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北宋包公演义》最新章节。
“两岸蝉声绕碧柳,一湖烟翠映荷花。
“无根使得随波旅,有道称心是日斜。”
其声刚落,紧接着又听一音韵清朗,洪亮有度,好似钟鸣者吟道:
“凉亭独自品清茶,仰止高山霜叶霞。
“静谧秋风吹竹韵,闲听流水奏琵琶。
“木樨争绽馨香远,青女殷勤月色华。
“且欲近寻彭泽宰,共邀金菊醉篱笆。”
随后,再听得一声色悠扬,犹如泉溪潺潺荡漾者,则缓缓唱来曰:
“卷起冬风绕树丫,铺天覆地白无瑕。
“群游雪老山村口,独钓寒江姜子牙。
“漫步梅园歌柳絮,闲听流水奏琵琶。
“伊人莫叹今萧瑟,多少斑斓乃肆奢。”
当闻四人吟罢,只见最后一位手中持有折扇者站起身来言道:“四位哥哥已将春、夏、秋、冬吟遍,看来愚弟只好将四季吟来。”只见他原地转了几步,然后高亢吟道:
“逍遥自在任天涯,笑语人生四海家。
“柳絮连江烟袅袅,荷塘隔岸雨沙沙。
“千山叶落随风去,万树银装把酒夸。
“倦待红尘纷扰事,闲听流水奏琵琶。”
待他吟毕,包拯已步入水榭间。见其五位皆是暮年花甲之人,但个个都精气饱满,神采飞扬。五人见包拯进来,皆拱手示意。包拯亦拱手还礼,言道:
“在下乃庐州合肥包拯,新任建昌知县。刚才听得诸位尊者吟诗作对,好生雅兴,便知诸位尊者皆世外贤人,敢问诸位尊者高姓大名?”
听得包拯之言,其中一位生得身材健朗,皓首庞眉者道:“不敢劳烦包知县动问,我五兄弟皆乃山野闲人。因不好世事,常年闲居孟州王屋山中,世人便唤作‘王屋五子’者,正是我等矣。”言罢,遂自我介绍道:“老夫便是五子中之长兄,姓名蔡充,字公度,自号无为斋主,孟州济源人氏。”而后指着近旁一华发童颜,身着道士模样的尊者道:“这位姓名石待举,字宝臣,自号盘谷道人,黄州麻城人氏,乃二弟。”又指着另一位两鬓斑白,浓眉大眼,身材健硕者道:“此乃三弟,姓名章岷,字伯镇,自号秋公,大名馆陶人氏。”再指着一位身材略显偏瘦,面色较白者道:“这位四弟,姓名蒋平,字泽长,号舳舻归客,婺州金华人氏。”最后指着那位英姿飒爽,手持折扇者道:“这是五弟,姓名周识,字孟衿,号逍遥子,云州大同人氏。”
包拯听随介绍又一一拱手示意后,进而道:“拯今日得见五子芳颜,实乃荣幸之至。然拯近来因衙门之事心中踌躇,还望五子不吝赐教,悉心教诲,拯定然受益匪浅。”
见长者又言道:“包知县乃是当世才俊,不必过谦,有话请说,我等自当知无不言。”
当其言罢,诸人同时颔首应喏,是以包拯言道:“只因本县前几任知县借以职权,讹诈乡民,致使乡民有冤不敢诉状。然拯早已贴出告示,停止此等不正之风,谁知已两月来,乡民依旧有冤不肯申诉,为何也?”
道长听后言道:“官府失民心已久,故而信誉扫地矣。”
手持折扇者附议道:“二哥说得甚是,犹如将树扒皮抽心后浇水,待到秋草枯黄时方施肥,纵然有力挽狂澜之功,亦于事无补,势必枉然矣。”
包拯听言很是在理,使心中豁然开朗,颔首连连称谢。以是又聊得半时,包拯原想邀五子同游,然五人言及已于此地逗留多日,今本欲下山前往庐山一游,因见这水榭边景致优雅,水声清脆,故而在此咏唱一番。包拯亦不强求,自是互相辞别,分道而行。包拯自去山间游览,五人却缓步下山而来。
且说包拯那日在云居山间游览一日,当夜就借宿寺院之中,于次日方才返回县衙。然书僮小易却盼候已久,他见得主子回来,急忙上前告知府上少奶奶写来回信。包拯听言,立即回屋中取信视之。——因包拯赴任后便书信回府,欲请爹娘至建昌县居住,拯务必派人前往迎接。如今见贤妻董氏于信中,却言及双亲因年迈不愿远行,再则公公近来贵体有恙;又说夫君赴京赶考时奴家已有孕在身,只是未曾告知,然近期已将临产,照料双亲亦甚为不便,望夫君早作打算。
当包拯看完回信,心中顿生挂念,一来想到府上如今确实乏人照顾,二来官场之事又无所适从,心生厌倦。包拯遂上书一封,言及双亲年迈,不能远行,近日又闻得家父染病在身,拯自是寝食不安也!……自古忠孝实难两全,今微臣愿辞官回乡,侍奉双亲。故有辱陛下圣恩,万望体察。
包拯写罢辞职公函,交出官印,就携上书僮小易,挂冠而去。