的大贤管幼安都在其中。泰明,你的意思是他们会最终集中到都昌攻打孔北海?”太史慈手扶长须,按路上的见闻倒也能印证得上。
“按照史书记载,青州黄巾由当年太平道的残党渠帅管亥领导,此人有勇武之力也有战略。
文举公初来青州地界时也曾讨伐过其麾下的张绕部,但也被张绕等人击退。
张绕应该是逃到泰山济南一带与管亥汇合,预计即将向东进军围困都昌,吾观文举公麾下文吏为主,一时应无法得解。
史书记载因子义单骑突破重围求得玄德公强援,由玄德公的义弟万军中斩伤管亥一臂,黄巾士气受阻被玄德公领兵击散,都昌之围遂解,北海郡也得以危机尽去。”
“万军中斩伤敌将首领,即便是吾行此事也是万分困难,这玄德公义弟竟如此了得?若真如泰明所言,为何未曾听说过这玄德公义弟之名?”
二爷最出名的单骑斩将还不是这次。
纪清心中想道,刚想要告知太史慈关羽的名字,太史夫人出言截道。
“泰明,你说的报恩良机就是寻刘平原支援都昌么?”
“大娘,这只是其中之一,吾认为的良机还有一个。
虽然史书上文举公危机时未能拨兵马给子义兄,子义兄失去了提前展现自己名将的一面。
但史书记载与现在的实际状况不同。
原因有二。
一是子义兄比史书记载要早一步回返青州,文举公此前考虑调兵还在运筹阶段,黄巾有汇合的趋势但也未实际有下一步的攻势,都昌现如今还未出现围城之危。清此前与文举公学习当代文字,得文举公赏识,欲聘吾为书佐。凭此交情清欲尽力向文举公举荐子义兄为北海都尉,让子义兄独领一部兵马,可以防范于未然,则对抗管亥率领的黄巾大军还有发挥的空间。
其二,是吾等已经明确万一事有不谐可以求助的方向。
清最理想的计划,是子义兄率领孔北海麾下兵将,与求援的玄德公一军双向发力,彻底解决青州黄巾的危机,让黄巾不再为祸。”
说到最后一句时,纪清不自觉地提高了音量。出于后世人的思想,纪清并不把黄巾都当作“贼”,他们不过是迫于生计的青壮,真按历史那样打散到处流窜反而并不是好事。
但如果提前引入刘备的势力,以刘备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加上青州本身就有不少治理良臣,是否能让这群为祸青州的黄巾兵转化为重建青州的劳动力?
纪清在刚刚回来的路上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尝试一下,把历史上被打烂的青州挽救下,万一成功了,亦是对青州的安稳做出了贡献。
太史慈听到这个方案也是思考良久,开口道:“
泰明的后世、史书之说让慈疑虑,可路上的见闻着实让吾愿意相信你的说辞,都昌之战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慈也听闻孔北海文名,也知孔北海不擅领兵,假如真有机会孔北海能让吾领一部兵马,吾有信心拒黄巾贼子们于州郡以外,必不会有都昌之围。
若能解决了黄巾之祸,确实算是报答孔北海照顾吾母之恩。
只是关于此事,泰明你确定能让孔北海给吾统领北海之兵?”
纪清正色道。
“清来自后世,后世文字与此时有很多不同,清原不能尽识此世的文字。文举公来此资助吾与大娘之时,吾便向文举公请教,习此世文字,遂才有之前托前往辽东的商贩将信件送至子义手中。
清虽不尽识此间文字,然清亦有后世对各类经典不同于此时的新见解。吾将其中的一部分见解说与文举公,文举公便认吾为其小友,亦欲聘清任为书佐,助其教化事业。然清以丧亲为由暂时婉拒了文举公的聘请。
今需助子义兄获取文举公信任,清可亲自前往都昌,尽力向文举公举荐子义兄,让文举公拨一部兵马于子义,发挥子义兄的本领。
即便此举不成,吾等也能提前寻玄德公相助,不至于让都昌陷入危机。”
“既然如此,吾等母子与泰明你三人一起寻孔北海,现在兵事未起,老身也想亲自谢过孔北海的恩情。”
太史夫人当下便下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