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一切等陛下旨意。”
贾芸考虑再三,只给了这个模糊的回答。
也就是说,贾芸自己没有明确的去向和想法,怎么都行。
忠顺王大有深意的看了贾芸一眼。
不错,更加放心了。
在此之前,不乏有些人提醒,贾芸的赚钱,驭下,管理,统筹的本事实在是太强了。
若此人能独掌一镇,迟早会尾大不掉……
当然,倒没有人说贾芸图谋不轨,心怀异志,图谋造反。
在目前这阶段,说贾芸这些有点太过搞笑。
忠顺王不会信,天子也不会信。
真的就凭贾芸那两千多少年和村中猎户造反?
哪怕再翻十倍,朝廷也不会在意。
没有铠甲,劲弩,火炮,成建制的骑兵,请问怎么反?
漕帮三十多万人,其中不乏身手高明,悍勇敢死的江湖好汉,漕帮三十多万人,拉出三五万人聚集起来问题不大。
朝廷会当回事?
只是略有忌惮,对漕帮敲打过,令其不得入京,不得带帮众入驻重要的城池。
人再多,老老实实在乡下或码头呆着效力。
只有少量高层,可以入驻城中。
这个禁令,怕要到大周末年才会松弛。
加上火车等交通工具出现,漕运基本废弃,大量漕帮帮众失去生活来源,涌入城市打工找活路。
这其间泥沙俱下,很多漕帮帮众游走于灰色地带,或是干脆就做些不法勾当,加上漕帮有一定组织性,很快代替了各处城市中的小帮派,最终就成为民国第一大帮。
这个变化是以百年时间为计量,现在的漕帮,更多的属性还是一个苦力,纤夫,船夫,水手聚集的民间组织。
抱团取暖,不受欺凌,可以与朝廷,官府谈判,讨要一定的好处,提升帮众的收入和地位。
至于后世之事,此时的漕帮大佬们怕是想都想不到。
漕帮转为的青帮,最风光时真的是天下第一,帮中大量达官显贵,乃至真龙。
一个大佬就能有门生数十万,年收入数千万银元,等于此时数千万两白银。
因其势力过大,财力极强,甚至有过万私兵。
整个城市,离开漕帮大佬的支持就寸步难行。
这在此时当然难以想象,没有人会想的到。
贾芸再强,无非就是一个陆地版漕帮。
此时还是刚起步的小型漕帮。
而于国计民生也是极为重要,可以说对北方的工商业,还有各军镇的安定都起到的是正面作用。
这个当口,有人说要提防贾芸,小心谨慎,不可重用……
隆正帝和忠顺王只会当他疯了。
自古以来,没听说一群车夫伙计能造反并成功的。
况且贾芸是勋贵之后,与国同休的富贵,他疯了去想造反的事?
若是贾芸到当年贾代善的地位,或现在赵国公田铎的地步,那时候提防也不晚。
贾芸自己不考虑,也不提真正想法,便是基于谨慎小心的考虑。
有时候,越是自己想要的,别人就越不会给。
贾芸的新去向,是有两个传言。
一是留京,任绣衣卫都指挥使。
据云隆正帝对现任的都指挥极不满意,有意换人。
绣衣卫都指挥使是等同都统制,正二品官,又有超过普通都统制的实权,对贾芸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位置,也等同是天子心腹近臣了,若非贾芸是勋贵子弟,又刚立大功,且展现了优秀的管理能力,怕是还没有这个机会。
其次,便是赴蓟镇上任节度副使兼都统制。
此次,蓟镇虽是扛住了,但朝廷对蓟镇一开始的表现还是极不满意的。
整个古北口防区,直线距离四百里,七八个驿站,连古北口在内大量防御都形同虚设,被敌人直接破口,按后世算法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地盘几天就丢了个精光。
虽说北虏是几十万人,但也说明蓟镇在古北口这个防线没下功夫。
不好歹能扛几天,为喜峰口一线的防御赢得补给和缓冲的时间。
朝廷设古北口一线,目的无非如此。
现在北虏受挫而归,大量地方都放弃了。
朝廷的打算是不光收复古北口一线,还要把地盘推到原大宁都司一线。
没错,就是复大宁都司!
切断辽西和草原的联系,使东虏和北虏更难配合。
在辽西一带的科尔沁诸部,还有一些部落,与漠南北部的察哈尔本部的联络也会更加困难。
大宁都司旧地就在后来的赤峰一带,在设置时绝对是朱元璋的神来之笔。
只要大宁都司在,辽东就稳如泰山,蓟镇甚至是内镇,不会时刻受到威胁。
当时的燕京还是北平府,不需要承担更多职责,只要成为蓟镇和大宁的后勤补给基地就行。
甚至后勤补给还有一个天津卫,当时明军运输多靠海运,大量人员和物资通过海运抵达辽东,一般是觉华岛或葫芦岛,也到旅顺补给辽南。
还可以从鸭绿江的出海口入江,逆流而上,直抵辽东腹地。
明初时,几千明军坐船一路北上,从鸭绿江到辽河,再到嫩江,松花江,直抵外东北,一直到奴儿干都司建立都司,授给沿途几百个部落的首领敕书和印信,令他们服从王化,定期朝觐,为大明效忠。
这就是奴儿干都司的来由。
后来都司城池建立,当时辽东已经稳固,沈阳,辽阳,开原,铁岭,清河,抚顺诸城关建成,大量百姓移居屯田至此,还有辽东都司的十余万军队。
然后就是沿陆路开辟驿道,稳固统治。
后世有人说明初的版图是意淫版,明朝并未建立实际统治……那就是纯属放屁了。
远在清之前,明朝就统治了外东北,库页岛,还有漠南蒙古等地。
西边推倒哈密卫,并且在华夏历史上第一次设乌思藏宣慰司,正式将西藏纳入版图。
可惜老朱的战略布局,多半被朱棣给毁了。
大周立国初就打的太狠,国内远不如明初。
好不容易缓口气,东征之役又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