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娘娘一滴泪,演到帝王送凤位》最新章节。
三日后,和合殿。
十几个宫女太监守在宫外,两名内廷女史陪伴在昭宸贵妃身侧。
宫妃母家入宫觐见,
这还是陛下登基以来的第一次。
一道珠玉相间的帘幕隔开,昭宸贵妃位于主位,珠帘外铺着一层红色地毯,摆放着两把红木座椅。
靖国公夫妇入内,行君臣大礼。
“臣参见贵妃娘娘,愿娘娘长乐无极。”
“臣妇云氏参见贵妃娘娘。”
“父亲,母亲,请起。”
沈青拂说着自珠帘后走出来,行礼,“请父亲母亲受女儿一拜。”
靖国公夫妇赶忙扶起她。
“贵妃娘娘,您已是万金之躯,身怀龙裔,岂可对臣夫妇行大礼啊。”
沈青拂仔细瞧着父母两人的容色。
靖国公沈不言身着官服,官帽下的发色乌黑明亮,不见一点白,可见他容光焕发。
母亲云蕊同样是端庄秀丽,
乌发如云,佩戴着的发簪多用珠玉玛瑙,富贵雍容。
三人相见,同是欣慰的神情。
沈氏一门就该如此繁盛。
沈青拂以女儿身份与父母叙旧,谈及幼弟和家中亲眷,又提起近来家中趣事,过半晌后,再次坐回了主位。
隔着珠帘,靖国公夫妇落座。
只听沈青拂道,“父亲位列一等国公之位,朝堂之上,应多为陛下分忧才是。女儿久居深宫,不宜论及朝政,所言也只为提醒父亲。”
“多谢娘娘教诲提点。”
沈不言拱手,“陛下君恩深厚,臣感佩不已,自当为陛下分忧解难。”
“父亲母亲年岁渐涨,平日也需擅自保养,四时四节各有秩序,按照节气时令保养身体,才是大益。眼下将至初夏,春末的东西若过了时,不宜留着,就除了去吧,可不要不舍得呀。”
“臣明白。”
沈不言面上不动声色。
心中料定阿拂说的这句话,必定有深意。
他回应道,“娘娘主理后宫,终有辛劳,臣与夫人虽于宫外,也日夜为娘娘与皇嗣牵挂祈福,娘娘也要安心养胎。臣素知娘娘勤劳,许多小事上,娘娘不必亲自动手,臣……多嘴,凡事还是交给下人去办为好。”
“父亲所言极是。”
沈青拂微笑颔首。
看来父亲已经听懂了,甚好。
靖国公夫人云蕊插不上什么话,只望着阿拂,欣慰笑道,“娘娘宽宏,陛下恩德,臣妇感激不尽。”
沈青拂微笑,“母亲言重了。”
母亲一向单纯,
没有听懂也很正常。
父亲向来疼惜母亲,所有脏活累活都不叫她知道,他都是一个人办,把母亲养得温柔似水,单纯善良。
“还记得从前在家中,常与母亲对诗作画,今个儿我睡醒时,闲来无事打发辰光,便作了一首打油诗,原也是不值得说出来的。”
沈青拂挽着手帕,掩下一声女儿家羞涩的笑。
像小孩子一样那么爱闹爱玩,还望着父母能为她的诗好生评价上一番。
云氏含笑道,
“娘娘既有兴致,说来也罢。”
“好,那女儿就献丑了,不过是一首寻常的小诗,父亲母亲就权当听着玩吧。”
沈青拂慢慢道,
“主有杨柳客有酒,”
“战过玉门渡寒秋。”
“除却烽烟燃星斗,”
“萧瑟声声谁挽留。”
云氏夸赞道,“娘娘的诗写得很好。”
沈不言若有所思。
心中默默记下全诗,打算回府后好默写下来。
他旋即笑道,“娘娘蕙心兰质,才情横溢,只是心性还如同孩童一般,眼见着也是要做母亲的人了。”
“父亲……”
沈青拂坐直了身,“哎,多谢父亲提点啦。”
该传的话也已经传完,今日也可以结束了。
打了半天谜语,嗓子也干了。
她吩咐两名女史端上茶点,再与靖国公夫妇寒暄半晌,往下说的也只是有的没的了。
约摸一个时辰后,
时间到了,靖国公夫妇便离宫退下。
沈青拂漫不经心的饮下一口温牛乳,怀了身孕连茶水酒水一类的也不能喝了。
她低觑着。
这杯中干净纯白的牛乳颜色,映着她的倒影,还真是与她这副温柔纯净的样子,相得益彰啊。
……
靖国公府。
书房。
靖国公沈不言传来叶叙。
他凭借记忆,快速写下那首诗,递给了叶叙,“你来看看,这其中可有何深意。”
叶叙浏览了一番,
只是寻常诗作而已,没什么不同。若说优秀,也谈不上有多优秀。
他不禁问道,“国公爷入宫觐见昭宸贵妃,从宫里递出来的,便是这首诗么?”
沈不言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转而道,“你看出什么没有。”
叶叙一哽,只得再看。
看来这首诗很重要,内有乾坤。
他看了半晌,恍然大悟,拿着纸页递到靖国公跟前,手指横着一扫,“这么看就对了,国公爷您瞧,这是首藏头诗,所藏四个字,正是……”
主战除萧!
沈不言顿时兴奋起来,大笑。
“哈哈,原是如此啊!”
他不禁更加欣慰了,他就知道阿拂让他进宫觐见,不会只是单纯见一面那么简单,什么想家,那都是借口。
“这个萧字,恐怕是指的萧家。”
沈不言默然思索了一番。
萧家世受封荫,到了萧氏这一代,父亲在朝为官,做了参知政事,女儿在宫中做了昭仪。
阿拂这是打算一口气直接除掉萧家……
沈不言不由得一凛。
哎呀,着实是甚肖其父啊。
“这前面主战二字作何解释?”
