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挡不住,实在是挡不住啊!”
“我的小队全被射死了……”
“跑,没办法了,法不责众,大伙一起跑吧!”
“咱们已经尽力,没有说一定要死在战场的道理!”
懦夫的借口总是很多。
有人在浴血奋战,拼死挡住北虏。
炮手不顾箭雨仍然在开火还击。
但更多的周军步兵已经崩溃。
有一个转身逃走,就会带动一队。
然后是百人,千人……
这也是要看将领的驭下能力,还有平时的训练,军纪的执行等等。
有不少队伍,装备一般,待遇一般,但将领有威望,一样能练出百战雄兵,能达到令行禁止,击鼓则进,哪怕眼前刀山火海,鸣金则退,哪怕眼前敌人抛却满地金银,仍然能不为所动。
这等军队,才能算是一等强军。
眼前这些周军步卒,显然是距离强军还差的远。
北虏骑队轰隆隆策马奔腾而来,已经是先声夺人,接下来抛射弓矢,箭无虚发,更令披甲不高,甚至盾牌也不多的周军死伤颇为惨重。
军心士气不高,组织不够,将领威望不足……
造成了眼前的场面。
大股周军开始向身后奔窜。
多半的人绕道车队,从两侧跑向南方。
手中的刀,枪,弓,还有军旗,都是被这些人丢弃的满地都是。
数里外,刚集结的周军骑兵愤怒的吼叫起来。
这些步兵,简直就是给大周王师丢脸!
太丢人现眼了!
这些骑兵都是蓟镇精锐,也有少数冯唐从宣大那边带过来的精锐骑兵。
彪悍,勇武,敢战,擅战。
骑,射,冲杀搏斗,都是毫无畏惧。
只有这样敢死彪悍的汉子,骑术还得过关,才有资格成为骑兵。
大周是用募兵制,前明的军费不曾少花半文钱,养出几百万大军,能战者百中无一。
看前明末时,从万历到天启,崇祯,不知道打了多少次窝囊仗。
每年两千万两的军费,养出了成群的废物。
只便宜了文官和将门这些蠹虫,瓜分百姓的民脂民膏。
陕北,晋北的百姓都吃土了,交上来的赋税就是养着一群根本打不了仗的军队。
这是军人之耻。
这是大周定鼎之后,痛定思痛,经常拿出来教育武勋的过往惨事。
抠抠搜嗦,不肯花钱,其实是花了更多的钱。
周军募兵,分为边军,京营,内镇三等。
内镇步兵为最低,月饷一两加粮一石。
就这,也和前明的边军相等。
内镇骑兵,月饷二两,加黑豆一石,粮一石。
边军步兵,月饷二两,加粮一石。
边军骑兵,月饷三两,加黑豆一石,粮一石。
京营步兵,月饷三两,加粮一石。
京营骑兵,月饷四两,加黑豆一石,粮一石。
若有火器营配置,则火器兵与骑兵相等。
弓手地位,强于步兵,略低于火器兵,骑兵。
这使得大周的军费开销居高不下,每年的赋税总额中有七成左右要用在军队上。
如果遇到大战,这个比例还要更高一些,最高能近八成。
这就很恐怖了。
这也使得周军的基础战力都远在明军之上。
明军除了少数家丁外,大半的营兵就是炮灰。
就是一群流民,乞丐,罪犯集中起来,发根长枪或是粗制滥造的火铳,这就成了大明军人。
周军的底线要比明军高的多。
类似宋军。
宋军不能打,其实是很多原因造成的错觉。
宋太宗两次惨败是起因。
但当时的辽国正当盛时,宋军是在北方华北平原对辽军骑兵,以步兵为主对骑兵,基本上还能一路打到幽州附近,已经极为出色了。
不愧是五代打出来的精锐。
是赵二的水平不行,不是那支宋军不行。
后来的多次战事,也是朝堂准备不足,利益牵扯诸多原因失败。
到了北宋末,宋军在西边已经能压着西夏打。
最多再过二十年,西夏就得亡国。
北宋末,南宋初,宋军经历惨重教训,浴火重生。
不光是岳飞,韩世忠等中兴四将能打。
吴玠,杨可世,刘錡等人,俱是能率部击败南下金军,多次获得局部战场的胜利。
当时的金军,挟灭辽之威,论武力可是远在后来的女真八旗之上。
南宋末,宋军更是扛着极盛的蒙古打了几十年。
四川打成了无人区,钓鱼台堡打死了蒙哥大汗,襄阳历经多次围攻战火,始终屹立不倒……
论武功,最少在明中后期对比南宋,两者的表现天差地远。
这也足够说明,严明制度加厚饷和募兵制,远超过军户军府制和募兵夹杂的混乱制度。
所以不管军饷开销多贵,周军一直是用募兵制,而且军制严谨,且武勋拥有一定的实力,不至于被文官干预太多,管的束手束脚。
最少,训练,招募,日常管理,包括战场主导,这些都是武夫们自己的事,文官并不能干预。
大战也不会派文官为首,什么运筹之功,文官也抢不到。
文官最多是地方有总督,可以协调诸省协同作战,这也是内镇省份的事。
九边,平时是总兵官,节度使当家作主。
遇到大战,则派公,侯勋贵为将军,大将军,提督总理战事。
文官平时权重,但军务上只负责征收粮草赋税,统筹移交给军队。
兵部管理的是武官档案,规划统筹后勤,器械生产,对武官功勋记功述劳,进行复核。
相对而言,大周的军方地位要远高于前明,和宋军差不多,但武勋地位要高过两宋。
所以周军的下限也高,将士们都有身为武夫的骄傲与自觉。
老死榻上,那是军人之耻。
见敌而逃,更是耻辱中的耻辱。
一众周军骑兵眼见步兵崩溃逃走,愤怒之余,也是无奈。
步兵对骑兵,太过吃亏。
蓟镇的驻守步兵也就是内镇兵的待遇和装备,训练也是等同内镇兵。
打不过并不奇怪。
只是这帮家伙接阵不久就崩溃逃窜,委实是武人之耻。
冯唐也是面色阴沉,内心急迫而愤恨。
此事在预料之中,只是原本还在期待奇迹。
崩溃之军,事后必会被清算。
带头逃走的步兵,事后会有不少被抓出来,或斩首或流放。
武官则一律黜落,没有例外。
但那是事后的事了,没有办法解决眼前的危局。
看着溃败逃窜的大周步卒们,冯唐也是无奈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