想必主战这两个字,就是除去萧家的关窍。
战?能和谁战?
叶叙思忖道,“我大祁国力强盛,早在先帝爷敬文帝时,就已东征东瀚,西平西疆,到了咱们陛下这儿,那就更不遑多让,五年前就已横扫南漠,如今,也就剩下北渊了。”
北渊?
沈不言略微皱眉,“北渊不是一向安静吗。”
叶叙点头,“正是。”
朝中并无北渊作乱的消息传来。
一定要主战,只能是大祁率先战之,也就是直接侵略对方领土。
这样的事,
尚前还绝无仅有。
就算当初陛下征讨南漠时,那也是由于南漠率先攻占了平云关,当然后面陛下烧毁降书,直杀南漠,那就是后话了。
叶叙思忖半天。
平静道,“如果当真有人提出征战北渊,那萧家是一定会站在主和派一方的。”
萧家一定会主和,
历来大祁史上哪次东征西讨,萧家都是站队主和派,世家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战争,任命武将,就会使武将的权力大于文臣。不仅如此,前线用到军饷之处,还需要朝臣上贡,所以主和一方,大多是不愿自己家族的利益有损。
更不要说,萧家历来贪了多少。
怎么舍得拿出来充作军饷。
沈不言骤然大笑一声,“那不正好?”
想必是阿拂已经得知圣心,陛下近来已有征讨北渊之意,故而可以借此机会,除去主和派的萧家。
哈哈,这不就正是主战除萧!
这回就通了!
叶叙提醒道,“国公爷,可是如今朝中并无消息传来,圣心难测,陛下的心意谁也说不准,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为好。”
“圣心难测?”
沈不言难藏笑意,“呵呵,或许吧。”
靖国公显然早已有除去萧家之心。
除去萧氏,昭宸贵妃的地位也会更为稳固。
叶叙继而道,“国公爷执意如此,那不如选几人于朝堂之上提及,迂回而动,一人主和,一人主战,互相反驳,这样也不会使陛下怀疑到国公爷头上。”
沈不言很满意的点头。
就选上几个新入朝的寒门弟子,他们为求擢升,最爱在朝堂上哗众取宠,又都是能言善辩之辈,那辩论起来相当热闹。
反正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
萧家主和,必死无疑。
……
议政殿。
近来到了夏初,节气转暖,仿佛人们的心也更为浮躁了。
众位朝臣彼此议论。
吵吵嚷嚷,也听不清都在议论些什么。
直到一声唱喏,“陛下驾到——”
众臣纷纷噤声。
“臣等拜见陛下。”
“参拜陛下。”
“众卿平身。”
宁玄礼眼神淡漠锋利,扫了一眼众人,落座于明黄色龙椅之上。
他一身朝服,严谨威严。
纵然每日五更起都会上早朝,他也从未觉得乏味。
虽然偶有慵倦之时,
但近来阿拂有了身孕,这令他难掩喜色,心情也比从前舒畅多了。
众臣看着陛下似乎心情不错。
于是畅所欲言起来。
“陛下,臣闻听江南今年又获丰收,此乃喜事,臣恭贺陛下。”
宁玄礼平淡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富足,确为喜事。朕心甚慰。”
“启禀陛下。”
顾御史站出来说道,“臣听说大理寺卿柳大人,近来严刑峻法,于大理寺内审问罪囚,也多用酷刑,因而审死了不少囚犯,臣以为此举未免太过狠厉,终有不妥。臣身为御史,有监督官员之责,只得如实上报。”
柳聿臣神色平静。
他就是来当酷吏的,又如何?
何况那些罪囚都是北渊暗探,纵是杀之,也是奉了陛下旨意。
只不过朝中除了他无人知悉此事。
柳聿臣悠然一笑,“顾御史年迈,眼睛花了,本官何曾用过酷刑,那都是照着葫芦画瓢呢,前任许多大理寺卿怎么处置犯人,本官也是依样照做而已。”
顾御史淡淡道,“陛下,臣只是据实禀报。”
宁玄礼平静嗯了声。
“众卿,还有其他事么?”
顾御史有些惊讶,陛下竟然对柳聿臣的行为未置一词?
他略做思忖,退回原位。
如此看来,柳大人颇得陛下倚重,前途不可限量。
他也没有必要非要硬着头皮检举。
自讨苦吃。
当个御史做个言官,也要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若真的拂了圣意,只会下场凄凉。
众臣继而议论起,秋狩之事。
距离秋狩还有三个月,木兰围场如何打理,绘录现场的官员又该如何安排。
约摸半个时辰后。
靖国公沈不言朝身后排在末尾的小官递了个眼色。
有人即刻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微臣官职低微,人微言轻,所以也就直言不讳了。”
“有话就说。”
“是,陛下。”
“微臣以为,如今我大祁国富力强,又逢江南丰收,粮草丰盛,国土广袤无垠,唯缺一块版图。”
众臣惊讶的回过头去。
“这……”
“依你之言,是要陛下下旨征讨北渊?”
又有人站了出来,高声反对道,“微臣以为不妥!”
同样排在最后的小官员。
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了辩论。
萧参知嗤之以鼻。
这群寒门,只知道哗众取宠,企图引起陛下的注意罢了。
大部分的人都回过头去听那两人议论。
“北渊国境偏僻,距离我大祁数千里,且不论行军过处,有多艰难。纵是临兵列阵于北渊边境,尚不熟悉地形,实于我军不利。”
“望阵退缩之辈,焉敢上疆场?”
“北渊素来与我大祁交好,我们若贸然出兵,总需要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大祁天威所至,这就是理由!”
“不能战!”
“必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